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7.30【2017-1-1】

#每日学论语#7.30【2017-1-1】

【原文】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

陈司败问孔子:“昭公懂周礼吗?”孔子说:“懂。”等孔子走开后,陈司败靠近巫马期耳边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有时也会包庇别人吗?昭公娶了个吴国妻子,是同姓,称她“吴孟子”。昭公这样都算懂礼,还有什么样算不懂礼呢?”巫马期把这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感到很意外,我的一点小错误,人家都能挑出来。”

【微言微感】

“昭公知礼乎?”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陈司败算准了孔子难以回答。

昭公是鲁国国君,是孔子的老板,对孔子很不错,孔子有儿子孔鲤时,国君还送过一条鲤鱼呢。

为尊者讳。孔子说自己国君不知礼。这肯定是不合适的,是以下犯上,惘议尊上,是对儒家礼仪的自我否定。

说国君知礼。睁眼说瞎话。鲁国和吴国都是周文王后裔,昭公取吴国女子,都是姬姓,不好意思叫吴姬,就叫吴孟子,这不是公然违背同姓不通婚的古礼吗?儒家一直倡导周礼,不可能不知道这不合适,说嘴打嘴,孔子该怎么回答?

没办法的办法,揣着明白装糊涂,把过错揽自己身上,孔子硬着头皮说:“知礼。”不提娶吴孟子的事,爱咋咋地,装傻充愣,想嘲笑我就嘲笑我吧!自己信誉,和国君脸面不可兼顾,那就牺牲自己呗。大不了批评我不诚实,和稀泥,言不由衷。

这个陈司败有一些居心叵测,故意为难孔子。

巫马期,应该是一个给马看病的人吧,医马的兽医。资料显示,他是孔子学生,比孔子小30岁。

这个故事应该发生在公元前491年——489年之间,孔子在陈国做官。陈司败是陈国的司法部部长,估计对孔子有一些不以为然,想抹黑这个“至圣先师”。

昭公应该是公元前541——前510的人,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死20年了。陈司败拿死人说事,诋毁鲁国形象,那孔子陷入进退维谷的局面。真真是来者不善。

让人佩服的是:孔子被陈司败为难,已经很难看了,傻徒弟巫马期偏偏要揭这个伤疤。这不是逼着孔子恼羞成怒吗?

孔子不怒反笑:“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不上当!不纠缠昭公是否知礼,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你不是批评我有偏袒之嫌吗?那就算我偏袒好了。

有人说,这是孔夫子闻过则喜。我不以为然。

两害相权取其轻。自己犯错误, 和维护国家尊严比,宁可自己背黑锅。

我想起了电影《归来》。为了自己的舞蹈梦想,为了不让劳改犯的父亲牵连自己,那个可怜的小女孩丹丹检举了逃回家的父亲。父亲被抓走了,母亲精神失常,自己的明星梦也破碎了,一家人竟然再也回不到一起了。

很多时候,那些大义灭亲的人,在让人颂扬的同时,我感到的是悲哀。让一个母亲去检举自己犯错的孩子,让一个父亲亲手杀掉自己犯罪的儿子,让一个孩子去证明自己的父母是罪大恶极的坏人,我认为这很残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