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黄河八次大改道

《山海经》是目前流传下来最古的一部书。书中以昆仑为坐标记述了黄河经禹治理后的流路,“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东”,这也就是形成于公元前21世纪、经人类社会管理而又自然流动的黄河河道了。
《尚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磔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自积石山导河,曲折流至山、陕交界的龙门,南到华山的北面,再向东经过洛河转弯处,达到浚县附近的大伾山,向北流入大陆泽,又向北分若干条支流,然后注入渤海)。
大禹治水后形成的“禹河故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都是很稳定的。
第一次大改道:春秋战国时期
黄河由禹治水初期的低洼河道逐步向“地上河”转变,各诸侯国也开始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大量地修筑黄河堤防以抵御洪水,大陆泽产生严重淤积,不断抬高的洪水位使得黄河经常发生满溢或溃决。特别是北面的淤高不断增加,使黄河河道有了持续南向迁移的趋势。
禹河故道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历史上有记录以来的第一次大改道。
清初胡谓所著《禹贡锥指》:“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今浚县,淇河、卫河合流处)东行漯川,又经滑台城,又东北经黎阳县南,又东北经凉城县,又东北为长寿津(今河南滑县),河至此与深川别行而东北入海,《水经》谓之大河故渎”。
整个河道大概向东南方向平移了一百公里。改道后的黄河大致经今河南濮阳、河北大名、山东德州等地,经沧州北而东入渤海。这条流路一直延续至西汉末年,可称之为春秋西汉河道。
在接下来数千年的变迁过程中,黄河基本上是在禹河故道以南迁延演变,海河流域也正是从此时开始酝酿,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水系。
第二次大改道:西汉王莽时期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发生汉代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大决口——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此次决口地点正是王莽的老家元城县(今河北大名),黄河在西汉河道的基础上,继续向东南方向摆动一百多公里,夺漯水而入海(经顿丘[今河南滑县]至滨州入海)。西汉的故道从濮阳至东光就变成枯河,后人称为王莽河。
(王莽)
第三次大改道:北宋庆历年间
北宋初期,黄河仍沿着东汉王景整治后的河道(北宋称为“京东故道”,因其流经京东省级行政辖区而得名。史学界公认的王景治河是修筑了自萦阳[今河南萦阳]至千乘[今山东高青县高苑镇北]入海口千余里的黄河大堤)行进。景祐元年(1034年)八月,黄河在濮阳横陇决口。这一次大河径直向东北方向分流,经河北大名至滨州入海,黄河自此离开行水千年的东汉河道(京东故道),形成了所谓的“横陇河道”。“京东故道”和“横陇河道”基本上被归入“东流”的范畴。
庆历八年(1048年),在濮阳的横陇决口点上游商胡县发生决口,决口形成的新河道进一步向北摆动,经大名至乾宁军(今沧州北,宋时与辽国交界)入海,其所经行的路线称“北流”,胡渭认定此为黄河的第三次大改道。
第四次大改道:南宋建炎年间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金兵屡次攻打开封,时任沧州知府、宗泽副将的杜充诬陷大将宗泽,宗泽因之而死。杜充镇守开封府,以水淹金军为名,扒开黄河大堤,人为引发黄河第四次大改道。
黄河从此离开了数千年向东北注入渤海的河道,摆动于豫东北至鲁西南地区,经泗水南流,夺淮河而注入黄海。黄河河道从北宋时期的北流、东流两分支同入渤海,变成了北流、南流两分支分别入渤海、黄海。北流较细小,注入大野泽后经北清河(又称大清河,是古济水的一部分)而入渤海。南流是主流,注入大野泽后经南清河(又称小清河,是古泗水的一部分)而入黄海。由于摇摆不定,南流迁延于淮河两大支流泗水与颍水之间。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在阳武(今原阳)大决口后,经商丘、徐州入泗水的古汴渠又成为南向黄河的主流。
第五次大改道:明朝弘治年间
明朝孝宗弘治六年(1493年)正月,右副都御史刘大夏前往山东张秋治理黄河,在黄河北岸修筑大小两道长堤。其中的大堤起自大名府胙城,历经滑县、长垣、东明、曹州、曹县,抵达虞城,全长三百六十里,因其西起太行山脉,也被称为太行堤。小堤起自于家店,经过铜瓦厢、东桥,抵达小宋集,全长六十里。
刘大夏修筑太行堤所产生的巨大南向导流作用,称为黄河史上第五次大改道。此次改道促成了后来持续三百多年的明清河道雏形的形成,自此以后,“北流于是永绝,始以清口一线受万里长河之水”,黄河北流被彻底断绝,重新流入兰阳、考城河段,经徐州、归德、宿迁三个方向,最后都流入淮河入海。
嘉靖后期,潘季训奉命总理河道,他按照“蓄清刷黄”“束水攻沙”的治河方略,于万历初年完成了黄河两岸堤防和高家堰堤防的修筑,将这条河道基本固定下来,这就是现今地图上的淤黄河。

广告复古打金传奇,0门槛打金,装备好卖!

第六次大改道:清朝咸丰年间
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三股洪水穿过运河,挟大清河入海。东出曹州一股后来淤塞,另一股变成黄河的新河道,从而结束了黄河700多年夺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由渤海入海的局面。此后发生尾闾南北摆动的现象。
第七次大改道:民国时期
1938年,国民党为阻挡侵华日军的西进,炸开河南郑州花园口大堤和中牟西北赵口大堤,两股洪水注入淮河,形成9年之久的改道。
第八次大改道:民国时期
1947年3月,民国政府堵住决口,使黄河回归故道。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没有发生改道,几乎连一次决溢也没有发生。黄河大堤已连续加高四次,据水利部门统计,土方量相当于修筑了十五座万里长城。有的地方已加高6米,再过六十年,还要加高6米。整个下游河道两岸临黄堤防长度1500公里。
——以上综合自杨明、陈梧桐、陈名杰著作资料
来源:文普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