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吉庆花满天 | 宋李嵩花篮图的寓意
文/张越
>>>赏花品画李嵩花篮图
宋画是中国绘画史的极致之巅,尤以山水,花鸟为最好。宋人画家深入自然,以自然为师,搜书搜画,对物象刻画精工细致、有笔有墨,技艺高超。
《花篮图》是宋代李嵩所作绢本设色画。李篙的《花篮图》是一个系列,现存于世的有三幅,分为表现春、夏、冬三个季节的花卉作品。目前,夏季《花篮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冬季《花篮图》藏于故宫博物院,春季《花篮图》藏于龙美术馆。
三幅《花篮图》竹篮编织精巧,里面放满了各色鲜花,有秋葵、栀子、百合、广玉兰等等...
李嵩的这三幅画成为研究宋代插花艺术难得的图像资料。
想必大家对于南宋的花鸟画记忆犹新,宋人的画宁静肃穆,没有一点燥气,是因为画家作画时心平气和,静心滤照,胸有成竹。在这三幅图中,色彩纷繁的鲜花,富丽多彩,百花争妍,像是对季节的宣告,花攒锦簇便是一种美的享受。
▷春夏秋冬,四时更替
南宋陆游曾作诗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
宋词的精致、优雅,让我们更加体味到古人对于自然细致的认识和尊重,日历风物依节气变化、四时流转。
除了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古人还有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
二十四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
在南宋人的生活中,花事活动很是盛行。春季主要有两个盛大的赏花节日。其一为花朝节,其二为清明节。
到了春季,许多大都市的人们还争睹「蝴蝶会」、「万花会」等盛大的花会活动。
还是一首诗人陆游的诗: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说明当时在一般的酒楼、客栈、茶坊等地,时常可以见随四季变化的插花摆饰。
殊不知,插花在宋代时蔚然成风,成为人们风雅日常生活中的习惯。
虽然现代人早已转入工业文明时代,但通过《花篮图》我们得以再次重温、传承这样的时令节气。而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卓越智慧,他们对于生命乃至世间万物规律的领悟,我们不得不由衷地钦佩!
▲夏 花篮图
▷花器:各具样式尽显清雅之美
南宋笔记小说《梦粱录》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由此可见,烧香、点茶、挂画、插花这四艺已是文人所追求的雅致生活。生活的艺术化、艺术的生活化也在优雅清闲的艺事活动之中完成了。
纸糊窗,柏木榻。挂一幅单条画,供一枝得意花,自烧香童子煎茶。
尚雅的审美文化影响着一代宋人,在宋代,在家中摆放一瓶鲜花点缀生活,挂着满意的画赏读已成为皇室宫廷、民间百姓必不可少的生活情趣。
而且宋代插花所用的器具,造型十分丰富,不再限于金瓶、银瓶插花,还出现了竹筒插花、竹篮插花等形式。各大窑生产的花器和日常生活所用器皿也是区分开来的。
古时插花艺术分为文人插花、宫廷插花、宗教插花、民间插花。
图中的这种使用各种花篮插制的花称为篮花,又俗称花篮。这是插花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春篮图中的碧桃和垂丝海棠等等春季植物,艺术性地插贮于中,直接将自然美的因素引入我们祝福的氛围。
先了解一下画师李嵩,他历任光宗、宁宗、理宗三朝画院待诏。他擅画人物、山水、界画等,是一位较全面的画家。在这幅作品中,画家以每一笔生命力充沛的线条和细腻的敷彩手法,忠实地将花的娇艳、叶的正背、以及籐篮纪录下来,这种精密的表现实在不亚于现代的摄影。
《花篮图》的创作源于宫廷节日庆祝。在南宋时期,皇帝经常要求宫廷画师们绘制这些代表美好吉祥,有祝福寓意的画作,赠送给身边的大臣或者亲属。
插花大都讲究花与瓶相称,考虑着花和花器间的平衡感,尽可能不去修剪花材而使其达到和花器融为一体的效果。
在李嵩画的《花篮图》中盛花用的正是宋朝宫廷专用的“隆盛篮”(一种收集时令花卉,用隆重方式来传达四时更替、庆祝节日的花器)。
这是一种半球团花式插花的形式:以花朵为主要材料,造型呈规整的半球状,花材种类丰富,色彩艳丽丰富。
在现今我们时常看到节日时广场有做的花篮装饰也是这个意思。生四季之花,从花朵中得到生气,内心也更加充实,再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
▲夏 花篮图 局部
▷宋人重人品、重修养。
《春花篮图》一画中金钟花、垂丝海棠、白碧桃、重瓣黄刺玫、林檎五种春花的选取并非随性而为,其中颇有些讲究。除了花期适宜外,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花的品级和意象等。
传为宋人张翊所撰的《花经》,以“九品九命”品评群芳,其中被评为“一品九命”的只有5种花,分别是兰花、牡丹、腊梅、荼蘼和紫风流。
《春花篮图》中主花碧桃和垂丝海棠被《花经》列入三品七命。时人虽赏桃花,但桃花在宋代士人心中并非高品格花卉,黄庭坚称其为“销恨客”,姚伯声和程棨皆谓之“妖客”。所以那时桃花并不会被用作插花。
▲春 花篮图
而其他的春花也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如李花被品为“俗客”,杏花被品为“艳客”,因此皆未出现于当季的花篮图中。
从花材来看,三幅图都描绘了五种花卉,花种基本遵循季节性原则,且存在一定的品第与性格上的从属关系。
三幅《花篮图》基本都会遵循旁系配材法,按花朵品第高低进行主次宾客的搭配,由一到两种品第高的主花搭配稍低品第的花朵。主花色彩亮丽,多处于画面的视觉中心位置,客花则颜色淡雅,在主花之旁陪衬。
▲夏 花篮图
《夏季花篮图》中,红色蜀葵作为主花,上置淡雅的夜合花,白色的栀子与浅色的萱花、红色的石榴花与深色的萱花在色彩视觉上成对角线状搭配在主花两侧,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
▲冬 花篮图
而《冬花篮图》体现出一种“友系”配材法,梅、瑞香、水仙合称“三香”,但颜色均较为清淡,同插时选择红色的山茶作为主花,并配以淡黄色的腊梅,无论从颜色、香气还是寓意来看,都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冬 花篮图
▷万物之情,怒放于天地之间
中国古代人们对花的认知,从敬畏、崇拜到利用、开发最终发展到欣赏、审美、寓意。
宋代邵雍善“赏花吟”,生动地描绘了人对花卉的认知。
“人不善赏花,只爱花之貌 ;人或善赏花,只爱花之妙。花貌在颜色,颜色人可效,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古人赏花、品花经历了由物蜕化为人,再由人羽化为神的转变过程。古人正是在不断认识欣赏感悟花的过程中,逐步积淀丰富了中国花卉文化,花的人格化乃是其中的核心精神和最高境界。
宋人追求清雅,无论文人君子还是寻常百姓,极爱簪花、插花。历史上恐怕没有一个朝代比宋朝更钟情花卉的了。
在传承和传播上功夫下得比较深。
画中这盆春意盎然的「花篮」,便由于它的主从分明、色彩鲜丽、枝繁叶茂、整体外形圆满丰盛,是宋代宫廷流行的「篮花」中杰出的佳作。画幅的左下角有款识:“李嵩画”。鉴藏印钤“项子京家珍藏”。
我们再看宋的文人审美,这幅画把宋代院体绘画精工细致、刻划入微的风格特征表达无疑。
芸芸众生,在大自然中由欣赏花的美貌开始,到逐渐融入人们自我的情感意趣,在赏花过程中领悟出花卉所代表的精神、气质和品德,最终赋予花卉人的精神象征意义,让我们不妨在画上多停留一会儿,您也将会与千古以来的观者同样屏息、赞叹。
四时黎庶有丰年,居之安四时吉庆,原来一个又一个节气就这样穿越千年,慢慢地同时又是匆匆地在飞逝的流年中更替着,于是我们细细欣赏着南宋李嵩绘制的四时节气花篮图别有一番享受。
▲冬 花篮图 局部
◆“二十四番花信风”:
古人基于长时间的认识和把握,提出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一说,即从小寒到谷雨共八个节气,有一百二十天,每气十五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气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所开的花),共有二十四候,应二十四种花信。
三远堂艺术工作室
教育 | 培训 | 手作 | 繢集 | 出版 ↑
三远堂艺术工作室 | 在这里您可以:
开启艺术之旅-零基础国画,书法,油画、艺术DIY等丰富您的业余生活。
关于艺术学习,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和沟通!
开启童稚心灵 挖掘艺术潜能
培养创造能力 提高技艺水平
▲开启艺术 三远堂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主编✎张越
课程咨询请联系13311906762
微信号: sanyuantang8
抖音/头条:三远堂艺术工作室
微博:海上三远堂
邮箱:oothe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