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道德经》:对不起,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道”!

我读《道德经》
0
1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01

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

古文今译: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

我的理解:道可以用言词表达,可以去遵行,但那不是永恒不变的道,为什么?

首先,语言是有局限的,再怎样高明的语言文字,都很难形容出道的境界。把道讲出来,也就变成一个有局限的道了,就变得片面了。像我们现在不都这样讲吗?“我的语言不足以表达我的思想和情感”。其次,无论是任何事物,我们可能只理解了其中一部分,落到纸面上的都是其中的一部分。一旦被我们以固定形式讲出来了,那其中的奥妙可能就没有完全表达出来。

所以,话讲完了,大家不要执迷,就是这么一说,理解了“道”的内涵可以去遵照执行,但不要执着于文字,执着于形式,应该根据当下的情况调整和变化,生活中很多错误不都是因为执迷了吗?

比如,有人发文断言说“人一天要喝八杯水”,这真的对吗?我们想冬天和夏天应该一样吗?老年人和年轻人一样吗?阴虚和阳虚一样吗?不应该这么理解。我们知道了多喝水有益于身体健康这个道理了,在生活中根据自己身体的需要去调整,还要视不同的情况而变化。

再比如,我们要到某个地方,你知道了一条路可以到达,但这绝非恒定的一条,你又何苦执着于自己的“道”才是对的,或者认为仅此一条呢?去往这个地方的道路可以有无数条。

我说“我有一个杯子”,然后每个人脑海里想到了“一个杯子”的模样,拿出来一看,原来都不一样!

02

第二句话:名可名,非常名

古文今译:可以说得出来的名,就不是常名

我的理解:万物可以被定义、命名,但那不是永恒的名,什么意思?

比如,我们可以说一个人是好人或者坏人,但这个“名”不是永恒不变的。为什么?有时候坏人一念向善做了好事,就这个事他是坏人还是好人?有时候好人心生恶念做了一件坏事,那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所以一个人本身是没有所谓的好或者坏。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对万物定义、命名,这叫“名可名”,然后便有了各自的称谓、概念,但那不是永恒的名,所以是“非常名”,可能只反映了这个事物的一部分,无法涵盖它的所有,而且时刻在发生着变化。不要认为我们穷尽了事物所有的本质,什么都了解了。

比如,一个在工作中沉默寡言的人,回到家对老婆和孩子呵护备至,在同事看来他可能是个不近人情的人,但在太太眼里他是个好丈夫、好父亲。

所以,对事物不要过于执着,一切事物的称谓、概念都是人为定义、命名的,并非是永恒不变的,换个角度就可能完全不一样了。如果过于执着,往往会作茧自缚,让自己困于其中而徒增烦恼。

03

第三句话: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古文今译: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我的理解:名,不就是定义、命名嘛,天地万物开始的时候,“不见其形”,混沌一片,给它起一个名字,就叫做“无”,但其中却含藏着未显现的生机,等万物产生了,我们把这万物之母,给它起个名字,叫做“有”。

所以,世间万物都是从无到有,从无名到有名。等称谓、概念和价值都有了,要知道这都是人为定义、命名的,所以是会随着时代、环境、空间、角度等不同而发生变化,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嘛!

04

第四句话: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古文今译:所以常从无中,去观照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端倪。

我的理解:天地万物开始的时候叫做无,后来又有了,万物产生了,没有无就不知道什么是有,所以我们观察事物要从无和有的角度,常从无中去观照它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它的边际。

比如一个杯子,它为何会产生?是怎么形成的?为何被称之为“杯子”?这是从无中去观照它的奥妙。这杯子出现了,它是怎么样的?都有什么妙用?会发生怎样的转变?这是从有中去观察它的边际。

05

第五句话: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古文今译:无和有这两者,同一来源而不同名称,都可说是很幽深的。幽深又幽深,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我的理解:万物从无到有,有和无是任何一个事物都具有的,是一体同源而不同名称。所以我们看问题、看事物不能只看见有的方面,也得看见无的方面,都可说是很幽深的,这叫做玄。无中还有“有”,有之中还有“无”,这就是玄之又玄,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我们总能看到万物有的妙用,而容易忽视无的妙用。比如,我们可以说天地之间是“无”的状态,但还存有万物,万物之中还有“无”,就像我们住的这房子,没有中间无的部分,那还怎么住人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