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像孩子一样学习
各路大神对婴幼儿的研究由来已久。
弗洛伊德将孩子看作激情的典范,由于受到欲望和饥饿的强烈驱使,他们对世界最基本的看法不过是极度扭曲的幻想。斯金纳则认为孩子是终极的白板,被动地等待着强化程序的雕琢。
维果茨基与皮亚杰两人则都设计了在自然环境下对婴幼儿进行长期近距离细致观察的方法。促使科学向前发展的不仅仅是让人赞叹的天才,更是让我们这些寻常人也能和惊人天才做到同样事情的方法。理论之所以让人信服,是因为建立在扎实的经验性研究之上的。
孩子在解决知识之问的方案包含三要素:内在知识、强大的学习和成人无意识的指导。
内在知识
科学上的成功往往就取决于能否找到恰当的类比。宝宝0.0就像计算机一样,这台计算机的初始程序里必定预装了大量关于世界的知识。婴儿从一生下来就能够辨别人的面孔和声音。一个月大的婴儿就会模仿他人的面部表情。
起初,婴儿将外界的信息转换为丰富、复杂、抽象与连贯的表征。这些表征使婴儿能够以特定的方式解读他们的经验,对新事件做出预测。
孩子依靠直觉而非理性,依靠天性而非文明,他们受激情驱使,而不是由计划引导。孩子的心智被表象吸引,迷信而又神秘。
强大的学习
婴儿经过不断修改和更替已有的知识来获取新知识。
随着不同种类的反面证据逐渐累积到一定的量,仅仅置之不理或者重新解释这些事实已不再可能。当新理论最终取代了旧理论时,就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新理论不仅让我们得以应对反面证据,也让我们能以全新的方式理解许多其他现象,让我们能够对将来会发生的事做出一系列新的预测。
通过学习,新的经验使得婴儿对原始表征进行扩展、修改、修订、重塑与重组,有时甚至会替换原始表征,从而最终获得与原始表征大为不同的丰富、复杂、抽象与连贯的新表征。随着婴儿从世界中获取更多的输入,他们用来对输入进行转换、操作和重组的规则也会随之改变。他们拥有的不是单一的程序,而是一系列日益强大、精准的程序。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探索与实验,婴儿自身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他们为自己进行了重新编程。
儿童推进自身发展的方式:通过提问、观察和参与某些进行中的活动等主动学习的,儿童同样会对家庭或同伴们协作的活动提供创见。例如:引入或更改玩耍时的惯例或方法,谈话时创造出心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无法想象的方式来使用工具。反过来,家长或其他监护人也不仅仅通过提供解释或示范来教育儿童,还可以通过让他们分配时间、介绍话题、购买玩具或其他材料,以及允许他们参加各类的活动等方式进行。
极度贫乏的环境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损害。创造“资源丰富的环境”包括提供大量的社会交互、直接接触环境的机会和各种供他们玩耍和探索的对象。所谓的“关键期”,除依赖时间外,也依赖经验,它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在成长过程中定时开关的窗口。
成人无意识的指导
他人。尤其是那些负责照顾婴儿的人,他们的自发行为促进和影响着婴儿的表征与规则的变化。这些行为大多都是无意识的。父母其实是孩子用来解决知识之问的一个工具,提供反馈作用。
只需要一个直观的例子,孩子就会将这个词语永久内化,这个过程称作快速映射。一岁大的婴儿知道,通过看向他人所指的方向,他们会看到某个事物;通过观察他人怎么使用一个物体,他们会懂得如何使用这个物体;通过观察他人有怎样的感受,他们会懂得应该对某物有怎样的感受;
一岁的婴儿已经会根据妈妈的反应调整自己的行为。两岁的孩子似乎在探索一个实验研究项目,系统性地测试自己和他人的欲望可能产生冲突的维度。他们之所以向你投来郑重其事的目光,是因为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你和你的反应,而不是搞事情本身。
婴儿与科学家具有相同的基本认知机制。他们有相似的程序,也用相同的方式重新自我编程。他们都会构建理论、做出预测并进行检验、寻求解释、开展实验,并根据新的证据修正已有的知识。
写在最后:
教养孩子如果不能提供有效的帮助,那就打造开放的环境。让孩子从一开始接触到的就是真实的世界,在天性的驱使下自主探索,必要时及时给予有效的反馈。
我们成人该如何效仿呢?
①在做中学,实践出真知。
②寻找导师,如果没有像“妈妈”那样手把手教学的人,退而其次,看更多的书,对话最伟大的头脑。
新财旧酒
挣小钱喝点酒
南来北往都是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