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是现代社会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之一,用网络上的一个高赞详细解释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其实,“靠谱”的本质是有责任心、有担当的表现。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努力去培养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让他未来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
在责任感的教育中,有这样三句话,不要轻易对孩子说,它们几乎是破坏孩子责任感的导火索。
有个熊孩子去亲戚家串门,把矿泉水倒在钢琴上,主人问他在干嘛,孩子回:“帮你洗钢琴。”家里大人闻声赶来,赶紧替孩子开脱:“哎呀,小孩子不懂事,他这也是好心。”半年后父母带孩子去商场玩,孩子把半瓶可乐倒在价值68万的钢琴上。试想,第一次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及时制止,让孩子诚恳道歉,再去面对该承担的责任,这难道不是一个教育孩子绝佳的机会?因为父母的当面袒护,背后撑腰,孩子才如此没有敬畏心,同样的错误,他能肆无忌惮地犯第二次、第三次......年纪小不是保护伞,孩子的行为总得有人来买单,今天你可以挡在孩子面前,未来新的麻烦是少不了的。人们常说,树大自然直,但请相信,从小放任一棵树苗肆意胡乱生长,长大后是直不起来的。同样是闯祸,有两个学生骑电瓶车的时候不小心刮蹭掉路边一辆轿车的车漆,然而两个孩子不仅没有直接离开,反而从书包里拿出纸和笔,写下道歉信:“叔叔(阿姨)对不起,我们不小心碰到了您的车,这是我父母的电话......”车主看到后十分感动,不仅没有责怪孩子们,反而称赞孩子们的父母教育得好。两个事例中,孩子截然相反的两种表现,是背后家庭教育的差别。孩子错过了事情并不可怕,家长的教育缺位才是最大的问题。生活中,经常听到父母这样形容孩子:酱油瓶倒了都不知道扶一下。曾经有一位妈妈求助:孩子喜欢玩游戏,没有责任感该怎么教育?她的儿子正在读高二,很宅,喜欢打游戏,也不怎么关心家里的事情。有一天爸爸在网上买了东西寄到家里,快递很重,他们家住5楼,又没电梯,妈妈想喊孩子帮忙,孩子嘴上说着“知道了”,却半天不离开电脑桌。楼下快递员催得急,妈妈没办法,只好一个人把东西搬上来。搬着东西爬楼的时候,她感到有点委屈:儿子已经长得比她高了,为什么对她这么冷漠?像这种情况,都是孩子从小没有养成对家庭付出的习惯。“你什么都不用做。”
“这里不用你!”
“你搞好学习就行。”
让孩子参与家庭的事务,其实就在培养他对家庭、对父母的责任感,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自尊和价值感。父母从小要给孩子植入分享家务的概念。哪怕是让孩子帮着拿一双拖鞋,倒一杯水,都能从小引导孩子成为一个会照顾父母的人。中国的父母,在养育孩子上面,往往做得太多太满,对孩子又充满了不信任,替孩子做所有的事,导致孩子越依赖,对自己、对家人的责任感从一开始就没真正地建立起来。比如,有的孩子没带作业本,他从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而是父母没有提醒,没有帮他放好作业本。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是要在跟他们有关系的事情上让他们有发言的机会,及时放手,让他们自己做出选择和回应。一位企业家开车送女儿上学,到了学校门口,女儿却迟迟不肯下车,最后开始哭哭啼啼:“爸爸,你能陪我一起去教室吗?”原来孩子没有完成作业,怕老师批评,她觉得爸爸是很有名气的企业家,看在爸爸的面子上,老师也许可能不会批评自己了。这位反倒是父亲很冷静,他告诉女儿:“要知道,你今天不想面对的,明天还是必须要去面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行为就要自己负责,这两句老生常谈的话,是培养孩子责任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有人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责任感的教育本质,也是在教育孩子如何爱世界、爱社会、爱身边人,应该被父母重视并实践。
来源 | 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