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在中国】基于中国现实的当代艺术策展实践

前言

基于中国现实的当代艺术策展实践

 作者:晏燕 

今日美术馆副馆长、策展人

艺术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及社会形态的发展更为紧密地结合。过去十年,中国社会呈现出经济腾飞,重要城市高速发展的新现实,其科技、工业、文化、艺术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与外部世界在经济、文化领域更加深入交往的过程中,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展,中国社会在更大范围内出现加剧的、多层次、特殊性与共性并存发展的现状。艺术家基于中国现实的创作被转化为鲜活的创造力。

如何运用或借用相关的艺术理论对中国当代艺术现象进一步阐释、并将其已经展现出的鲜活的能量和价值以展览的方式加以呈现,对美术馆的实践者来说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将客观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现状,并通过例举运用西方现代主义以来艺术理论指导的展览实践,着重以《根茎——中国当代艺术自主性研究》与《第四届今日文献展:缝合》展览为例,进一步强调,结合中国特有的社会及文化语境对发展现象和价值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变得越来越急迫而重要。

01

机遇与困境

回溯上世纪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史、其学术研究、成果及中国当代艺术所建立的价值系统,很大程度上来说,主要来自于西方的理论基础、价值评价系统以及西方资金的支撑。随着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整体的发展,给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也带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主要体现在全国范围内的当代双年展、三年展的蓬勃发展,民营的美术馆以及不同的艺术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的涌现,为当代艺术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展示机会与国际性平台,艺术家的作品从体量与主题上追求宏大叙事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这一时期艺术的共性。随着近三年中国生产总值增长速率放缓,艺术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以及转向,或者说更严峻的形势。

具体而言,随着展览资金与收藏资金的双紧缩,不论艺术赞助者、收藏家,还是艺术机构的从业者,面对艺术品表现出更谨慎的态度,并尝试依托更综合的价值评价标准重塑对今天艺术的梳理和价值。乐观地说,这一新的转向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良性发展搭建了新的起点和基础——基于中国经济现状讨论艺术发展和内部世界自发的价值梳理——以此尝试建立区别于单纯以西方理论为指导和西方资本为依托的中国当代艺术价值系统。从实践层面上看,监测和引导艺术的良性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具有挑战的过程,特别是在经济相对紧缩环境下,艺术家的持续创新与参与实践变得十分难能可贵。

在这个特殊时期内,艺术的发展环境非常容易被改变。比如这个时期展览内容的新趋势,一些艺术机构将展览内容侧重在一系列国际著名现当代艺术家个案或跨界主题上,形成以门票运营为目标的展览,以此平衡展览的收支,保证艺术机构的持续运营。艺术机构基于公众兴趣以及趣味而进行的内容选择和调整,所形成的各种新兴的展览,通常以科技与艺术结合为特点,以沉浸式体验作为展览标配,这类型的展览进一步延展了当代艺术,并促使艺术与不同学科的交融,特别是科学在其中起到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概述地说,在新的时刻,中国当代艺术家一方面面临与国际著名艺术家争夺有限的展览机会,一方面从艺术内部分化为传统当代艺术与新科技艺术的不同发展方向。如果将后者描述为当代艺术内部的撕裂,其结果一定是伴随阵痛的新交融与发展。与此同时,新时期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变得深刻,人们阅读知识和图像的方式发生根本改变,传统纸媒与亲临现场的阅读都受到冲击,对传统艺术媒介承载的作品而言,架上绘画,雕塑艺术,哪怕是观念艺术要一方面抵抗互联网“瀑布式”浏览带来的便捷,一方面通过吸引力把观众拽到展览现场“身临其境”,都是极具挑战性的。

如果以上部分陈述过于悲观,那么积极地看,从千禧年以后,专注于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的学者,仍在不懈地推动和梳理近四十年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所建立的价值。并且更客观地、甚至开始趋同地关注二十世纪中国所经历的特殊历史,以及在西方世界艺术理论影响下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和可能伴随着形成的艺术发展与自身文化之间建立的紧密联系。同样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将“当代艺术”“后现代”等时髦的词汇渐渐地淡化,而开始回归对于这个特殊时期、中国艺术所经历的“现代性”实践和“艺术自觉”的谱系和历史。

这种“共识”的建立,让学者更加“脚踏实地”地立足于价值的梳理工作,和更客观地观测近四十年取得的“有限”成效,不高估发展现状,也不过于妄自菲薄。在一定的时间间隔之上,建立有距离的、自信而客观的学术姿态。

围绕“策展在中国”这一学术论题,回溯当代策展及方法,梳理重要展览项目的策展成果,探讨现当代艺术理论如何指导当代艺术策展,在当下也显得十分必要并具有务实意义。上世纪中国所经历的变革和发展、国家的建立,与几千年文化与历史遗存的交融,加之地缘辽阔,人口众多等特殊性,使得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经历着发展不均衡和交错的多元属性,并且在很长的时间里持续发酵。加之中国艺术家的教育现实、艺术机制的现实、以及全球化和不均衡发展的现实,使得这种发展呈现出特别复杂的、多层次的现状。这种复杂性又具有难以被归类或进一步总结的一些特征,使得长时间内评论家们难以找到一种或者一类理论对现象进行总结而获取共识。现实层面看,目前国内做理论研究学者多数缺乏展览策展经验,从事展览策展实践的从业者一部分对现代主义理论又疏于系统理解,而理论与实践之间越来越多和紧密地交流与合作,一定会对当代艺术的梳理和价值系统的重新建立产生积极的作用。

在新的、特殊的文化语境中如何运用现当代艺术理论,并寻找和建立理论与文本之间的生长关系,或一种新的阐释关系,并将它付诸于实践获得有效的论证,这将成为接下来实践工作的重要核心。由于本人的工作主要是围绕美术馆的展览与学术的相关工作,因此在本次研讨会的分享,将主要以自身的工作和展览实践为基础,来切入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并通过一些展览案例来呈现实践的成果:在全球化景观下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变化和活力。

隋建国作品在“根茎——中国当代艺术自主性研究展”展览现场

02

根茎与活力

今日美术馆在2018年初举办的《根茎——中国当代艺术自主性研究展》,是在该话题下可供参照的重要实践。由主策展人黄笃与本人组成的策展团队,希望在西方现当代艺术理论的指导下,切入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现实的研究,梳理和建立艺术品评和价值与意义的系统,特别是在全球当代艺术的视野下,如何建立起对今天中国当代艺术的认识与切入视角。

展览以“根茎”为主题,尝试描述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社会基础,强调社会背景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重要的主题、观念、以及创作活力的源泉,使得艺术生长过程中形成多元属性。

“根茎”(Rhizome)一词,是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在其哲学体系里提出的重要概念,他将“根茎”比喻为一种复杂的文化隐喻和游牧论的思维模式,它代表着一种开放性的、非中心的、无规则的、多元化的形态或者活力。在德勒兹与加塔利的表述中,“根茎”(rhizomatic)和“树木的”(像树样的)形式(arboreal form)截然对立。在“树状”的系统中,各部分只有通过它们和共同的根的关系才能彼此联结,它们的重要性是根据与根的距离远近来衡量的。相反,根茎通过跳跃横向扩展,每一次萌芽都标志着一个新的根系,人们无法为它分派任何起点与终点。[1]

在这个展览之中,策展人借用德勒兹的研究和观点,用以分析中国当代艺术今天正在发生的变化和性状,提出中国当代艺术具有“非线性”“非中心”“非树状”发展的特征,揭示中国社会文化中的多层次,复杂的、流动的因素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自身发展与活力的本质,或产生“编码”似的意义。

具体而言,我们把中国语境中艺术呈现的多元化与可能性,与“树状联系”进一步区分。强调这种多元属性所建立的共生关系:由于艺术史的连续性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流动性,以及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持续影响,中国当代艺术如细胞一样复制和裂变,生成和延展出了差异性的艺术形态,从而确立了中国特色的艺术本体。不同形式、媒介、观念与流派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而是呈现出健康的非线性关联和发展:艺术实践之间彼此联结,却各自保持独立的思考与创造。这也预示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正在经历一个重新编码的过程: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文化与艺术正在碰撞与整合,产生出区别于西方当代艺术的特征,彰显了自主性的中国当代艺术语汇。总而言之,我们将再编码理解为基于环境与历史的发展、融合与延异下,创造性的本源。

通过“多重与共生”“连续与裂变”“非线性与再编码”三个视角切入对展览的研究,客观梳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从早期对于西方世界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理论和艺术的吸收,到向传统与历史文脉的追问,以及不断在融合和生长中形成多样性的艺术形态及特征。类似于德勒兹与加塔利的描述,他们把生成的运动描述为“根茎的”(rhizomatic),这个术语指的是地下的根系的生长,即根系的蔓延的、密集的扩展,薄荷、杂草这类植物就具有这种特征。每个根茎都顺着自己独有的方向岔开,并和其他的根茎、蠕虫、小虫、石块或不论什么东西彼此纠缠,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结合体,没有被指定的形式或结局。[2]

在这个展览中策展人通过甄选8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个案,进一步呈现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环境下发展的当代艺术活力。艺术家隋建国、王鲁炎、胡介鸣、姜杰、倪海峰、徐震与没顶公司、蒋志和高伟刚,代表了不同时期(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艺术,其作品涵盖了雕塑,摄影,影像,装置和绘画等多种媒介。

胡介鸣作品在“根茎——中国当代艺术自主性研究展”展览现场

《根茎——中国当代艺术自主性研究展》试图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切入对这个时代文化活力及成果的研究,通过将8位艺术家成长期的节点作品,清晰地勾画出艺术作品变化的轨迹,洞悉这些变化的成因,并试探其与这个特殊时代的关联。我们发现艺术家的思考和探索揭示出其观念、形式、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既有宏观与微观的解析,又有观念与语言的探索,更是社会性与艺术本体的表现。

参展的8位艺术家以不同的路径和关注点践行自身的艺术,归纳为八个关键词与其一一对应:记忆(Memory)、悖论(Paradox)、消费(Consume)、物性(Materiality)、折射(Refraction)、僭越(Transgression)、诗性(Poetic)、交换(Interchange),每个人的具有脉络的成长轨迹与其他人又共建起一个更加复杂,多元的共生的图景,形成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元性、复杂性,交织互相印证的时代进程。

蒋志作品:鸟、火和香蕉,摄影,80×120CM,2017

观众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能通过每个艺术家作品的视觉、材料、以及观念表达的差异性进一步理解艺术家的创作,辨析作品所代表的时代特征,及超越时代局限性的革新特征。以艺术家隋建国的作品《地罣》作为参照,其早期作品即注重重量感的表达,并开始探寻不同物质之间交错的观念表达,在其随后的作品中,仍然以“物”出发,探索“物”本身的质量、视觉、观念意涵,以及被实施行为和参与的“物”的不同属性和观念,在他近三十年的创作中,他始终致力于将自身的参与变成艺术创作的观念本身。影像艺术家胡介鸣持续面对媒介和技术更迭,与时俱进地进行表达与前者也有相似之处,展览中艺术家跨度17年间隔的两组作品,呈现出更迭技术对图像处理的革新。在另一个展厅中,艺术家倪海峰、没顶公司与姜杰作品偏重于社会化文本、性别身份与消费的讨论,通过关注话题给观众带来相异的体验。

在艺术家蒋志、高伟刚与王鲁炎的作品前,则呈现出关注细腻的情感、诗学、表面意涵与哲思的悖论的思考。其中蒋志使用饱含情感的美学视角来塑造图像,并将具有时代性的隐喻植入其中。艺术家王鲁炎展现的是他从“新刻度小组”的创作实践转化到个人独立创作后对于“悖论”的兴趣。8个经过甄选的个案,以及精心挑选出的每位艺术家具有截点性的代表作,共同构建出一个基于理论到研究视点,以及工作方法的展览形态。

王鲁炎作品:对应的非对应者,木板综合材料,尺寸可变,2018

总的来说,8个艺术家只是展览所选取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截面,不同的艺术家与现实贴合发展和生长出的各自路径,互相交织成为一个密集的多层次的网,就像德勒兹用“茎块”所形容的一种发展现状和图景,用以描述中国当代多元性的属性以及呈现出的创造力和活力。

或者说,展览借用法国德勒兹的“根茎”理论,来阐释以此展现出基于中国现实发展和成长的当代艺术家个案,并将其历史意义以展览方式呈现出来。其实践意义,可视为在不断总结及提问中,寻找到的一种新的视点和方法。“根茎”展作为探讨中国本土语境下多重艺术面貌的一个展览案例,将社会的变革视为我们研究的文本,将艺术家的作品视为反观这种变革的视觉和观念的文化载体。

03

链接与行动

从对中国当代文化自身的本土化研究到建立全球化景观下的新地带,今日美术馆的展览策划注重对问题和对矛盾的关注,希望从中发现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化景观下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并在这个过程中将中国当代艺术放到世界语境中,去探索中国当代艺术对世界艺术的贡献。

2019年年底,由今日美术馆举办的第四届今日文献展,保持今日文献展的一贯国际性战略定位,邀请策展人黄笃与英国学者乔纳森·哈里斯(Jonathan Harris)共同担任策展人,展览以“缝合”为主题,基于全球最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复杂变化的现实,以及全球化进程下持续的动态变化,与人类繁衍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危机,主张当代艺术家应该一起行动起来,用视觉艺术和观念作品回应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实施干预并提出解决方案。第四届今日文献展呈现出一种集合性的国际化尝试,去理解当代艺术在现今全球化阶段的状态情形。

第四届今日文献展:缝合展览现场

“缝合”(A Stitch in Time),其英文源自于英语谚语“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意指在事情还未恶化发展时及时补救,具体指将独立不同的事与物连接在一起的动作行为。

从广义上讲,展览关注的是艺术家面对当下威胁着全球及全人类的气候和环境危机,如何从其政治、社会文化和军事层面做出回应,而这一切与历史上全球殖民主义、冷战、工业生产、城市化以及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过去四十年间的形成、现状和影响都密不可分。策展人乔纳森-哈里斯表示,此次文献展是对中国的社会转型以及全球化的持续影响的关注,展览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后殖民理论对世界各地艺术、艺术家、艺术机构和社会的影响。之所以提倡以阿根廷作家/理论家厄尼斯特·拉克劳(Ernesto Laclau,1935-2014)的作品[3]中的“连接”(articulation)和“缝合”(suture)思想作为切入点,是因为作为政治思想家的拉克劳,其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对文化研究和艺术家的影响,他从思想、对象和价值观之间的关联或不关联的角度来理解现代社会和文化。

“连接”(Articulation)在英文中有着丰富的语义,包括言说、连接、承载、统一、整理、结合、构建等。策展人将概念的意涵经过抽象地提取,并将它们作为展览中围绕意义/价值/身份/衔接/缝合的一系列概念的基础。这些概念很容易映射到当下艺术实践的形式上,特别是与参展艺术家们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创作实践结合起来。他们致力于解决世界性的危局,竭尽全力使用当代“交互媒介”的所有资源与创新力,将饱受全球性环境与社会政治“秩序与失序”矩阵威胁、但富有极强适应力的人类生活环境,通过展览具体化地呈现出来。

策展人黄笃进一步补充道,面对如此复杂、不稳定和持续的现实世界,迫使人们必须行动起来,摆脱当前的焦虑和困扰。与其他学科一样,当代艺术做出的反应,即在实践意义上扮演干预公众精神的作用,力图在持续的矛盾和冲突中提出明确尊重文化差异和人类共存的理念,强调创作实践与日常生活及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以此展现不同社群生活和审美的形式及其知识系统,以不同创作模式在交流、碰撞和融合中找到贴近公众、与地方和经验融通的方法和路径。艺术家在这样语境下进行的多样化创作,无论他们的作品是理性的分析还是感性的再现,无论其作品是诗意的象征性还是抽象的隐晦表达,都顺应社会转型的思想变化,反映了受新型的共存、变革、社会发展及文化实践的影响而表现出新的艺术方法和诠释。这正是第四届今日文献展的目的和目标。

在第四届今日文献展邀请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30余位艺术家参展,正是基于以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复杂变化的现实。正如拉克劳、墨菲指出的那样,“我们把任何建立成分关系的实践称之为链接(articulation),而那些要素的认同被视为链接实践的结果”[4]而他们所说的“articulation”显然是指话语活动中各个成分间的沟通,其活动结果则是各成分之间的“认同”(identity)或同一。

通过链接,这个将思想与事物“缝合在一起”的表述引发了一系列充满张力的纽带关联:灵与肉、国家与地域、身份与本源、意义与引证、理想与实质、本土与全球。然而“缝合”的另一层相关意义是它暗示了一种富有创造性、智识性和艺术性的链接。它可以表现为艺术家在艺术实践创作中将材料、符号、理念连同引证连合在一起的工作方式。而“结合”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能力,是所有语言、沟通及概念化的基础,是每个人共有的属性特质。如果世界要渡过当前的危机,那么这种创造才能必须得到所有人的支持与培养。在这个展览中,参展作品呈现了许多饱含这种缝合的例子,它们有助于理解作品及其多样化缝合行动的角度。

沈远作品:课堂作业,装置,尺寸可变 2011

参展艺术小组——艺域交换小组核心成员古德伦·菲利普斯卡(Gudrun Filipska)回应展览主题及团队创作时表示,她们十分乐意将拉克劳的一些理念想法与当代艺术做一个联系。当下的社会现状,特别是环境问题,让很多的艺术家感到并不乐观,但他们希望通过激发和行动去做出改变。

比如小组成员阿拉斯加的凯蒂·伊恩·克雷尼,希望提升人们对于气候变化的警觉意识,她在作品中从忧伤和失去的角度讨论冰融化的课题,并以问题的方式提出:难道不是每个人都应该对现在正在发生的气候变化感到悲痛吗?通过个人和小组形式的行动去不断和反复地修复,成为他们的工作方式。

艺域交换小组作品在“第四届今日文献展:缝合”展览现场

黎巴嫩的艺术家乔安娜·哈吉托马斯&哈利尔·乔雷吉(Joana Hadjithomas & Khalil Joreige)也在采访中回应他们对于“连接”工作方式对他们创作的影响,他们开始创作作品、电影的时期正好处在“现实”和“虚构”的类别界限变得模糊的时候,在黎巴嫩内战及随后的几年中,恰恰瓦解了这个二元体系。特赦法的出台以及内战领导人取得并持续的持有政权引发了混乱。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下,真实的东西似乎也变成了虚构且不合理的,同时虚构的可能性也受到了质疑。从那时起,他们的生活、电影创作以及研究便充斥着比小说还要离奇陌生的“现实”和“真实”事件。

中国艺术家萧昱在采访中提示出一个更急迫的问题,即中国传统文化与今天当代文化的紧密关系在不断追溯和刨根问底之下,变得力量微弱。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同样面临十分脆弱的关系,其中的身份、价值判断与建构,文化想象和实质,很多的问题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家直面而且需要用艺术不断提问和探究的关键。尽管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表达方式和作品形式仍然与大多数国际艺术家存在不同的特性和差异,因此也形成中国当代艺术特有的表达。

萧昱作品在“第四届今日文献展:缝合”展览现场

如果说以往的文献展主要关注的是当代艺术所创造的全新意义、经验,同时尝试说明这些创新是如何与全球化所引出的弥合及混杂问题相关联的。那么第四届今日文献展以拉克劳的理论作为切入点,将是我们能在目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新时期继续探究这些议题与矛盾,并提供更好地理解这个新时期的方法和视角。

而作为一个面对公众的展览,“第四届今日文献展:缝合”群展不仅展现了策展人和主办机构的国际视野和问题意识,更是通过展览让更多公众理解到我们身处的世界,其失序与不均衡所造成的撕裂和间隔,并通过每位艺术家的作品,启迪公众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并带来他们从思考角度到自身行动力的转变。

中国发展的现实及面貌是纷繁复杂的,在这个阶段里,人口基数大,文化及认知的复杂性就导致了很多层面的差异性。艺术家开始介入和参与讨论,呈现出他们各自独特的面貌,他们的个性和特征,或者说自主性正是来自于这个独特的社会文化语境,并与之产生紧密的关系。

《根茎——中国当代艺术自主性研究展》从一个理论出发,进而将艺术家的发展及变化以展览的方式呈现出来,对应他们共同经历的这个时代、社会与当下复杂的社会文本,并将这种社会语境的复杂性总结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活力的源泉。20世纪60年代末,在文学和哲学之间的边界处思索差异和重复的,不仅有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同时也有吉勒·德勒兹(Gilles Deleuze)等人。德勒兹把“根茎”(rhizome)说成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强调了生活和语言的变化无常的、无差别的和“游牧的”特征。将德勒兹的理论从语言学层面的意义,抽离其意涵,用以理解和研究今天的中国艺术,并将其作为展览学术梳理的方法论,是今日美术馆展览策展实践中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与此同时,这个展览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向,在全球化背景下,深思中国代表的新兴国家对国际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面对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总结中国当代艺术呈现的独特发展路径和表征,一方面,通过这个重要的学术实践,探索中国当代艺术群体的发展面貌及研究理论运用;另一方面,重新看待艺术家在变化/发展的社会中,持续思辨的活动与成长轨迹,勾画其群体的发展谱系。

其关键性的意义,通过展览所揭示的中国当代艺术从线性的发展到非线性的这一突变,以及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艺术家的理性判断和感性想象的活力。这个基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展并不能展现活力的全貌,而是对问题与意义的展开。它也试图表明,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元化与流动性正在激发出新兴文化创意的根茎,反映出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

中国社会的发展成为艺术家创作的很好的基础,以此展开的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梳理,青年艺术家创作的分析,以及关于艺术发展引导及研究理论的探讨,是积极构建新时期学术话语的务实举措。在新语境下,中国的展览策展实践,从基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形成的策展及研究,更切合实际地看待取得的成绩和处于发展状态中的艺术生态,也是极其必要的。基于全球化的语境之下,去看待世界艺术的发展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现状,并将社会发展的现实,特别是人类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以及越来越跟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处境,与当下艺术家的创作及发展进一步结合起来,去理解艺术家作为当代的思想家、哲学家其作品的观念表达与预言,这都是当下中国策展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和现象。

注释:

[1] [美]查尔斯·J. 斯蒂瓦尔,德勒兹:关键概念[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73

[2] [美]查尔斯·J. 斯蒂瓦尔,德勒兹:关键概念[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117

[3] 厄尼斯特·拉克劳(Ernesto Laclau,1935-2014)代表性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1977年)和《霸权与社会主义战略》(1985年)。

[4] E.Laclau and C.Mouffe. 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M]. Verso, 1985:105

— END

监制:昭一

责编:心宇

供稿:“策展在中国”项目组

校对:小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