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世界,新人类
人类的教育幻觉和人类的其他幻觉一样:他们一直以来都在自身以外下工夫。
//////////
空瓶
小孩和我们所谓的大人有什么不同?
小孩基本上是一个空瓶,而大人则是一个装得太满实的瓶子。
我们里面装满了什么?
他们里面什么装得比较少?
信念。
每一个刚出生的小孩都是一个空瓶子,当他们以空瓶的方式存在于这个世界时,作为父母、老师或家长的我们,就开始往他们里面装东西了——装下我们认同的信念,一个又一个,直到把他们塞满。
那些信念就像科幻片里怪物的基因一样,当它被放到瓶子(孩子)里就开始借助孩子的能量生长、变化,直到发生巨变,并开始掌控那个小孩。
开始,我们以为,往自己的孩子里面装得越多越好。
看到孩子的头脑里装的知识、道德、信念越多,我们就越高兴。
而实质上我们能确定,我们帮他们装进去的东西都是好的吗?
那些被强塞进去的信念,说不定在他们里面成为怪物的基因呢。
你能不能让孩子自己选择一些信念放进自己的瓶子里?
人人都喜欢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装满知识、学问或智慧之珠的瓶子,有几个家长教给孩子保持空?
我们整个社会的教育系统都在不断地往孩子这些空瓶子里装下知识、道德、信念,谁在教导他们保持空?
东西可以放进去,但之后要拿出来,你必须保持自己时刻是个空瓶子。
“保持空”并不是不允许你往他们里面放置东西,而是要你教会他们不断地倒出那些信念。
倒出信念的方法就是不断地质疑它,考察它,认识它,解构它。
记住,信念只是信念,你永远是一个空瓶子,每个人都如此。
空瓶子是我们的本质,认为我们与他人有所不同,只是幻觉。
灵性教育:另一种掌控
现在,有人看到传统教育对孩子们的“副作用”,于是提出或发展了一种新的教育——灵性教育。
他们期待通过这种教育,从“根子”上改变传统教育对孩子们的负面影响。
而事实上这真的有用吗?
当我们把灵性教育和传统教育放在“对立”的位置上时,它们就变得平等了,就像人的左手和右手是平等的一样。
把灵性教育看做对传统教育的对治、改观、矫正,它就变成了另一种传统教育。
在温室里培育出来的花朵,你认为它的自然适应能力不强;
当你把它移到室外,你能确定它的适应能力一定会变强吗?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你能找到一种完全是好而没有坏处的教育吗?
即使你认为完全没有坏处——那也是你的认为。
灵性教育比传统教育高明,你能百分之百地确定吗?
当教育是一种掌控时,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冠以什么样的名称,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
观察一下现代的教育,如果说传统教育是对人类的一种掌控,那么目前那些所谓的灵性教育是对人类的另一种掌控。
它们只是换了服装、换了个舞台的传统教育。
传统教育和灵性教育,都是在往人心里“装”东西的教育。
传统教育在装一样东西,灵性教育在装另一样东西,它们没有实质的区别。
在“心”本身上下工夫,
不是在心的镜像上下工夫
人类的教育模式一直在心所涉猎的“内容”上下工夫,而不是在心本身上下工夫。
我们总是以为要改变人心的内容,就能够改变心,而实质上这作用不大。
人类的教育幻觉和人类的其他幻觉一样:他们一直以来都在自身以外下工夫。
企图通过改变客体来改变主体,那根本不可能。
因为,对心来讲,客体根本不存在,客体只是一个幻觉,一个以幻为实的假象。
一颗同样的心,依附着同样的貌似真实的客体,可以制造出一千种它眼中的客体。
你必须直接在主体上下工夫。
任何在所谓的客体——心的内容上努力的人,都无法通过改变心的内容来改变心。
因为心的内容和心是不联系的,它们并不是一体的。
当我们能认清这一点时,我们将从一个很大的幻觉中走出。
我们将不再在“心”以外用功——我们将不关注任何客体,客体并不重要,它是什么都无所谓,重点是心。
客体的幻象是进入心的一种途径,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路。
从任何一个客体都可以进入心。记住,重点是“进入”心——而不是停留在客体上。
现在我们的教育几乎都停留在客体上,它们忘了“心”本身的存在。
它们在教育的方式、教育的内容、学这个或学那个、这样学或那样学上用功……这样的努力是无用的。
人类要想通过教育来明白自身,解决自身的一切问题,必须回到“心”本身上来。
否则,人类即使再发展一百万年,文明程度再提高一百万倍,他们的痛苦烦恼仍会依旧。因为他们下工夫的地方错了。
心是一个投影仪。
我们太把精力放在投影仪面前的图像上了,却把整个投影仪给忽略了。
传统教育显示的情况,是人类活在梦幻中——本末倒置的错觉中的一个例证。佛陀说,众生都在颠倒梦想。
是的,这颠倒太深了,连他们试图走出颠倒梦想的教育方式也颠倒了。
人类要想通过自身的努力回到真相和宁静中来,就必须把一切努力的重点颠倒过来。
从万有客体——心的镜像中抽离回来吧,在“心”本身上下工夫!
什么是在“心”本身上下工夫?
我们都知道,“心”是虚空的,当我们找心时我们找不到。
那么,什么是在“心”本身上下工夫?
心的化显是念头,所谓在“心”上用工夫就是在念头上用工夫。
那么念头又是什么?
念头存在的表现就是概念或信念。
所以,当我们说要在自心上用功时,就是说要在自心所产生的概念或信念上用功。
心的本性是流动的,念头生了又灭,本来心没有固定的形式,也不坚固。
但我们感觉到的却常常相反,我们都以为我们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我”和一颗固定不变的“心”——这就是信念。
当我们意识到“我”或“心”的存在,它们就是在意识到的那个时刻的一个坚固不变的概念,一个“我是”和“我如何”的信念。
心是怎么创造它的世界的?
心如何产生它的概念?
心又如何运用它们来创造自己的生活?
影响人类之心存在的信念有哪些?
影响你自己之心的信念又有哪些呢?
此刻你持有的信念是什么?
……你了解这些内在的事实吗?
通常我们以为知晓一些外部世界的事物比较有价值,而实质上,知道或学到那些外在的科学、技术或知识并不比知道这内在的事情更重要。
相反,对于一颗找寻安宁和喜乐的心来说,外部的东西简直不重要。
心并不是真的想了解外在事物,它只想了解它自己。
了解外在事物,只不过是它希望用来了解它自己的一种方式而已。
了解念头、概念、信念或心的故事,就是了解心的方式。
家长和老师们,应带领孩子从心发生作用的对象上,移到“心”本身上来——在心的觉知、心的念头、概念和信念的故事上用功吧。
这样,教育是在为生命的质量服务。
教育应是为生命的质量服务的。
教育者必须是一个十分关心“心”的人
由于心所观察学习的对象,对于心并不重要,因此,教育内容之于教育也并不重要。
教育内容可能决定一个小孩将来的身份。
比如,你重点给他物理学知识,他将来可能是个物理学家;
你重点给他化学知识,他将来可能是个化学家;
你重点给他外语技能,他将来可能是个翻译家、外交家……
但,无论他们是什么家、是什么身份,他们的人生没有烦恼吗?
他们学习到的那些知识、技能能决定他们的人生不苦吗?
倘若人生活着是为了快乐,那么,一个人一生所学习的内容就不那么重要了。
外在世界是通向内在世界的一座桥。
心一生所有的努力、找寻和旅行,都是为了踩着那些外面的桥回到它自己里面来。
教育就是这样一种心的跋涉。
踩着物理、踩着化学、踩着自然科学的桥,最终心是为了回到它自己。
教育是给予心的一些礼物,但整个现代社会的教育重点却放在礼物而不是心上了。
在那向外的梦幻中,心停留在外部它所痴迷的事物上,而忘了回到它自己。
作为教育者,你能否不那么关注孩子有没有学会钢琴、绘画,或他的某科成绩如何,而关心他现在是不是一个快乐的小孩?
他是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困惑的?
他有烦恼吗?
他对困难是什么看法,你教给过他吗?
一个人一生学什么专业或成为什么,只是个游戏身份的不同。
相比较他的身份而言,他能否活得安宁踏实更重要。
教育者应从关注教育的内容上抽离回来,来关注那被教育者,那接受教育内容的“心”!
教育者必须是一个十分关心“心”的人,否则,他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
心性教育
应该是每个人的基础教育
教育分为两种——道的教育和术的教育。
所谓道的教育,是指向内的、研究心的心性教育;
所谓术的教育,是指向外的、作用于物质的知识和技能教育。
在我们人生的早年,教育的重点应指向内在的教育——道的教育,心性教育。
在这种教育完满之后,才开始重点接受外在的教育——术的教育。
只有这样,人类存在的发展才可能是均衡的。
每个人活着,应该首先弄明白心、存在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明白生命本身,然后再向外奋斗发展。
否则,他将一直是混沌不清的。
在学校里,老师给我们的知识性的东西太多了,却没人教给我们心灵的智慧和真理——那都是我们长大后,经过长久的受苦和挣扎自己摸索出来的。
这些心灵上的领悟,能不能不必亲自经验,而经由学习而来呢?
当然能。这种教育,就是心性教育。
它通过研究心的工作原理,让我们学会觉知,让我们明白存在与生命的真相。
心性教育应该成为地球上的基础教育。
我们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人,都应该先学习这种智慧,在此基础上,再去研究你的物理、化学、哲学或其他科学。
心世界,才是新世界
地球上新人类的出现,期待“心”教育的普及。
这种教育是以觉悟为目的的,它教导觉悟的方法、觉悟的见地和觉悟的实践。
人类在不同时期都曾设计过理想社会的模型,比如乌托邦、共产主义社会等。
这些社会的实现是人类之“心”进化的自然结果,当人类之心还没有进化到那个程度,要实现这些社会是不可能的。
“心”教育的普及,是人类集体觉悟和成道的一种可能,是实现乌托邦或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必要前提和基础。
“心”教育,造就新人类,是实现美好新世界的可行方式。
世界是心的外化。
当心不同时,世界才能不同。
我们如何才能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进入你的心,去探索和了解你的心吧。
心世界,就是新世界。
当你了解了自己的心,世界也会随之不同。
我们的教育,需要进行心性的教育——觉悟的教育。
唯有这样,我们才能迎来我们的新世界。
愿有明心见性的普及教育,出现在我们社会中的每所学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