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中的“能”与“想”
课堂上,很多教师都习惯这样提问学生:“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而在不久前的一节公开课上,一位教师却这样提问学生:“谁想回答这个问题?”这样的提问使大部分想回答问题的学生都能得到机会。“‘能’与‘想’有什么区别?”“这样提问有什么好处?”看似简单的一个字的变化,可以引发我们对课堂提问的深入思考:
一、教学目标与课堂提问
评价一堂课的优劣,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目标,离开了目标,教学就无法正常进行。所以在上课之前,教师要设置一定的课堂教学目标,而这种教学目标的预设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期望,在很多学校,评价教师的重要标准或者说惟一标准还是学生的学业成绩,所以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就是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授最多的知识。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理解水平设计一定的教学环节,依据这些设计的环节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这种设计具有很强的程序性。在大多数教师的意识中,只有这些环节都能落实到位才能最终实现教师所预设的教学目标,才能保证教学效果。因此,上课提问学生时,教师期望他们能够一下子回答出正确答案,而不是把有限的时间“耽误”了。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最有效或者说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问那些学习成绩较好、教师认为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可见,这种提问是以学生能力作为底线的,只有具备了一定能力和水平的学生才有回答问题的资格。
这种对正确答案的预期,也使得教师在发现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要么打断学生的讲话示意其他学生回答,要么干脆直接给出正确答案。这样,教学虽然都能按照教师预设的程序进行,在这种程序化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也能够获得教师所期望的知识,甚至在考试中也能考出不错的成绩,但在无形中却扼制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新课程把教学看作是师生积极互动的过程,教学中师生交往多了,对话多了,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自然也多了。面对这些生成的资源,需要教师从教学要求出发加以把握和利用,从而改变教学的预期行为,根据实际条件和学生特点重新设计教学过程,不预设问题和答案,而是让学生在对学习过程中自然地生成,使得课堂教学更有生命力。
二、教学评价与课堂提问
教学过程离不开必要的评价,这是引导和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在以“能”为标准的课堂中,这种标准是有底线的,学生回答是有资格限制的。在课堂上,虽然不少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希望有机会回答问题,但一个“能”字限制了他们,而经常的挫败和忽视也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回答问题的勇气,面对问题,他们往往也怀疑自己:“我能答对吗?”而且就算这些学生真的举手想回答问题,也很少能获得这个机会,老师心中会有这样的顾虑:“他们能回答好吗?”于是,随之而来的是另外的一种期望:“谁还有更好的答案?”在不断的筛选中,也许教师能够发现最终与之期望相符的答案并给予肯定,但这却是以前面很多学生的失败感换取的成功,是以大多人的自尊伤害来换取最后一位学生的成功与自信的。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的成长需要一定的空间,需要一定的参与能力。我们也一直主张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但很多时候教师却没有真正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这种以“能”为标准的评价取向只能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失败。相反,以“想”为标准的评价取向,其评价标准不再是会不会,而是学生有没有这个愿望,有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其标准是多元的。让“想”回答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回答,恰恰是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自由和安全的空间,不必担心别人会随时指责和批评自己。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也不必有太多条条框框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地思维和表达,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我们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这些教育只能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让“想”回答问题的学生有回答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认可、信任和尊重,当他们有了表达自己意见和思想的机会、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的时候,学生的素质就会逐步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