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都:一桥跨两省的广福桥

广福桥和我             潘家炎老师摄

七都镇是国家的卫生镇。

走进七都镇,给人的感觉便是环境优美,河道纵横,漾荡众多。它有六条较大的主河流和数十条支流。

河流多,桥便多,除了以前写过的东庙桥,印象较深的就是这座广福桥。

隐读村,看到这个名字,便有走进去一探究竟的冲动。广福桥就位于隐读村内。

据说南宋时期,小村出了一位吴状元,被宋高宗赵构看中并招为驸马。

宋高宗迁都临安后,坐船前往洞庭东山、西山赏梅。观赏梅花后返回途中,顺路来到了吴状元的故乡。

赵构将龙船停泊在小村西南方向的港湾里,人们把停船的地方就叫作龙船渚。赵构踏上了去该村必经的一座大石桥,该桥便叫天到桥。

此时天色已晚,村子里家家灯火通明,宋高宗隐隐约约听到一片朗朗的读书声。他来到驸马家后,对这里的读书风气大加赞赏,因此该村取名为隐读村。

现如今的 天到桥

那天正值雷暴雨,汽车转了无数圈,问了无数人,才找到广福桥,东距环湖路约200米左右,而我已经在这条路上经过了几趟。

桥墙为青石  压沿为武康石

广福桥架在胡溇港上。东堍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界,西堍为浙江湖州市织里界。

在七都当地一直有七十二港、三十六溇的说法,以胡溇港为界,在江苏的小河叫“港”,在浙江的称为“溇”。胡溇港的叫法比较奇特,它既是“港”,也是“溇”,原因在于它是七十二港中的最后一港,同时也是三十六溇的中的第一溇。

广福桥始建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

明正统十四年(1449)重修;

嘉靖十六年(1537)重建。

现桥为天启元年(1621)由江苏吴江县和浙江乌程县合建。单孔拱形,由武康石、青石和少许花岗石构筑。

桥身总长17.4米,桥面压沿石均为元桥原件,故桥面整体成三折弧形,基本保持了宋元石桥的普遍风格。

拱券压沿石上(明代以后也称桥额),“广     福”二字距离较开

广福桥的拱卷采用分节并列和纵联分节并列两种方式砌置。

分节并列:  拱券上下券石错缝连接。这种砌置方式见于明代以前的石拱                           桥 梁;

纵联分节并列 :拱券上下券石之间加有“龙筋石”,清代、民国时期的拱形石桥都采用此种砌置方式。

广福桥的拱券以这两种方式砌置,具有明显的由明后期向清初拱桥砌置过渡的时代特征,这在吴江市所有石拱桥中是绝无仅有的。

由于广福桥属两省交界的界桥,并有两县百姓捐银合建,故桥上的题刻也颇多。这些题刻除了古桥建造的原由,古桥修建的历史沿革,纪年,发起人和募集者外,更多是两县募捐者的姓名和数额,其中吴江的募捐者刻在东圈内,湖州的募捐者刻在西圈内。

广福桥除了题刻,图案雕刻也很丰富。两侧桥柱上刻以精美的荷花组合,荷叶在上,莲花在下,中间无字。这也是宋元古桥中荷花组合的一种普遍程式,寓于所谓“引渡”的佛教意义,无字是“无事”的谐音,期盼此桥平安无事。

南北两侧的压沿石接头处,均刻有精美的“八吉祥”花纹,所谓“八吉祥”是指佛教传说中的八种宝物,即法螺、法轮、宝伞、宝瓶、白盖、双鱼、盘长(中国结)与莲花。在古印度,因莲花的花瓣与女阴外形相似,故莲花象征为女性生殖器,因此,莲花雕刻除了佛教意义外,还表达了古人祈求生殖繁盛的愿望(摘自吴国良的吴江古桥)。

七都的古桥众多,除了广福桥,还去观赏了双塔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跟这座桥大有联系,下章继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