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赌——信息不足时如何做出高明决策
这是极有力量的一本书。做投资、做决策必读书目。
作者安妮·杜克是心理学博士,又是一名职业德州扑克高手,赢得超过400万美元的奖金。
德州扑克规则很简单,就是五张牌比大小。下多大的注、亮哪些牌、跟不跟牌等,每一次决策都跟胜负息息相关,平均2分钟要做20个决策。所以,对于决策速度和质量要求极高。
杜克后来淡出扑克圈,转型给CEO们培训科学决策。
因为打牌的本质是: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做决策。
能够坚持做出正确决策的人,才是长期收益最大的人。
1
事后诸葛亮
一个高质量的决策,也可能会出现糟糕的结果。
如果A选择胜率是70%,B选择胜率是30%,你当然应该选择A,但是结果很可能是B。
普通人会根据结果,倒推自己的决策,认为自己选错了。
“结果导向”使得普通的人改变策略,这就是一个普通选手和优秀选手的区别。
高手是要长期收益最大化,所以会坚持A策略。
普通人关注结果,高手关注系统。
你只有能够正确区分决策质量和运气,你才真正懂得科学决策。
象棋甚至围棋这种看似复杂的游戏,其实都是有边界的,理论上都存在最佳下法,运气成分微乎其微,所以AlphaGo Zero对战阿尔法狗能够100:0。
但现实的人生决策,涉及很多隐藏信息,也有很多运气成分。
扑克牌高手很可能做出最佳的选择,但是输掉了比赛。
好的决策之所以好,并不是因为它百分之百能够产生了好的结果,而是大概率获得好的结果,是只要你重复多次,概率之神就会青睐于你。
承认不确定性,能够说出“我不确定”,就是有自知之明。
世界是无常的和不可预知的,概率才是这个世界的底层法则。
当我们接纳了自己对某件事情无法确定的信念之后,就不会陷入非黑即白的思维陷阱,这就是老喻讲的“灰度认知”。
经验丰富的牌手能够做出更好的概率判断,而且通过对手行为不断缩小他们的底牌范围。
无论是律师、投资人、决策者,在任何领域,高手的优势都是更好的判断力。
当我们概率性的思考问题时,就不太可能单纯的将不好的结果归咎于决策失误。因为,好的决策也可能受运气或者信息不完整的影响而产生坏的结果。
2
赌一把?
杜克说:无论距离牌桌或者赌场有多远,我们所有的决策都是博弈,都是对赌。
选工作、做投资、找对象,所有的决策,都是选择、概率、风险的权衡考量。
只要你需要分配你的金钱、时间、精力等,都是在决策,都是在对赌。
要不要赌一把?
通过在自己的信念上押注的方式,促使我们用更客观的方式,去审视我们之前的信念。
我们很多决策都只停留在“有信心”和“没信心”之间,其实,信心是一个百分比的方式。比如你有九成把握,认为姚明进入过全明星赛,你的信心就是90%。你有三成把握认为章子怡拿过奥斯卡奖,那就是30%。
将不确定性纳入我们的思考会带来很多好处,会使我们以更加客观的态度,来面对与自身信念不一致的信息。
当我们发现新的证据时,我们可以说:“我本来赌60%的概率,现在赌45%”,这听起来就比“我本来认为我是对的,现在我认为我错了”的说法要好得多。
如果当我们宣称对于某事有100%的确定性时,别人就不会给你提供新的信息,帮你提高对于事实的认识和判断。
一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提供的新信息质量不高,自己难堪;二是担心提出的新的信息让你难堪。
如果你说我认为这件事有八成的把握,别人可能就会愿意帮助你提高或者降低你的预期。而这种中肯的意见,并不说明你对了还是错了。
固执己见的人,就是不承认不确定性的人。
你认为你百分之百正确,你就拒绝了获得最佳决策的可能性,别人也帮不到你。
所以,真正的对赌只是对概率押注,压上90%或者60%的信念而已。100%确定那不是对赌,那是一条道走到黑。
3
在对赌中学习
阿道司.赫胥黎说:“经验不在于一个人经历了什么,而在于他如何有效利用他的经历。”
当你获得了大量的与决策和行动密切相关的反馈时,学习就开始了。
结果即反馈。
理想情况下,我们从经验中学习的越多,我们就能改善我们的信念,就能做出更明智的投注策略。
但大多数牌局的结束都伴随着大量的不完整信息。一个玩家下注,其他人不跟注,玩家就能赢得奖金池,但你并不知道他们的底牌是什么。
有时候,你即使按照胜率80%的策略去下注,但是可能会输,因为运气。
对于任何结果,我们面临的第一个决策就是:区分运气和能力。
在总结的过程中,一定要克服“自利性偏差”:也就是如果这件事没做好,肯定赖别人;如果做好了,肯定是自己水平高。
这种自我良好的感觉,无助于提高决策胜率。
当我们将大多数负面的结果归因为运气,就错过了审视决策以求改进的机会;把好结果归功于自己,就意味着巩固了有些不应该被巩固的决策,失去了改进的机会。
正确的面对失败,客观的面对自己,才有利于自己真正的成长。
同样,能够正确的认识他人,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
对于别人的成功,我们天然的会认为运气,如果别人的失败,就会归结为他的能力不行。
如果你认为别人投资赚钱了只是运气好,你就错过了学习新的方法的可能性。
优秀的职业选手都懂得客观的复盘,只有复盘才能不断提升技艺水平。
杜克最佩服的是赢得过上千万奖金的职业高手菲尔·艾维。有一次他赢得了50万美元之后,他的庆祝方式是找到杜克的哥哥到一个餐厅,边吃饭边复盘。
对他来说,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比庆祝自己的胜利重要得多。
如果你在冬天开车,路过一个十字路口,车辆打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这当然有运气的成分。
但你仍然可以复盘,比如是否提前想到路面可能结冰?是不是开的太快了?发现打滑时操控是否有问题?是不是不应该猛踩刹车?是不是应该换一辆小车……
这样的思考本身,才能不断改造你的思维方式,提升你的获胜概率。
就像投资中的复利一样,在决策制定上每一次小小的进步累计起来,长期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4
结伴制
学生时代远足露营的结伴制,老师和辅导员会给每个人搭配一个伙伴,相互照应。(中国的孩子很少有这方面的训练)
一个好的决策小组,就是成年人版本的结伴制。
通过对方真诚的建议,快速修订自己的决策偏见,不断提升决策质量。
这个决策团体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则,确保价值观一致。同时为了避免“回声室”式的确认性思维,鼓励提出不同观点的人。
对于一个致力于追求真理的团队或组织来说,拥有智力和思维的多样性是如此重要。
约翰·穆勒在《论自由》中提出:人类得以全面掌握某个主题的唯一途径,是通过了解人们对其发表的各种不同意见,以及研究各种思维角色都参与探讨的所有方式。
尽管互联网可以让我们接触无限广阔的信息,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自我封闭,我们只关注那些和自己观点一致的人,进入了一个观点回音室。
不要杀信使。
不要因人废言,忽视和否定你不认同的人的言论和信心,会让你错过很多学习的机会。
三人行,必有我师。圣人不耻下问,况且别人可能比你优秀得多。
所以有时候,我们甚至要主动寻找“魔鬼代言人”,鼓励提出相反的意见。
5
心里时间旅行历险
如果我们能够穿越时间,我们能够改变过去、能够预知未来,我们是不是就会做对更多的决策?
作为决策者,我们可以和过去和未来进行碰撞。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召集过去或者未来的其他版本的自己,来帮助我们做现在的决策。
如果你有过犯某个错误的愚蠢经历,你现在做决策就可以吸取过去的教训;如果你预计未来自己会遭遇不好的结果,你现在做决策就会未雨绸缪,避免不愉快的结局。
回看过去是为了总结经验,畅想未来是为了不鼠目寸光。
杜克提到一种叫“时间贴现”的倾向——我们宁愿非理性的得到大折扣的立即奖励,也不愿意等待一段时间来获得更大的延时奖励。
老喻说这种人是放弃了自己的“时间权”,杀鸡取卵、揠苗助长。
心理学里面最著名的棉花糖实验讲的就是这个原理。只有那些更有意志力的小孩子,未来的健康、成绩、工作、家庭等方方面面才会有更好的结果。
如何让自己能够忍住当下的享乐,做面向未来的事情呢?
比如,如果你在做一件损害长期利益的事情,如果未来的你能够穿越回来,拍拍你的肩膀,告诉你不要这么愚蠢,这种提醒会有助于你更加清醒,更加注重长期利益。
现在有一些虚拟现实的VR技术,就可以帮助人们看到未来的自己。
把未来版本的自己带入决策过程,会让我们开始思考,那些即时决策,在未来可能产生的后果。
现在的锻炼是为了将来的健康,现在的努力是为了将来更好的自己,把未来放在当下。
不要后悔。
尼采说:“懊悔是在重复第一次的愚蠢行为”。
问题不在于后悔是不是一种没有价值的情感。问题是后悔发生在事实之后,而不是之前。
后悔,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
我常说,有两件事情对你不重要:一是你的过去,因为你改变不了过去;二是别人的事情,因为你改变不了别人。对你重要的只有你的当下。
所以,如果你能够把后悔放在决策之前,很显然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同时,事后无论出现什么结果也能对自己更富有同情心。
想清楚就不会有任何遗憾。
不用纠结当下。
有时候你会遭遇极其痛苦的经历,但是当你过了一年、十年之后,当初那个看似不可逾越的痛苦,还有那么重要吗?
任何短暂的情感体验,在长期幸福面前都微不足道。
时间会抚平一切创伤,同样,时间也会淡化所有的喜悦。
所以老喻才会说:“财富取决于极少的大高潮,幸福取决于较多的小高潮”。
被情绪所控制的人,很难做出正确的长期决策。
超越情绪,或者在情绪激烈的时候,及时的喊下暂停键,这是一个聪明的决策者会做的事情。
尾声
对赌这本书非常精彩,因为这是一个实战派写的书,既有个人体验,又有理论依据,案例生动形象,值得反复研读。
我这一篇四千字的书摘书评,也只是挂一漏万,还是建议去读原文。
如果想提升自己的决策概率,在面对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高明的决策,这本书就是必读的。
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无数的决策,而大多数都是信息不完备的。
信息完备是幻象,准备充分是幻象,十拿九稳是幻象,只有客观的面对现实,选取获胜概率最高的方式,才是最正确的方式。
而属于你的概率最高的方式,就是属于你的人生算法,祝你找到人生算法,成为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