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抓住【重要细节】

经常有家长问我: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怎么破?

撇开那些连作者都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此类问题可以自己看近3年所在地区考试的真题答案,分析规律),其他大部分题目其实都能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然后通过逻辑分析、通过要素组合,来得到近似答案。——这是核心原理。

在这个过程中,包含着一个挺重要的阅读方法,不仅对考试有用,在我们平时的阅读和思考中也必不可少,就是抓住【重要细节】。

最近我们家小朋友做阅读理解练习——中文的、英文的都有,都出现了理解不到位的情况。我就仔细研究了下到底卡住他的地方在哪里,然后给了他2个方法:

❶ 针对需要思考的问题,得先从原文中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如有必要的话,把相关的段落都重读一遍,以便找出所有相关内容。

这一条说起来是个很简单的事儿,但我发现,我们家小朋友(以及我之前遇到过的几个学生)都还没养成这个习惯。

可是,到了小学高年级以后,每一篇阅读材料都很长,光凭第一遍略读下来的记忆,很可能无法定位出跟这个问题有关的全部要点,当然也很难回忆起每个要点文章里具体是怎么写的。

在资料不齐全的情况下展开思考,其结果可想而知。

【问题-1】找不齐要点,总是会漏掉一部分。比如有3个要点,只写了2个。这样的情况我们家小朋友出现过好几次。原因就是读得不够仔细。解决的办法……也没什么巧妙的办法,就是前面说到的,回到原文中的相关段落,重读一遍,把所有要点都圈划出来。

但很多小朋友(包括我们家的)会有种不耐烦的心理,第二次阅读还是草草掠过,这就需要在平时培养起“逐字逐句阅读”的习惯。如何培养,我在《给家长的阅读引导课》里已经具体说明过了。

【问题-2】对某些内容理解不到位。也就是说,关键词句已经找出来了,但是不理解。

对这个问题,我以前是很惊讶的:这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但后来发现,我们家小朋友是真的不理解,有时候甚至他的理解是恰好与原文意思相反的……这就很有趣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发现了2个原因:

① 生活经历所限。

比如在课文中读到“把收音机吃进肚子里”这样的叙述时,特别惊讶:收音机怎么能吃呢?(有同样问题的在留言区举个手吧~)琢磨了半天,问:是不是把收音机里的内容“吃”进肚子里了(这倒是个不错的脑洞)?——就是想不到这背后的意思是:穷。

因为根本没经历过贫穷和匮乏(据语文老师说,这不是个案)。

如今孩子们碰到的阅读理解题(及课文),大部分(叙事类的)文章还是从前年代的,的确跟现在一些孩子的生活有距离。我们轻易就能反应过来的,对他们来说却并不是常识。

但这个问题其实是可以突破的,方法其实跟第二个原因有关——

② 没有抓住与关键词句相关的要点。

这有点像在阅读中,如果遇到一个没见过的生词,通常的办法是通过上下文,去推断这个词的含义(英文阅读中比较常用)。那么,如果遇到一个不理解的关键词句,解决办法其实也类似。

这就要说到我给孩子们的第二个阅读方法了——

❷ 找出上下文中与问题有关的其他内容,协同理解。这条说起来有点抽象,我们举个例子来看。

就举我们家小朋友不理解的某篇文章吧。讲爸爸去学校接孩子,把坐公交车的车费拿来买书了,两个人冒着严寒、走很长的路回家。——也属于前面提到的,囿于生活经验,不理解这种窘况。

卡住他的问题有2个,一个是解释某一句对话(正话反说)背后的含义;另一个是判断这父子俩,各自觉得是更应该买书呢、还是坐车(结果我们家小朋友的判断全都是反过来的……我也是很佩服他)。

其实这两个问题所指向的意思是同一个。我就让他:

(1)把前后文中的所有对话都找出来。分析每一句对话,父子俩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意思,以及把他们所说的话都对照起来看看。(2)抓住“买书”这个关键词,把前后文中的相关内容都找出来。

全都找出来以后,就容易判断了:是父亲首先提议买书,后面还写到他经常从别的方面省下钱来给孩子买书;而孩子呢,对父亲的提议积极响应,也一直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如果说,只读其中的一句对话,会有理解偏差的话,那么把上下文中所有的相关细节都找出来以后,就不会再误会了。再看回那句对话,也容易看出“正话反说”的这种讲话风格了。


后来我想,一个概念可能得扭过来:

阅读理解,其实并不是让你谈主观的【观点】,而是基于文章写到的内容——这部分是客观的【事实】(这个逻辑拐得过弯来吗?这里的客观事实是指:原来作者在文章里写到了这个、这个和那个……前两天我发现有些MPA同学不能理解这一点,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