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耶稣会教堂(Church of the Gesu)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和泡达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维尼奥拉全名:贾科莫·巴罗兹·达·维尼奥拉,英文名:GiacomoBarozzi daVignola。其代表作:罗马耶稣会教堂,建筑理论作品:《建筑五大柱式的规则》。
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等。建筑史中则用以指1530~1600年间意大利某些建筑师的作品中体现前期巴洛克风格的倾向。
“巴洛克”是1600年至1750年间在欧洲盛行的一种艺术风格。不仅在绘画方面,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内涵也极为复杂。但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注重强烈情感的表现,气氛热烈紧张,具有刺人耳目、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barroco)。作为形容词,此字有“俗丽凌乱”之意。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它原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义的称呼,现今这个词已失去了原有的贬义,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
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教堂位于意大利罗马的耶稣广场,是天主教修会耶稣会的母堂。教堂的建筑形式是全世界无数耶稣会教堂,特别是美洲耶稣会教堂的典范,也是巴洛克时期、天主教反改革运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教堂之一。罗马耶稣会教堂由耶稣会的创办人圣依纳爵‧罗耀拉于1551年提出建造。1773年耶稣会被解散。
罗马耶稣会教堂
奠基:1568年
竣工:1580年
长度:75米(246英尺)
宽度:35米(115英尺)
中殿宽度:25米(82英尺)
罗马耶稣会教堂
罗马耶稣会教堂
罗马耶稣会教堂 正面
罗马耶稣会教堂 正面
罗马耶稣会教堂,IHS加上十字的图标是耶稣的符号,表明了教堂的性质。
罗马耶稣会教堂 局部 大涡卷
罗马耶稣会教堂 局部 大门口
罗马耶稣会教堂 局部 门顶
罗马耶稣会教堂,科林斯立柱的柱头,采用了古罗马人非常喜欢的花饰,表达了教堂尊重教民的感受。
罗马耶稣会教堂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顶。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教堂立面借鉴早期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设计的佛罗伦萨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涡卷,主要用来遮挡教堂前殿和过道带来的视觉缺陷。这些处理手法别开生面,后来被广泛仿效。
阿尔伯蒂 L.B. Leon Battista Alberti (1404~1472)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他的名著《建筑论》(又名:阿尔伯蒂建筑十书)完成于1452年,全文直到1485年才出版。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部完整的建筑理论著作,也是对当时流行的古典建筑的比例、柱式以及城市规划理论和经验的总结。它的出版,推动了文艺复兴建筑的发展。
罗马耶稣会教堂:
·用柱形成连贯空间,将三个不同功能空间联系起来;
·中心化祭坛空间比巴西利卡更有连贯的处理;
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形,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巴西利卡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王者之厅”的意思,是文艺复兴重要建筑师帕拉第奥的重要作品之一。
·立面是泡达设计的,不再强调有秩序的安排,用灵活的方式强化一种局部,形成一种复杂有吸引力的立面,将阿尔伯蒂形式有序打破;
· 两个传统母题—代表救赎的路径和代表天堂的穹顶的新的积极解释;
· 双柱形式:穹顶和巴西利卡的融合,双柱片段将空间引至中心平面,弱化侧廊,立面强调中心入口。中央入口处采用圆柱,比壁柱有更强的凸凹感。
·与阿尔伯蒂的S. Maria Novella in Florance比较:阿尔伯蒂的立面:已经很清晰,中殿和侧廊,柱子和墙的关系;而泡达的立面:运用了双柱,很多层次开始交织在一起,檐口凹凸;光影更加复杂,建筑更加凸显:半圆形拱内有三角形的山花。
罗马耶稣会教堂 内
罗马耶稣会教堂 内
罗马耶稣会教堂 内
罗马耶稣会教堂 内
耶稣会教堂的入口上方盖着一个巨大的拱形,和下方的壁柱结合为一个套在教堂主门外的拱套。教堂入口上方是一个刻着耶稣会的徽章。这种拱形取材于罗马凯旋门的拱门,与哥特式布列着使徒、圣人和末日审判之门相比,耶稣会教堂的门不再是通往天国,而是通向凯旋。教堂内部,体现这凯旋的是比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更为奢华的装饰和戏剧化的聚光照。大殿的采光取消侧堂,而是仅仅通过高墙上的窗子营造聚光而营造戏剧性效果。动势、奢华和戏剧性光照在巴洛克后期, 也就是在被称为洛可可时期的建筑中发展到极致。
洛可可,原意为“贝壳形”。一种建筑与美术风格。其特点为崇尚华丽和纤巧。盛行于法王路易十五时期。音乐史上称1725-1775年间的音乐为洛可可音乐。这一时期上承巴洛克时期,下接古典时期。
罗马耶稣会教堂 内
罗马耶稣会教堂 内
罗马耶稣会教堂 内 顶
罗马耶稣会教堂,IHS加上十字的图标是耶稣的符号,耶稣会教会的标识
罗马耶稣会教堂 内
罗马耶稣会教堂 内
罗马耶稣会教堂 内
罗马耶稣会教堂 内
罗马耶稣会教堂 内 顶
乔凡尼·巴蒂斯塔·高里《耶稣圣名礼赞》,湿壁画,1670-1683年
乔凡尼·巴蒂斯塔·高里《耶稣圣名礼赞》,湿壁画,1670-1683年
《耶稣圣名礼赞》
《耶稣圣名礼赞》 局部
《耶稣圣名礼赞》 局部
《耶稣圣名礼赞》 局部
乔凡尼·巴蒂斯塔·高里,天顶画,壁画,1674年
乔凡尼·巴蒂斯塔·高里,天顶画,壁画,1674年
做教堂内部装饰的是米开朗基罗的学生,内部由黄金和大理石装饰,极尽华美之能,美轮美奂。这教堂没有柱子,没有拱门,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画出来的!
半圆后殿的圣罗贝多贝拉拉米罗的半身雕像,则是出自大师贝尼尼之手,把这位死于1621年的神学家的神情,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巴洛克建筑风格三大特征:
1,在建筑风格上自由奔放,追求多变和动态以及繁复的装饰,并运用许多雕塑和浮雕,表现强烈的凹凸感,在造型上用穿插的曲线,曲面和椭圆形的空间使形象产生强烈的扭曲感。它突破了古典及文艺复兴的端庄严谨,和谐宁静的规则,着重强调的是变化和动感。
2,打破了建筑空间与雕刻和绘画的界限,使它们互相渗透,强调艺术形式的多方面综合,采用金箔贴面、描金涂漆处理。
3,在色彩搭配与装饰素材上追求华贵富丽的风格,具有刺人耳目、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采用非理性的组合,取得反常的幻觉效果;趋向自然,在郊外建别墅,建设广场和园林、增加自然装饰;常有庄严隆重、刚劲有力却又充满欢乐的兴致勃勃的气氛。极具空间感,线条特点非常突出,强调空间感、立体感和流动感,边花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