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 · 爱故乡】蓝烟:从老鸹洞的故事谈爱故乡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406期︱
编审|马晓毅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从老鸹洞的故事谈爱故乡」
   文|蓝烟

白鹿原鲸鱼沟岸的土崖上有一窝老鸹,成群结队的老鸹聚集在崖洞附近,叽叽喳喳地从洞口出出进进,著名民俗文化学者卞寿堂先生小时候在这条鲸鱼沟的支沟吓死娃沟割草时经常路过这里。冬去春来,天天割草,此景年年壮观,先生很好奇,问他父亲:这样的景象有多久了?他父亲老卞爷爷说:他小时候看到的也一直是这个样子,他爷爷也说,他小时候还是这样的。这些老鸹一代代地聚集在这小小的崖洞之前,人们揣测着,这个崖洞内部该是多么大的别样的一番神奇的洞天。后来终于有年轻人好事,掘开崖洞,惊奇发现,洞身很浅,甚至谈不上是“深”。这小小的崖洞,本身就藏不了几只老鸹,何况还是几世同堂!那么,是怎样神秘的力量让这些老鸹长年累月地汇聚于此呢?它们在一起的时候,都在规划什么呢?

这是卞寿堂先生日前在蓝田县城关中学举行的蓝田县爱故乡文学小组2019年第一季度文学交流会上谈“故乡与文学”话题时讲的一个故事,通过它作类比,启发说明了一个道理。

青年作家钱锦龙先生听了这个故事之后总结的很到位:洞很浅,寓意很深。恋家,爱家,引申到文学的意义就是恋故乡,爱故乡。

左起:贺万春、卞寿堂、瞿文华、刘向东

也就是这次活动,在我的故乡蓝田,在蓝田县著名的高中——城关中学的校园里,我同时见到了蓝田文学界极具代表性的三个老前辈:贺万春、刘向东、卞寿堂先生。他们都已年过古稀,年纪最大的贺万春先生已是耄耋之年,他们曾经是蓝田政工、教育行业的优秀代表,他们都有多部著作出版,他们中有的人现在依然扛鼎着蓝田文化的大旗。欣喜之余,我怀着忐忑特邀三位老先生合影留念,城关中学操场的台阶下,初春的绿植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愈加苍绿浓密,我们两代人把灿烂的笑颜定格在这一珍贵的瞬间。

晚上归来雁塔,微信发照片给贺万春先生,他给我回复说:“要经常回蓝田,故乡要温习!”是的,无论我们离开多久,无论我们驻足何方,故乡永远只有一个。它储存了我们懵懂童年的所有记忆,记录着我们成长之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的印迹,十八年的山水养育,故乡的泥土夯实了我们坚强的骨骼,父母勤劳的双手一遍遍婆娑着我们前行的路面,村委会高音喇叭中的秦腔是袅袅炊烟的前奏,我们经历的坦途,是父母,是乡亲,是故乡用无私的关爱铺就。

有时候,我就在想,我是否也辜负了故乡老人家对我的养育之恩?十八年的朝夕相伴,故乡把我从飘荡的微尘衍生为鲜活的生命,从牙牙学语变为一名具有专业技能的科技人员,身处大都市,回首望故乡,故乡的身影俊美而瘦弱,可是我,虽然具有强健的体魄,我又能为故乡的繁荣富强做点什么呢?

特别是近两年,接触了文学上的一些前辈,无论是蓝田籍的著名作家、学者,还是在陕西甚至全国都具有非常影响力的文化学者,在他们身上我却看不到与我三十多年差距岁月风尘滞留的疲惫痕迹,我看到的是一个个饱学之士对文化、对生活的高度热情,这种热情是一种能强烈感染人的催化剂,在一字字的阅读感悟中,在一次次的聆听教诲中,我探寻着汲取着积极奋进的源泉。

吸纳故乡的山水灵气,感悟故乡的人文情怀,用故乡培育的诚挚之心,关爱故乡现有的田园牧歌,城河林景,诉诸笔端,让它们在方寸之间岁月峥嵘,百花开放,这就是我对故乡爱的答谢。

关于作者



瞿文华,笔名蓝烟,原籍陕西蓝田,《望月文学》特约作家。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协会员。有散文刊登于《望月文学》《秦岭》《长安》等杂志。
爱故乡系列文章回顾

滋水美文
汩汩清泉流过     倾听心灵声音
长按二维码关注订阅

主编微信:mxy2722801
声明︱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投稿邮箱︱865909186@qq.com
喜欢就点个赞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