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愿过读书人的日子
愿过读书人的日子
文/江一
冬天,是一个最适合写作的季节。
10年前,即2009年,也是冬天。空间是长春,东北师范大学,雪花飘飞的时候。我穿行在校园、图书馆、宿舍之间,心里想的写文章。准确地说,是写作业,写何明教授写的作业。那时,我当成文章来写。因为,我知道如果下一节课何老师读学生范文的话,一定会有我的,甚至说只有我的。
我和何老师之间的情谊,是由一封封电子邮件积累起来的。现在想起来,我都很激动,很兴奋。早的时候,何老师会在第二天凌晨四点回复我的邮件,我怎么会不激动,不兴奋呢。甚至,得到何老师留的作业后,我就很激动,很兴奋了。就好像,那份作业是单独留给我的,其他人不必写。
10年后,即2019年,却是夏天。空间是长春,东北师范大学,莲花盛开的时候。我带着妻子去看望何老师。进了何老师的家,师母也在,他们都是70岁的老人了,尽管他们都已经白发苍苍了。但我总感觉到他们并不是老人,在一起聊天时,我还是能找到10年前在课堂中听课的感觉。因为何老师说话的语调、语气一点儿都没有变,最重要的是何老师还是那么的学识渊博、简洁独到,谈起学术、文学、社会等,他都能给我讲很多精辟的见解。虽然只是第一次见面,后来妻子告诉我她也很仰慕何老师,从言谈举止上看,就知道是一位特别有修养的老者。
中午,何老师和师母请我和妻子吃了饭。这种感觉特别温馨,如同家人一般。临别时,我问师父师母:“现在我30岁,用今后的几十年时间,做一点儿学问,算不算晚?”我以为他们会不在意这个问题,或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呆的问题。师母很认真地说:“不算晚,几十年,足够了,再说,你也不大。”何老师说:“我毕业,正式当老师,已经35岁了。你更不算晚。”听了他们的话,我心中一阵清凉,特别有底。准确地说,这次来找何老师,就是来寻求一种精神支撑,这是一次特殊的精神之旅。
“何老师,我很羡慕现在的您。”将要出来吃饭时,我说。
“羡慕我什么,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这家也是普通的读书人的家。”何老师笑着说。
“以后也这样,我们就满足了。”妻子笑着说。
何老师给我最大的精神支撑就是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读书人,什么是读书人的日子。明乎此,我开始于10年前,止于10年后的今天。此刻,回顾起在何老师家短短一小时的聊天,我感到十分沉静。那段时间里,何老师为我分析了读书人的日子是怎样的日子,坚守、追求、理想、正直,甚至还有落寞。不要幻想大富大贵,也不要幻想权倾天下。自然地面对世界、面对生活、面对书籍。
深思了何老师的话,我觉得读书人的日子并不好做,或者说真正读书人的日子并不好做。因为并不是清贫了就是读书人的日子。读书人的日子,其精髓并不在于物质,而在于精神,失去了精神,纵然是清贫,也不见得是读书人的日子。于是,过读书人的日子,不仅是一种愿望,也是一种追求,需要意愿,也需要能力。
“这篇文章不好......”课堂上,我展示一篇优秀文章,涵反驳道。
“停,不要这样说。”我跟他说。
“那句话好像是抄袭......”文也接着攻击道。
“别这么说,好像就你会写文章。”我这样跟他说。
在于,不想让他们在这么小的时候就学会文人相轻,就是说读书人互相看不起。因为,我不认同这样的道理。如果相轻的话,那是对文章、文学、书籍的人为亵渎。文章、文学、书籍本身是极好的,只是有时候被人利用罢了。如果有问题,可以探讨,但不允许口出不堪之词,在情感上给予轻蔑和侮辱。
愿过读书人的日子,不能将重点放在物质上,而要放在精神上。只有这样,过读书人的日子才是一种值得被追求的理想境界,才是并不是每个人想过就能过的日子。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写作,面对书籍,我如同面对一个人,真诚地与之倾心相谈,面对写作,我如同面对一颗心,酣畅地与之美善交流。于是,我明白了什么是生活中最纯洁、最赤诚的勇。
于是,我敢于问自己:“你愿意过读书人的日子吗?你能够过读书人的日子吗?”
至少我愿意,我竭力能够。
最后,填一首词《滴滴金》。
滴滴金
文/江一
柳丝照影惊寒溪,卷帘望,繁春忆。霜重雾浓雁鸣再,往事堪称奇。
湖畔煮茗鉴芳泽,叹暂聚,谱新歌。鬓垂星星镜中默,冰心凭谁寄。
己亥冬月
12.08
【江一简介】
江一,原名金江昆,1988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青年作家,诗人,现为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衡水市诗词协会理事,衡中诗词协会理事,国家级教育学术杂志课堂内外好老师签约作者,出版作品有《渡缘》《桃花坞雨》《艺术里的童颜》《美的唤醒》《情境之门》等。荣获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十大读书人物、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优秀先修课教师等多项荣誉,荣获教育部关工委和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好老师”主题征文特等奖,写作教育事迹被国家级教育人物杂志《中国好老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