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轩先生释象形术

身心性

修身智慧,修心智慧,投资智慧
公众号

李仲轩释象形术

1.李仲轩李老说象形术的“象形”后面还有两个字,为“象形取意”。薛颠言:“有象有意,不成妙意。即象即意,不可思议。”动作和精神分崩离析,各逞其能,是不协调;动作与精神相互配合,也是下乘;“精神就是动作,动作就是精神”,才是象形术的路径。

2.薛颠论起了道艺。这是薛颠赞赏的武学,所以全章摘录:

练道艺者,是单重之姿势也。一足用力,前虚后实,重心在于后足,前足可虚亦可实。心中不用力,先要虚其心实其腹,使意思与丹道相合,进退灵通,毫无阻滞。进则如弩箭在前弦,发出直前而行,退则如飞鸟归巢,飘然而返,勇往迅速,绝无返顾迟疑之状态。且练习之时,心中空空洞洞,无念无想,其姿势虽千变万化,然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所谓从容中道者是也。偈日:“拳无拳,艺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心无心,心空也,身无身,身空也,释迦所谓:“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谓真空。”其殆道艺之学不二法门矣。

盖静者动之机,空者实之本,心中空虚而灵不昧,有大智慧大明悟发生。如有人来击,心中并非有意防范,然随彼意而应之,自然有坚决之抗力。静为本体,动则为用,正是此意也。

盖拳法三节无有象,如有象影不为能。随时而发,一言一默一举一动行止坐卧,以致饮食之间,皆是用,所以无入而不自得,无往而不得其道,以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可无不可,此是养灵根而静心者之所用也。

3.练气化神,神是什么,不是意念,意念是随波逐流的,十分无力,神则有逆天而行的力量。动物的进化就是用神,神到事成。神是气的升华,可以将意念变为现实。武术有隔空打人、目光击人的传说,从拳理上讲,是神的作用。

4.化劲的练法为:动作不可着力,专以神意运用,勿忘勿助,一气贯通而已,三回九转是一式,即此意也。化劲在动作上与明劲、暗劲的动作一致,是规整的拳套或稍作变化的拳套,不把拳打成新模样。动作一致,但内涵已变,动作不用力,以神意练拳。猫全神贯注地盯着老鼠洞,达到忘我之境,老鼠一出洞,猫就扑上去。此时猫不会想着腿如何跳、爪如何抓,意念一动,身体就飞出去了——这便是化劲。猫捕鼠时便是忘我的,把自己和老鼠融为一体,无念无想。薛颠的“道艺论”一章中的“且练习之时,心中空空洞洞,无念无想,其姿势虽千变万化,然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说的是化劲,化劲是道艺。

5.以意练拳的要诀,是勿忘勿助,不要失去意念,也不要加强意念。所谓“难得糊涂”,说的便是这种分寸,这分寸不好掌握,忘了或刻意了,都无练习效果。

6.两臂相弓的咬合处,在两肩胛骨中央的两节脊椎上,是武术的要点,也是修道的要点。

7.神仙每家于阴跷一穴,秘密若宝。

8.上举才能下降,形意拳的起式和收式都是两臂上举的动作,强调气沉丹田。气沉丹田一开始难作到,得等打拳打得周身发热时,两臂一上举,小腹中觉得有了一块酥甜甜的东西——这是气沉丹田,不是硬压。

9.吸手脚心。手脚心是筋的窍门,手脚心凹陷,便牵动了筋。吸脚心为“两足心含虚,抓地如钻钻”。不是脚趾像钻头钻地,而是脚心内含、十趾抓地后,感到有股劲像钻头似的往脚心里钻,一直钻到身体内部,引发得身体作出水母一样的抽缩动作,这便是练筋了。 抽缩极快,不可控制。吸着手脚心来练拳,突然会小腹一紧,脊椎震动,厉害的能弯了腰。这是牵动了小腹的筋。

10.让呼吸平静和缓,就是调息。息调心自然安宁,由此可见心理与生理是一体的,“心外无息”是真口诀,呼吸属于心灵。

11. 鹤能养神,鹿运尾间,龟善纳气,天性各赋,有延年之良能,而人不能,故先哲取意于法象也。

12. 龙善变化、虎长三绝、猿神灵空、吼狮威容、牛生桩力、马练腹实、象通筋络、熊练丹田。“世上能有牛、蛇、鹰、马,就能有龙。”牛有头顶之能、蛇有缠绕之能、鹰有扑抓之能、马有奔驰之能,能力形成它们的形象。种种能力也会综合起来,实现为一个形象,便是龙。

13. 紧有讲究,神龙缩骨是“抓”字诀,十指如抓球,十趾如抓地,然后以肘抓手,以肩抓肘,紧后面还有一个更紧的。象形术叫缩骨,形意拳叫“龙形搜骨”,每块骨头都搜到了,抓紧了,便是搜骨。后面紧了,前面的就自然放松,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层层抓,最后一把抓在胯上。神龙缩骨的两手如满弓,撑得很饱满,缩的是胯,找到最紧张的点,其他点自然撑圆,并不是处处都紧——那不叫紧,叫僵了。
14. 真正练拳时动作是断开的。 一打一停的断法,才是练拳。不断,就是表演了。连贯着打拳,不出功夫,苦练数年,得到的是类似舞蹈的东西,只有断着打拳,才出拳味。断打之法,可唤醒身体,打出一个招法,停住,感觉这个招法,让拳意渗透到神经里去。五六分钟之后,会有自然的一动,恰好是下一个招法。让招法自发地产生下一个招法,才是练拳。要让拳打你,不要你打拳。练拳之后,能有“合理!”的感慨,方是练对了,就爱打拳了,觉得趣味无穷。练拳之后,觉得只是严丝合缝地打了一遍,没出错,便是练错了。
15. 站桩静止不动,出来的却是一种综合性的反应力。静到极限便产生动,此动是综合性的一动,全部身心都在里面,它的速度和力量是天然的。站桩站的是反应,站了两小时,忽然自发地一动,流畅之极,两小时里的酸麻痒胀顿时全消。求出这一动,站桩便可结束。 站桩如陈酒,时间越久味越醇厚。
16. 虎坐抖威。劲力起于臀尾(名督脉穴)。骨盆下尾椎骨上有两排孔,气透过这两排孔,方能完成练精化气。两排孔之上覆盖着两条细小肌肉,是比武的秘宝。一块尾椎骨囊括了内功和外功。 象形术虎象的主要手法虽是虎扑,用意却不在虎扑,而在虎踞,注重扑前扑后的蓄力,每一动都有只老虎蹲着。 老虎的尾巴,不但调整方向,还调出了力度,虎尾一抡,身子的冲击力暴增。 虎象步法辗转,正是为了调尾。人没有尾巴,尾椎上的两条细小肌肉,就是人的尾巴。形意拳打斗时“全凭臀尾精灵气”,在整体上言“形意拳第一要领是提肛”。实施提肛之法,尾椎上的两条细小肌肉会绷紧,提肛便是在练尾。虎象精华在于尾椎,龙象精华在于腰肌,后面的诸象都带着虎尾龙腰,龙虎二象贯穿一切拳式。李老总结龙虎二象时,伸出右手,说出掌击人,是掌背挺着劲,以掌根发力。老人指着掌根说“这是尾椎”,指着掌背说:“这是腰”。
17. 龙练腰,虎练臀,马练腹。马的长途跋涉之能,在于它的小腹。马腹紧缩,奔跑跳跃而元气不散,所以能持久。马象以呼吸练腹,先长吸长呼,进入状态后,再在收手时练吸,出手时练呼,以动作引导呼吸。马跑急了,前腿几乎收到腹部再蹬出,名为“疾蹄”,蹬力极大。“马象呼吸”为两手从腹部扬出,便是疾蹄。
18. 练拳的时候不成套,气就散的。哪怕是反复练单招的形意拳、象形术,打单招的时候也有起势、转身、收势,以形成套路。套路让气息回旋,生生不已。
19. 内八字的站姿,能高强度地抻拧胯筋。一站内八字,两胯就给挤起来了,你要用力把胯给吸进去,这就产生了抗衡,胯筋便得到了锻炼。八卦门有内八字的桩法,名为骑马桩。骑马时两腿要内夹马肚子,以此姿势来比喻此桩的外形,但此桩并不是两腿内夹,两腿使劲反而不出功夫,两腿的内夹之势,是胯筋抻拧造成的。
20. 练功时,为出劲力,头和手要对成一条直线。实战时,头和手要偏离,前手在右侧、头就在左侧,头向右移、手向左移。前手是敌我交火的第一道防线,作为司令部的头,要偏离开交火线才安全。比武时忌讳呈直线,一呈直线,就是败招。肘和膝盖对直了,姿态饱满了,敌人就好绊倒你了。头和手对直了,你的重心线明确了,敌人就好在你身上发力了。头和手形成交叉回旋的关系,呈现出来的是不确定的身形,敌人的进攻便容易落空。 直线是败势,曲线是胜势——这是在比武的过程中,但这个关系很辩证,到决胜负的时刻,决定性的一击又是直线。头和手对直了、膝盖和肘对直了,可以发出大力量。决胜的直线都是一闪即逝的,国家利器不轻易示人,得到关键时。 练功,要求“对直线”,膝肘相对、头手相对,对上了,就是发力了。练拳就是对直线,下了大功夫练,比武时只用上一秒。把拳劲练出来后,要用旋法把“对直线”的习惯去掉,在比武时不露痕迹,全是交错回旋,所有的点都是散的,由曲变直的时候,就是你胜利的时候,敌人见到直线,已什么都来不及了。 哪儿和哪儿都对不上,散乱一团,敌人不知虚实。各点都对位了,国有纲领,才可发力。点指的是任何一处,为了便于操作和理解,可以把点先说成是各个关节。
21. 墙功怎么做呢?出乎意料的简单,两手当胸伸出,按在墙上,用力推墙,墙是不动摇的,所以使出来的劲会反作用在自己身上、腰上。推墙,锻炼的是腰肌。自己腰上主动使劲,锻炼出的腰力不大,因为再怎么使劲,腰肌的肌理不会变,强壮的还是原来就强壮的几束肌肉纤维,总之有限。 以反作力来练腰,等于海浪一遍遍地冲击沙滩,改变了沙滩的形状。手通过墙,反弹给腰肌种种力,腰肌不要抵抗,而承受冲击,闲置的肌肉纤维便得到了强化。腰要被动地练,此为窍要。
22. 合力是武人之秘,这两个字不轻出,李老言:“聪明人一听,就偷走了。”
23. 敌人与我抵触在一起,敌我共同构成了一个形。两个人之间产生了一条重心线,等于是弹簧的重心线。弹簧的重心线不在弹簧上,而在弹簧的中空处。在空处,却起实际作用。敌我相较不下,等于两人成环,中空处有一个两人共有的重心线,谁先掌握了这条重心线,谁就赢了。是谓化中。化中一法,形意拳有,太极拳有,八卦掌也有,只不过在象形术中是这个架势,叫了“云法”。太极拳的“舍己从人”,说得也是此事,不在意自己的重心线,在意的是敌我两个人组成的这个“大人”的重心线,并不是说要服从敌人,服从敌人不就败了么?
24.中在武术里,说的是重心线,哪怕你的身体是歪着的,你也有重心,你的重心线就是你的中线。自身对重心线敏感,才能对敌人的重心线敏感,可以一眼便知,可以一触即知。 比武时要用重心线打人、控人、 跌人、躲人、转人。
25. “象”可以解释为“功能”,象形术的八象便是八种功能,不是练龙的形象、虎的形象,而是练龙虎能。象形术八象是龙、虎、马、牛、象、狮、熊、猿,不但概括动势,还概括了内功。由作意(龙)开始,由入神(猿)结束,中间经过练精化气(虎马)、抻筋拔骨(象牛)、心气合一(狮熊)的几大步骤。法曰:游龙、睡狮、威猛虎、精神 猿、醉熊、文象、疾蹄马、瞪目牛。 龙象练精意,龙有游空探爪缩骨藏形惊抖缠绕之神。 虎象练精气,虎有怒目摇首摆尾横冲直撞奔扑之威。马象练腹实,腹实体健而身轻。马有疾蹄跳涧之勇。牛象练桩力,牛有两足栽根,身重如山之状。象象练筋力,人之一身,大者为筋小者为络,象有屈伸四体百骸筋络之法。 狮象练神气, 狮有心定神宁养性修真之妙。 熊象练静力,熊有晃身沉实气贯丹田之真。猿象练灵神,猿有三闪六躲轻妙纵跳之灵。
26.法曰:“练至骨节通灵处”,“掌心力从足心起”。用打沙包、打木桩的方法来增膝肘的硬度,那是关节的外面。要练关节的内面,此处是通灵宝地,小腹丹田是通灵宝地,用意守丹田练法,练关节的内面。发力时,从足心发掌力,为“透”。自己透了,打在敌人身上也是透的,触在敌胸,可力透胸骨,直伤五脏。练功时,掌心和足心均内提,彼此可感应。多数功夫因“提、吊”而成,人类与向上的力缘份深,向上之力,易激发生理。
27.骨盆是弹弓的架子,骨盆撑住了,胯筋的拉力才能发挥。咬住骨盆的是腰筋和臀筋,腰筋、臀筋与胯筋形成互争之力,三者的互争之力比两者互争要大,因为“三生万物”,一旦形成了三者的关系,产生的东西就极大丰富了。要练这三筋,最吃功夫的是龙形。龙形是练筋的,龙形搜骨,以筋来搜骨。
28.猿象自有仙骨,仙骨是人的尾椎骨。尾椎骨上有两排小孔,不是呼吸之用,是“通天彻地”用的,孔中走的是灵气。胯有龙筋,臀有仙骨,便可得“气厚身轻”之妙。
29.鸡的步法,是标准的践步。鸡迈步呈连环,前腿一迈出,后腿就缩起,然后伸直迈出,前腿再缩起。两只爪子一缩一伸,像是画圆。如果观察得仔细,会发现鸡有两个小动作,后腿伸出前,落在地上的前腿要往前小跳一下,在这个小跳的带动下,后腿才伸出。后腿落在地上,变成了前腿,原来的前腿也不是立刻回缩,而是在现在的前腿后小小跟随一下,再回缩。鸡步看似“前后、前后”地走,其实是“前后前、前后前”地走。
30.确定敌人是一个什么形,然后借用上这个形,构成新的动态,便是比武的假借之法。敌人以虎形扑过来,我借用上这个形,让自己的动作和敌人的动作共同组成一个新形,比如“燕形”,将敌人虎扑的直线改成了燕形的横线,敌人的虎形一破,就败了。不是以我的燕形破敌人的虎形,而是我和敌人共同组成一个燕形,敌人失去了原形。
31.声音是肉体的神采,音可以通脉。丹田和手指对发音敏感,发音时要“气藏丹田,神贯手指”。
32.绵,这需要大功夫了,功夫练得肌肉里的膜又厚又韧,筋又长又粗,全身像一张蜘蛛网,才能用上绵法。别人碰到你的身体,就像飞虫撞到了蜘蛛网上,任其挣扎,网沾粘连随,无法破网而出。 站浑圆桩,就是在织网。浑圆桩站得时间越久,筋膜得到的生长越大。李老说,薛颠的经验是“高功夫都是两个小时之后得到的”,不到两个小时,身体演化的程度不够,得到的多是一般功夫,两个小时后,则有奇效。
33.努力呼吸与自然呼吸并无大异,唯呼吸稍微用力于下腹部耳。开始行动之时,需将身体立正,面微仰,目斜上视,先从口中念呵字,念得气不能出时(念时切莫有声,有声反损心气),然后再用鼻子吸入空中新鲜清气,使肺中十分充满,则横膈膜向下,以意力向下腹用力,徐徐送至丹田,时间停止少许,谓之停息。 嗣后将腹内之气从鼻中微微呼出,使横膈膜次第向上,而胸部肺底之浊气可以排泄而出。 以上呼吸二法,循环为之,其呼吸机能顺通,乃移于丹田神意呼吸。偈日:“一呼一吸,通乎气机;一动一静,通乎造化”,正是是此意。努力呼吸的要点是膈膜。 努力呼吸要配合站姿,并且是动态的。其实站时外形不动,说它是的动态,不是身体动,而是眼神动。 站姿是面微仰、目斜上视——这便动上了眼神。常规的静坐、站桩,总是向下,周身松垂,目光斜下视,模模糊糊地看自己的鼻尖,就像水静了,水里的杂物都在沉淀。眼神上眺是为了见天。人眼与肝相通,反映着肝脏的状况,但眼是“别有洞天”,眼中央的瞳孔是五脏的缩影,心肝脾肺肾都在其中。目光平淡,五脏也安宁了,而目光上眺,五脏就见天了——口诀里叫“接天光”,不是直视太阳光、月光,不是看天色、看云彩,而是让整个天影响你,好比晾衣服似的,晾上了五脏。 常用的方法是背着太阳站立,看一片天,不要刻意看一个地方,眼睛上眺,却不是看,而是通天了,就行了。打开眼皮就行,瞳孔跟一个雷达似的,自然会起作用。 眼睛稳妥后,口中念“呵”字,要无声而念。无声念,是控制力度的方法,无声而念,口中的气流流动的强度不大,不伤气血。“呵”字虽然是呼出去的,但这个音却是进补之音。造字定音是古人的智慧,今人能识别,便有福了。
34.心和肺是胸腔最重要的两个器官,这两个器官化生出小肠和大肠延续到腹部,在消化、排泄功能之外,延续着肺的适应功能和心的判别功能,等于把心、肺的功能放到腹内来锻炼。 心肺无法直接练,所以要以它们的延生器——小大肠来练。心肺共生了脑,肠是大脑的同根生,脑和肠的形状也相像。传下来的口诀是“脑袋跌入腹”,练腹就是练脑。
35.在练拳时,将鼻、眼、舌、耳、人中与拳法结合起来,必有奇效,因为五官是人体的“灵部”。
36.足弓是人体精华,练武时要好好保养,站桩时十指抓地、足心内含,便是在保养足弓。站桩有时用脚跟站,有时用前脚掌站,便是在训练足弓。站桩忌讳全脚掌平均用力,会压伤足弓。平足的人不利于发力,称为足弓,说明这根骨头像弓一般有着射力。
37.正身法:先要注意身体相当姿势及态度,无论行止坐卧,务要使脊椎正直无曲,首勿倾其前后:耳与肩对,鼻与脐对,道经日:“尾闾中正神贯顶,气透三关入泥丸。” 此姿势宜常保守,不但练时为然,无论何时何地,勿忘却此法,《中庸》云:“道不可须弥离”者是也。正身用意,动作皆于法规,不可随意倾跌,学者最宜慎之。 如果脊椎不能中正,一切就都毁灭了。 “脊椎中正才能练精化气”的道理,前面薛颠已经重复过多遍了,这里再次强调,可见真是重点。 脊椎中正的窍门,为“耳朵与肩对齐,鼻与肚脐对齐”,还有一个书外的窍门,是“后脑勺与后脚跟对齐”,形意拳中叫“坐满后脑勺”。
38.还有一句奇妙的话——肩窝吐气,肩窝是锁骨内凹陷处。练拳时,后背是最敏感的,气血变化大。肩窝里的筋撑圆,后背的热就能传感到肩窝里,锁骨一温热,内脏就受益了。
39. 薛颠解密“含胸拔背”不是外形,而是胸口、后背的筋撑开了。以撑雨伞比喻,含胸指的是雨伞底部的枝条都撑开,形成空间,拔背指雨伞项部的枝条撑开,形成棱。含胸拔背是打开了一把雨伞,撑满了筋,不是弯曲脊椎。筋参与“炼精化气”的过程,胸背的筋撑开,气才能降丹田。
40.六合是标准,要达到六合,薛颠写出了“锻炼筋骨”一章,这一章节,也是对“九要、八论、四稍、三害、八忌”的总结,将这些理论归纳出一个具体的练功方法,如下: 欲求身体之健康,首要锻炼筋骨。骨者,生于精氕而与筋相连,筋之伸缩,则增力,骨之重者,则髓满(髓是人之精也)。筋之伸缩,骨之灵活,全系锻炼。头为五阳之首,尾闾是督脉之门。头宜上顶,尾闾中正则精气透三关入泥丸(脑海);背胸圆开(指背筋胸筋撑开),气自沉下归丹田(小腹);两臂抱撑,肩窝吐气,开合伸缩,力达指心(指,手指;心,手心,属筋);象其形,龙蹲,目之精,爪之威:虎坐,摇首怒目,胯坐挺膝腰:腰似车轮转,身有水准线;两足心含虚.抓地如钻钻;两股形似弓,进退要连环,骨灵河车转(如机器之轮轴也): 筋络伸缩如弓弦,身劲发动若弦满,手出如放箭,运动如抽丝,两手如撕绵;手足挺劲力(手足四腕力也),叩齿骨自坚(齿属骨);行其意,摇首搅尾闾,动如飞龙升天,践如猛虎出林,纵跳灵空象猿猴,步法轻灵如猫行。得此要素,神乎技矣。 此篇是宝,透露练拳秘诀。
41.八论如下:
身:前俯后仰,左侧右斜,正而似斜,斜而似正,阴即是阳,阳即是阴。
肩:精气贯顶,肩要下垂,两肘齐心,手势相随,身力至手,肩肘所催。
臂:左臂前伸,右臂护肋,似曲非曲,曲相弓形,似直不直,出用返方。
手:右手在肋,左手齐心,两手阴阳,用力向前,手随身动,势出宜迅。
指:五指各分,形相似钩,虎口圆开,有刚有柔,力要至指,须从意求。
股:左股在前,右股后撑,似直不直,似弓不弓,进则用力,股如反弓。
足:左足直出,右足斜横,步法莫紊,前踵对胫,两足旋转,足趾扣定。
谷:谷道提起,气通四梢,两腿转动,臀部肉交,势随身变,速巧灵妙。
42.九要论
三弓:脊背相弓,督脉上升:两肱相弓,出势迅猛;两股相弓,进退灵通。
三垂:肩要下垂,力气贯肘;肘要下垂,力气至手;气要下垂,丹田养守。
三扣:膀扣开胸精气上升,阴气下降任脉通行,手足指扣,周身力雄。
三圆:脊背形圆,精气催身。身形势圆,旋转通神;虎口开圆'刚柔齐伸。
三项:头有顶,冲天之雄:手上有定,推山之功;舌上有顶,吼狮威容。
三摆:  两肘要摆,摆肘保胸;身形宜摆,摆身形空膝摆步拗,旋转灵通。
三挺:挺颈贯项,精气上通:势若挺腰,气贯四稍;一身抖挺,力大九霄。
三抱:胆量抱身,临事不乱:丹田抱气,气不外散;两肱抱肋,出入不繁。
(0)

相关推荐

  • 3分钟学意识引导气沉丹田放松降低重心每天100次单式提高反应度。

    3分钟学意识引导气沉丹田放松降低重心每天100次单式提高反应度。

  • 名家讲堂 || 李子鸣宗师详解八卦掌36歌诀

    歌诀一 空胸拔顶下塌腰,扭步搿膝抓地牢. 沉肩坠肘伸前掌,二目须冲虎口瞧. 注释: 空胸:也叫涵胸.保持空胸的姿势,气才能沉于丹田,否则导致胸满气急,感到乏力,气就不能纳入丹田了. 拔顶:也叫顶劲或悬 ...

  • 形意拳大师李仲轩说,比武就是比谁先知道。...

    形意拳大师李仲轩说,比武就是比谁先知道.深度思考,练拳就是比谁先忘掉.先忘掉就能先知道. <逝去的武林>一书的精彩拳论颇多.李仲轩先生的学拳经历和行拳体悟,让我深受启发. 李仲轩先生说: ...

  • 李仲轩谈八卦掌

    作者: 李仲轩谈八卦掌 尚云祥说八卦就是教人"送",八卦像推磨,凡推过磨的人都知道,要将谷物磨得细腻.直愣愣地推肯定不行,手上的那般劲得把磨杆"送"出去,送得& ...

  • 李仲轩谈形意拳混元桩

    当时有许多形意拳师将五行.十二形的拳招拿来站桩,而尚云祥只让门人站'浑元桩',甚至连形意拳最基本的桩法'三体式'(就是劈拳的架势)都不让站,说过:'动静有别'的话. 按照李存义的桩法,小脑.肾.性腺都 ...

  • 李仲轩:形意站桩精粹

    当时有许多形意拳师将五行.十二形的拳招拿来站桩,而尚云祥只让门人站'浑元桩',甚至连形意拳最基本的桩法'三体式'(就是劈拳的架势)都不让站,说过:'动静有别'的话. 按照李存义的桩法,小脑.肾.性腺都 ...

  • 李仲轩先生:形意站桩精粹

    当时有许多形意拳师将五行.十二形的拳招拿来站桩,而尚云祥只让门人站'浑元桩',甚至连形意拳最基本的桩法'三体式'(就是劈拳的架势)都不让站,说过:'动静有别'的话. 按照李存义的桩法,小脑.肾.性腺都 ...

  • 李仲轩内家拳点金语:站桩

    有一句"练功不练拳"的话,认为功是站桩,拳是打拳,"练功不练拳"就是只站桩不打拳一这是初学者容易产生的误解. 站桩的要点是"学虫子",冬天虫 ...

  • 李仲轩老人形意站桩精粹

    当时有许多形意拳师将五行.十二形的拳招拿来站桩,而尚云祥只让门人站"浑元桩",甚至连形意拳最基本的桩法"三体式"(就是劈拳的架势)都不让站,说过:"动 ...

  • 李仲轩内家拳点金心语

    一.站桩 有一句"练功不练拳"的话,认为功是站桩,拳是打拳,"练功不练拳"就是只站桩不打拳一这是初学者容易产生的误解.站桩的要点是"学虫子" ...

  • 形意拳“扑着身子打人” ——品评李仲轩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逝去的武林中李先生簡单几句话就概括了形意拳打人的方法(不是"抡着胳膊打人",是"扑着身子打人").力量的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