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先生治疗哮喘的独特经验
第二届中医经典传承大会已经拉开帷幕,如果您有对中医经典的研究成果和运用心得,欢迎踊跃报名!
本届中医经典传承大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海南省中医药学会、海南省中医院承办,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支持,面向广大中医药临床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中医药研究人员及中医药爱好者的一场全国性大型经典传承活动。
目前正在广泛征集作品阶段,详情可查看评论区。
第二届经典传承大会正在火热进行中,你投稿了吗?
俗有“内科不治喘,治喘丢了脸”之说,是说哮喘病难治。今天书香中医App和大家一起学习胡希恕先生治疗哮喘的独特经验。胡希恕先生认为:“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不论是脏腑辨证、经络辨证,还是八纲六经辨证,最终都要落实在方证上。也就是说,有无疗效,决定于方证对应与否。
哮喘
康某,男,36岁,中学教师。初诊日期1964年4月29日。
三年前因食青辣椒而引发哮喘,始终未离西药治疗迄今未愈,冬夏无休,每次发作,常因偶尔咳嗽或喷嚏引发。自觉消化不好,大便干燥即为将发之预兆。发作时喘满胸闷,倚息不得卧。曾在长春、沈阳、哈尔滨等各大医院治疗均不见效而来北京治疗。来京亦多处求医,曾用割治疗法、两侧颈动脉体手术等疗法,皆毫无效果。又多处找名中医诊治,一名中医以宣肺定喘、补肾纳气等方药治疗7个多月,证有增无减,并告之:“伤色太甚,虚不受补。”颇感精神痛苦,以至绝望。计返故里等死,后听别人介绍,到胡老这里最后一试。现在症状:喘闷,胸腹胀满,昼轻夜重,晚上哮喘发作,倚息不得卧,大汗淋漓,口干,便秘,心中悸烦,眠差易醒,舌苔薄白,脉沉缓。
据患者平时无咳喘、吐痰、头痛、身疼等症,知不在太阳。
胸胁满闷,心中悸烦,汗出口干,大便秘结(哮喘发作时有胸满、胁痛、汗出、咽干、便干)等,为少阳阳明合病证。
发作时及不发作时皆无咯痰,可排除痰饮为患。
发病既不为外感所诱发,又无痰饮证候,尤其哮喘多发于夜晚,昼轻夜重,多属瘀血为害。另外,凡哮喘不论寒暑经年不已者,多属瘀血为患。
综合以上分析,引起此类哮喘的主要原因当属瘀血阻滞,少阳阳明合病兼夹瘀血,为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汤方证,故予两解二阳合病,兼以驱瘀活血。
柴胡四钱 黄芩三钱 半夏三钱 生姜三钱 枳实三钱 炙甘草二钱 白芍三钱 大枣四枚 大黄二钱 桂枝三钱 桃仁三钱 茯苓三钱 丹皮三钱 生石膏一两半
二诊5月3日:上药服第二剂后,症状减轻,服第三剂时,大便通畅,哮喘已,胸胁满、腹胀、心中悸烦均不明显,已不用西药氨茶碱等,上方继服三剂。
三诊1966年9月25日:出差来京,告知病情,两年来曾数次感冒咳嗽,但未出现哮喘。
【按语】本患者为支气管哮喘,三年来用中西药及手术治疗无效,关键是辨证不确,实用补治,方不对证,致使病长久不愈。此类哮喘多呈现少阳阳明合病兼夹瘀血,为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证。这便是胡老在治疗哮喘时,往往不用麻黄,而常用大柴胡汤加减的主要原因。
这里必须强调一下,当然不是说,对所有的哮喘都不用麻黄,当病证在太阳有麻黄的适应证时也必用麻黄,这里仍是强调必须辨方证。
书籍推荐
《伤寒温病:燕京医学四流派》
(王居易 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本书简介:作为北京中医学术流派的燕京医学,包括“宫廷御医学派”(赵文魁、袁鹤侪、韩一斋、瞿文楼等),“北京四大名医”(孔伯华、肖龙友、施今墨、汪逢春),“师承教育学派”(胡希恕、赵炳南等),“学院传承流派”(陈慎吾、刘渡舟等).燕京医学立足京城,放眼全国,兼容并包,有容乃大。燕京医学不仅仅是首都北京的中医学派,也是全国各地中医学派的集萃。具体到学术上,燕京医学以四大经典为基石,尤其重视“伤寒温病融会贯通”。《中医师承学堂·伤寒温病·燕京医学四流派:赵文魁、孔伯华、胡希恕、陈慎吾学术精要》着重介绍燕京医学的代表性学派和代表性人物之学术精要,包含宫廷御医派(辨脉求本赵文魁)、四大名医派(寒温融会孔伯华)、师承教育派(谨守病机胡希恕)、学院传承派(保胃存津陈慎吾)四个主要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