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P波
【关键词] 喜马拉雅 P 波;Gamboa P 波;先心病 P 波 [中图分类号」R540.4+ 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5-0272(2008)06-473-01
1966 年,RauI Gamboa 等报告,86%的三尖瓣闭锁和 70%的肺动脉瓣闭锁患者的 12 导联心电图 I 和 II 导联的 P 波高尖,振幅>2.5 mm,Gamboa 称其为三尖瓣 P 波,随后 的文献也将这种 P 波称为 Gamboa P 波。2003 年,Subash C. Reddy 将这种巨大 P 波命名为更加形象的喜马拉雅 P 波(~imaIayan P-waves)。
[定义]
器质性心脏病, 尤其是先心病右房压力负荷过重 引起右房扩张时,12 导联心电图的某些导联(II、III、aVF 或 V1~V6 导联)可出现高尖 P 波,其中以 II 导联最多见,当 P 波 振幅 >5 mm 时,称为巨大 P 波或喜马拉雅 P 波。
[心电图表现及诊断标准]
l2 导联心电图中, 当II、III、aVF导联的P波高尖, 振幅>2.5mm;V4~V6 导联的P波振幅 >l.5 mm 时, 则已达到经典肺型P波的诊断标准。当“肺型 P 波”的振幅增高更显著、形态更特异,II 导联的 P 波振幅>5 mm 时,则可诊断为喜马拉雅 P 波。实际上,喜马拉雅P波是肺型P波的一个特例, 但与肺型 P 波不同, 如此高尖的 P 波几乎无例外的均见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患 者,故喜马拉雅 P 波也称先心病 P 波(图 1)。
图1 典型的喜马拉雅 P波
患儿为三尖瓣闭锁。A. 心电图可见多个导联的 P 波高尖,振幅 >2.5 mm,V4~V6 导联的 P 波振幅 >l.5 mm。其中, II 导联的 P 波振幅 >5 mm;
B. 患儿的胸片
[形成机制]
右房极度扩张时,P 波向量环的环体向右、 前下显著增大, 额面 P 环与 II、III、aVF 导联轴的方向接近 平行, 使这些导联的 P 波异常高耸;横面 P 环向量向前增 大,与 V1 和 V2 导联轴接近平行,使 P 波异常高耸。[临床意义] 各种心血管病患者伴右房负荷过重时常伴发 肺型 P 波。常见病因有肺心病、肺栓塞及先心病。当 P 波更高 尖且振幅>5 mm 时,就可诊断为喜马拉雅 P 波,其见于先心 病右房压力负荷过重引起右房极度扩大,结合患者的临床资 料多提示先天性紫柑型心脏病的诊断,如三尖瓣闭锁、肺动 脉瓣闭锁、Ebstein 畸形等。2003 年 Subash C 等通过超声波检 查和心电图喜马拉雅 P 波的表现诊断了 1 例宫内妊娠 8 个 月女婴患有三尖瓣闭锁, 并在出生后经手术证实。2007 年 ML Kaushik 等报道了 1 例 19 岁 Ebstein 畸形合并房间隔缺 损的男性患者,其 12 导联心电图中 II、III、aVF 及 V1导联的 P 波振幅为 10 mm,而符合喜马拉雅 P 波的诊断标准,支持先 心病的诊断。总之,喜马拉雅 P 波常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 电图十分特异的一个表现,及时识别喜马拉雅 P 波对先天性 心脏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原文===
+++讨论图谱+++
5个月大孩子 既往 室上速
心超结果 卵圆孔未闭,三尖瓣关闭不全半轻度返流,二尖瓣同上
图谱来自武威心电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