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章——陈明山《过年》
作者简介——陈明山,内蒙古赤峰市人,蒙古族,现就职于赤峰学院。工诗善赋,其格律诗卓有古风,现代诗大气磅礴汪洋恣肆,散文朴素自然如行云流水,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乡土气息,笔力雄浑深有可观者。
过年
陈明山
年年过年,过了几十年的年了,不知大家都是怎么过年,晒晒我在老家塔其营子是怎么过年的,和诸位分享一下。
打小儿记事以来,祖上一代代传下来的过年的传统和仪式,一直延续至今。虽不及过去老辈们那么严谨、庄重和神圣,但主要内容还是都传承下来了。大致码一下,主要有这么几个重要节点。
首先是年三十儿中午的团圆饭,必吃手把肉。这也许我们是蒙古族的原因吧。过去困难时候,过年菜品比较单一,但三十儿中午的团圆饭,饭桌上必有一盆手把肉。现在富足了,别看鸡鸭鱼肉多少盘儿多少碗儿的,但手把肉仍然是必备的一道主菜。
接下来是三十儿下午的上坟祭祖。一般是在下午三四点钟,大概太阳一杆子来高时,家族全体男丁老老少少几十口一起到祖坟前统一祭祖,先点起一溜儿火堆,每堆火代表着家族一位离世长辈的供区,纸钱、酒肉、糕点果品应有尽有,几十人排着队轮番上祭。烧完供品后大家一起齐刷刷跪地朝租坟磕头。
给祖上上坟时每样供品都要少留一点儿,结束后大家来到村东头小庙前一空地上,点起一个大火堆,将所留供品全部投入火中,以献祭给无人供奉的游魂,大家围在火堆周围,听年长者大声念叨着祈福的话语,内容关乎什么没儿没女没吃没喝的都来这里啊,管吃管喝管花管够啊,保佑今年风调雨顺啊等等。
全村不同家族的男人们上完坟都要来到这里祭祀一番,人越来越多,火堆也越来越大,大家有说有笑,燃放鞭炮,很是热闹,有些许“社火”的味道。
过年的重头戏是“发纸”。蒙语叫“腾格儿台很”,即祭天之意。这是过年的核心部分,也是最庄严神圣的环节,心中必须充满敬畏。“发纸”时间要通过查看《黄历》根据时辰确定,一般都在十至十二点之间。“发纸”前半小时开始做准备,全家人须洗手洗脸,更换新衣服新鞋新袜。给房前屋后门窗上香。在院子中间摆上供桌,桌上摆放茶点供品,一般是六盘果点,三杯茶水,三杯酒,将杯中酒点着,燃起蓝色火苗。供桌上摆放一个箩或半升(装粮食的器皿),里面装满五谷杂粮,中间插放一捆油浸的高香,也将其点燃,周围插上九炷香环绕着。
这插在杂粮中点燃的油浸高香(蒙语“极熬勒”天灯)可是很有讲究呢,需提前烤制。三炷香一组,用新棉花薄薄的缠一层,共缠九组,再将这九组捆绑在一起,然后用油长时间浸烤。过去浸烤“极熬勒”都是用麻油,麻油浸烤的“极熬勒”点着后一般不会被风吹灭。现在见不到麻油了,都用菜籽油替代。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仪式就开始了。家中长辈率领全家老少围着供桌祭拜“腾格里”,先“发表”(烧黄表纸),同时一起面向供桌跪地磕头,先从南向北,然后从东、南、西四个方位“发表”磕头。仪式结束后,老人小孩儿就可以进屋了,年轻的在院儿里燃放鞭炮烟花。
“发纸"以后,接下来就是拜年。拜年也有严格的程序。先在自己家拜,从最年长的长辈开始,一辈辈往下来,顺序是先男后女。父辈的率领子嗣们给爷爷辈儿的拜,敬酒磕头,儿辈们再给父辈儿们拜,敬酒磕头。长辈们接过酒杯后要先说几句祝福祝愿的话,再把酒喝了,吩咐晚辈们起来,接着给孩子们发压岁钱。平辈的弟弟们给哥哥们拜年,也要敬酒磕头。
自己家拜完了,家族的男丁们就都聚集到了一起,各自拎着酒壶酒瓶,有说有笑,走家串户给本家的叔叔大爷、婶婶大娘们一一敬酒磕头拜年。最后同辈的哥兄弟们再按年龄顺序敬酒磕头拜年。年龄相当的叔伯弟兄们互拜是最有意思的,大家互相起哄开玩笑,几轮下来,酒量小的就给整晕乎了。拜完年了,便是各回各家吃饺子休息。
敬酒磕头过程中也有些细节,晚辈们敬完酒磕完头不能马上起来,要等长辈们把祝福祝愿的话说完把酒干了才能起来。有的长辈能说,长篇大论,晚辈们要跪在那里认真听着。有的长辈不善言语,看着地上黑压压跪一片,紧张的半天憋不出一句来,跪着的也跟着着急,最后把酒一喝说句“起来吧"也就行了。
到了初一,就该女眷们出场了。上午九点钟左右,家族里的姑娘嬉妇儿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领着大的,抱着小的,聚集在一起按顺序依次给各家长辈们拜年,女眷们拜年只是作揖问候,不用敬酒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