地名文化唤醒城市记忆——平城乡地名简介(一)
平城乡 在杞县县境西北部。东接柿园乡,西邻开封县土山岗乡,南濒惠济河,北靠淤泥河。总面积75.5平方公里。辖平城东、平城西、聂庄、刘庄、尹庄、铁梨寨、慈母岗、王庄(王庄、老庄、田庄)、白坵南、白坵北、白坛东、白坵西、罗寨、楚庄、赵寨、前屯、后屯、卞庄、双楼、谭寨、新庄、张营、秦奉、孙寨、蒋寨、李兴集、刘石寨、陈寨(老官陈、贾庄、木瓜园)高柴、孙府寨、杏行、单寨东、单寨西(单寨西、杨楼)、郝寨、于寨、黄寨东村、黄寨西村、郭君西村、郭君北村、郭君南村(郭君南、东南庄)等40个村民委员会,39个自然村,335个村民组,20822户,72733人(非农业户口2173人)。因乡政府驻平城,故名。
明文村保、安村保分领其地。清分属白坵社、黑木社、秦奉社、葛岗社。1929-1936年属四区平王白、罗慈聂、谭李陈、陈黄秦刘、于曹楚熬等联保。抗日、解放战争时期属克威县抗日民主政府第八区。1949年后属杞县平城区,1955年置平城中心乡,1958年建平城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平城乡。
地势西北向东微倾。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曾多次疏浚惠济河、淤泥河,整修秦丰沟、柏慈沟等。开挖王庄西干渠、十支排沟等。乡境河流总长40.6公里。设有固定提灌站11座,临时提灌站31座,机井802眼,形成区域水系,涝能排、早能浇。
居民以农业为主,部分村民从事工商业。耕地78230亩。北部黏土适宜麦、棉等生长。南部青沙宜于种花生、果树、红薯等物。名产西瓜,个大,色红,味甜。特产粉皮、粉条,色泽好,韧性强,耐煮,适口。果园5517亩。“头红桃”个大艳红,甜中有酸,营养丰富。
白坵机械厂生产各式各样的鞋子模具;高柴酒厂生产的卞泉白酒、粱液酒;新庄村编织厂用玉米皮编织的手提篮、汽车垫;平城鞋厂生产的皮鞋、白底布鞋等14种产品;孙寨、蒋寨棕麻厂生产的棕麻;窑厂生产的机砖瓦等产品,供不应求。自坵、平城的建筑队、印刷厂小有名气;白坵集的五香兰花豆、虎头鸡味美营养丰富。
初中2所,小学40所,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64处,分布全乡,形成医疗网络。
主要交通公路有省道213公路由西北至东南斜贯全乡。公路有杞县城一罗王,杞县城一泥沟两条干线。
文物有:慈母岗的慈母寺,传为目连和尚辞母处,后演变为“慈母”;李宾庄村传为唐太宗李世民姨母故里;老官陈村有明临江侯、杞国公陈德祠:镇国将军加授奉国大将军陈德长孙陈忠神道碑等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人土田庄村清顺治壬辰科武进士通州、才育营守备杜彪及其子康熙乙丑科进士湖广左卫守备杜斌;白坵陈继新教子昌言贵,赠儒林郎,侍父母绝孝,尝设义馆,立义冢。
1948年5月9日克威县大队等部800余多人,于此击溃国民党省保安旅4000人。这一仗打开了杞县西北部局面。革命英烈有韩楼村(已废)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中共睢杞太特委书记韩达生;黄寨村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中共克威县五区指导员郭甦生,高柴村抗美援朝中牺牲的三等功臣陈远泽等63名烈士。
平城、自坵的集、会为杞县西北百余村庄的农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