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挨一枪少赔1亿两?马关条约签订前夕,为何日本如此害怕?

中国近代的百年屈辱史可以从1911年分成两半,前半部分属于没落的大清王朝。

道光驾崩后,爱新觉罗家连出咸丰,同治,光绪三个短命皇帝,三人加起来才跟乾隆皇帝活得一样长。三个短命皇帝执政时期基本毫无作为,导致皇权旁落,能掌控朝野,左右时局的人只有慈禧太后。

跟衰落的大清朝相对的,中国南方的汉人官僚趁战乱崛起,事实上掌握了中国半壁江山。他们把兵权,财权,人事都捏在手里,曾,左,李,张等人在晚清时局里举足轻重。其中李鸿章因为主持洋务,操办海军,出使西洋,在国际上名声最大。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清廷的“练军”大败,李鸿章的淮军和北洋水师大战日军,最后接连惨败,北洋水师全灭,淮军一败涂地。打完败仗后,李鸿章作为大清全权代表去日本议和签订合约,结果却险些赔上性命。

中日谈判正在焦灼期间,李鸿章被日本“愤青”偷袭,一枪打中面颊,差点小命不保。此案引爆了全世界报纸的头条,欧洲列强纷纷关切。网络上传言,李鸿章被枪击后惊动欧洲,而日本人因为这一发子弹,减去了1亿两白银的赔款,使马关条约赔款降为2亿。

一颗子弹价值1亿两白银!李中堂的面子确实是很大。李鸿章是怎么遇刺的?中日之间的战争为什么吸引了西方人的目光?他挨的这颗子弹真的价值1亿两白银吗?

一、甲午战争,日本胃口之大看呆列强

在历史书上,中日甲午战争的地位并不是很重,和第1,第2次鸦片战争,以及后来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列,是列强蚕食中国的战争之一。但其实放在晚清70年的时局之中,甲午战争绝对是决定大清朝命运的一战,也是改变中国形象,让列强群起瓜分中国的导火索。

甲午战争前的大清还是个“体面人”,虽然曾经挨过揍,但依然是东亚的龙头老大,经过“洋务运动”富国强兵后,大清也是表面上的世界大国之一。结果日本人用一场战争掀起了清朝的底裤,白银堆砌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百战之师”淮军也一败涂地。

甲午战争末期,日本人威胁要打下大清首都北京,清朝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主和派占了上风。李鸿章也是主和派,他是当时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慈禧接过权柄后命令他负责对日谈判。

甲午战争虽然爆发在东亚,但是欧洲人随时随地盯着战况,英,法,德,俄,美都派了观察员来到中国,各国公使也在频繁活动于中日之间。慈禧太后和明治天皇下达的命令,两军可能的动向,都用电报传回欧洲。

当1895年春,日本人对清朝狮子大开口时,西方人也惊讶了。

日本的胃口比英,法,俄,德,美等国加起来还大,不仅赔款是以前的几十倍,还要直接从中国内陆“汉地十八省”割地。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日本海边的下关市,看着中日两国如何博弈。

二、一颗“愤青”子弹,险些击沉日本

日本人拟定的《马关条约》是:赔款3亿两白银,割让辽东,台湾,澎湖,并开4口通商。3亿两白银这个数字让李鸿章吓了一跳,以前西方都是几百万两军费,日本一开口就是3亿,比整个大清国的收入还多,李鸿章一直要求减少数字,但是日本不允许。

就在谈判焦灼时,一位日本愤青突然出现了,打乱了中日两国的部署。

这位青年叫做小山丰太郎,是个日本没落贵族,父亲是日本议会的议员,本人则是个激进的军国主义者。小山丰太郎堪称“日本愤青”,他对甲午战争非常关注,希望日本直取北京,拿下中国,进军大陆。结果战争的走向不如他意,中日在1895年春停战,清朝派来李中堂媾和,这让小山丰太郎非常不满。

这位“愤青”决定以一己之力改变中日战争,他藏了一支手枪,在李鸿章前往春帆楼的路上埋伏着,于1895年3月24日行刺李鸿章。李鸿章当时坐在轿子里,小山丰的这一枪很准,打在了李鸿章的左脸上,李中堂当场昏厥过去。

李鸿章遭到刺杀,生死未卜,此事立刻在日本朝野炸了锅,欧洲各国公使表示关切,日本人一下慌了神。李中堂在日本遇刺,这个事情的影响有两大方面。

第一是对于中日战局,虽然日本已经陈兵华北,有拿下北京的气势,但当时日本国内的财政已经在崩溃边缘。日本才发展几十年,底子很薄,全国上下勒紧裤腰带造枪炮、造军舰,创造出了亚洲领先的军队,但人民的日子过得很苦。

甲午战争一打,日本马上发行跟银行举债,并发行战争债券,掏空老百姓钱包去打仗。1894年底,甲午战争还在激战,日本国内就已经有很多农民闹起义。

日本人非常缺钱,所以死咬着3亿白银不放,李鸿章如果死了,那和谈必然破裂,日本要打一场“破产仗”。仗接着打下去,如果无法速战速决,日本吃不了兜着走。虽然军部的大老粗们都嚷嚷着要打,但是伊藤博文和明治天皇都心惊胆战,再打下去胜负真的未可知。

日本当时明治维新彻底西化,以“文明世界的新成员”自居,谋杀外国和谈大臣,对文明国家简直是一场外交灾难。

日本在和大清作战,但是西方列强也在看着,美国人站在日本一边,德,法,英,俄等国则考虑在东亚的利益,不想让日本在大清抢走太多利益。西方人要干涉中日战争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俄国人已经多次派人去北京,声明俄国站在大清这边。

日本人如果杀死了李鸿章,那就是给西方国家一个口实:“日本人违背外交准则,恃强凌弱,以文明之名行野蛮之实。”西方人如果趁机借题发挥,出兵干涉中日战争,那日本冒着亡国风险吃进嘴里的肉全都得吐出来。

所以在李鸿章昏迷期间,日本在中国山东和辽东的军队一起停火,天皇派遣御医前往治疗,并安抚大清谈判团的随行人员。日本人抓住了小山丰太郎,将其判处无期徒刑,把整个案件公布于众,向各国大使解释原因。

三、李鸿章挨了一枪,还要当替罪羊

李鸿章当时已经70多岁,挨了一枪后昏迷多日,但是这条命算是保住了。

李鸿章醒来后看着自己染血的官服说:“此血可以报国矣。”他知道自己这一枪不会白挨,这颗子弹让日本陷入了被动,自己可以尽量争取一点利益。

李鸿章把谈判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告诉朝廷,询问上意,慈禧太后居然表示:“日本的条件,能接受就接受,保证京城安全就好。”日本人本来心里还很忐忑,但当他们将截获的清朝电报一看,清朝政府居然表示只要不打仗,能答应啥就答应啥,那就好办了。

果然,在李鸿章包着纱布重新坐在谈判桌前时,伊藤博文脸上露出了笑脸。李鸿章提出减免一些赔款,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表示可以少1亿两,这是日本最后的“善意”。李鸿章继续要求减少割地,伊藤博文便不肯让步,只答应减少两个通商口岸。

李鸿章最后无奈,申请再减少两千万两,日本坚决不允许,最后只能以赔2亿,割3地为代价签订《马关条约》。

李鸿章挨了一颗子弹,让大清少赔了1亿两白银,但是回国之后的李鸿章还是被革除职位,去了顶戴,以示对战败负责。大清朝的裱糊匠,也当了朝廷的替罪羊。李鸿章脸上的子弹一直没取出来,后来他在1896年游历欧洲时在德国照了X光,才取出了脸上的子弹。

但让李中堂没想到的是,大清朝的屈辱还没结束。在短短5年之后,中华再次大乱,还有个更屈辱的《辛丑条约》等待着自己呢。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李鸿章马关遇刺始末》,张大同

2、《卖国贼李鸿章?——读《李鸿章传》有悟》,曹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