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几个字,就能做出十几页不同风格PPT,绝了!
文章来源:公众号@一六视觉
文章作者:二木
嗨,各位木友们好呀,我是二木。
今天给大伙儿带来一个适用于各种PPT版面的美化套路,先来看看本文的案例:
是的,这是一个只有两行字的PPT,那么我们该用什么思路去制作美化这种PPT呢?
先从做PPT时你需要有的第一个下意识习惯开始说起👇
思考元素三大类
“思考元素三大类”这句话是啥意思?
很简单,PPT按元素分类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想让PPT更加丰富,可以试着在原内容的基础上叠加其他类型,例如加个配图。
画面三大元素已经有2个,再加个形状。
有意思的是,三大分类可以延伸出很多样式,例如形状肯定不只有弧形,只改变画面形状,就能延伸出十几稿了:
来验证一下,下图缺少哪个分类?
有形状、文字,缺少配图:
这第一个要点,讲的并不是怎么实现设计效果,而是提醒你下一次如果没有设计灵感,可以思考一下三大分类。
三大分类之下又有哪些东西呢?
我一直想表达一个显而易见的观点:设计是一件有规律性的创造活动,充满无限种可能的同时,也有被前人已验证过可行的设计规律。
这也就是设计套路。
怎么用呢?本文案例就拿下图做1.0版初代版本做演变👇
很基础的排版方式,背景图+常规的文字排版+色块。那怎样的套路能让这段话演变出十几页不同风格的PPT?
拆分意识
这个意识可以运用于PPT的结构分层当中,例如案例文案可拆解的最小颗粒度是怎样呢?
▲拆的细,就能对内容做不同的设计
基于这个拆解意识,看到长文段就下意识去想,可以怎么拆,于是就能延伸出2.0的画面:
▲标题被拆为两层
但是现在的标题设计是有问题的,一定要记住,拆分之后的内容要区分层级。
人力资源部与年度工作总结哪个才是PPT的主题?年度总结对吧,所以3.0版就优化了这个层级问题👇
▲缩小人力资源部,调整层级
3.0我们只拆了两层,还可以继续往下拆,但有必要这么细吗,没有。
以上1.0-3.0的版本,其实想表达的就是:遇到长文案,要下意识的思考是否可拆解,然后分开做设计。
了解三大分类和拆解意识之后还远远不够,做出来的画面依旧显得不是特别美观。
因为设计不仅要会拆还要会加
属性叠加
在PPT中一个文字能叠加的属性有哪些?很多,
就拿3.0的画面来说:
我们注重一下标题的雕刻,叠加一系列的属性优化成4.0👇
改字体,放大文字,加阴影,调阴影参数,加渐变,调渐变参数,加横线,调行距…
这些都是4.0叠加的属性,也都是自己不动手一遍体会不到的细节,所以为什么我们需要多练习?值得思考。
每个属性都有多项选择,同样是三大分类,排版却可以那么多样化👇
其实在这些演变当中,我心里一直在想的是同类元素中可以改变哪些属性产生新效果?
例如把三角形替换成圆形:
好像也不赖对吧?
不管怎样,从纯文案到视觉稿的演变,其实都是在给内容赋予更多的表现形式:
你也可以试一下,像案例这样拿一个文案进行多样化设计,你能排出多少种风格来。
理解清楚这些套路,你也能真正做出同样版式不同风格的PPT。
👆👇
一些PPT自学建议
为什么你自学PPT时总感觉知识点特别乱,毫无体系?
我个人能给的小建议是,当你得知一个新的知识点的时候试着在心里给他一个分类,例如告诉自己这属于操作还是属于技巧,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库。
比如我在使用花瓣网(设计灵感平台)的时候,会按照一些特定标签去整理灵感作品。
不管是对找灵感参考,还是对熟悉设计风格都非常有帮助,更重要的是,通过整理归类我能看到设计的一些体系。
而这一点,很少PPT课程会讲到,最核心的还是两点:
多提升对美的理解
提升设计的感官敏锐度
就像以前一个案例,这样一个圆你能联想到多少跟设计相关的东西。
以上是从专业设计师角度给大家分享的一些理论套路,以及个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