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舫散文《走进老湾回族乡》(纸刊备选)
《乌苏里江.绿色风》《知青》杂志选稿基地
音乐
走进老湾回族乡
文/王明舫
在亘古流淌,奔腾不息的长江之滨,在水乡泽国,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洪湖东隅,有一块曾满目疮痍而今又充满魅力和希望的地方,这里物产丰富、交通便捷,回汉人民和睦相处、安居乐业,这里就是洪湖市惟一的少数民族乡——老湾回族乡。
千秋俱往,万事腾骧。
提到中华民族,人们总爱说上下五千年,五千年的中国是农民,五千年的中国是农村,五千年的生计是农业,正因为如此,直至这21世纪,党中央还在加倍地关注构筑中华民族的脊梁——“三农”。
像洪湖市老湾回族乡这样的回汉散居的民族乡,深藏着中华的奥秘,走进她,可以走进中国的历史。
老湾是一个弹丸之地,无悠久而闻名,无人文而卓著,无山的雄伟、无海的壮阔,无独特风景而吸引游客。正由于老湾是那样的普通,所以才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老湾是普通的,却又是非同一般的。
这里的回汉人民,他们是农民,因是洪湖一隅,他们又是渔民,老湾人在种庄稼,而且种着比别处的人们还要多付出几许辛劳的庄稼,老湾人还会打渔,他们有奇妙的治鱼技术,什么样的鱼他们都能从水里捞起来。是他们,使老湾成为鱼米之乡。
老湾襟江带湖,饱受水患之苦,接踵而来的灾难使老湾变得沧桑、凄凉。回汉人民脑海里天天转悠的是一个“水”字,水养育了回汉人民,但也给回汉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公元1931年前,这里水灾连绵。1931年(民国20年)至1940年(民国29年),十年九水,每年“夏秋泛滥,淼漫若海,春冬水涸,即为平地,周回十五里”(《元和志》)。1954年6—7月,狂风夹着暴雨下个不停,风高浪急,江水猛涨,洪水肆虐,。7月12日,洪湖人民服从命令,在长江干堤(现老湾段)扒囗蓄洪,洪湖人民就这样,为了抗洪大局,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洪水吞噬了老湾回族乡数千间房屋,冲毁了万亩庄稼和良田。水灾过后,党和政府组织灾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回汉人民,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千淘万漉虽辛苦,吹进狂沙始得金”,回汉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得以在此安居乐业,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强。1996年、1998年,夏秋时节,大雨绵绵,江河湖水位迅猛暴涨,在这罕见的自然灾害面前,回汉人民与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共战洪魔,战胜了一次又一次洪峰,使桀骜的洪水终于低下了高昂的头。
洪灾过后,党中央英明决策,将长江两岸干堤修筑得固若金汤,水的话题在这里虽是深刻的、沉重的,然而,水的话题是激进的、赋予诗意的。如今,勤劳、智慧的回汉人民将水的文章写得五彩缤纷。
老湾人在与水顽强搏斗中,在向水的沃野捕到鱼虾的进程中,培育了最原始的团队精神,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能坦然面对,勇往前行。他们最讲究集体的力量,最追求在乡里乡亲间的人缘,亦有通过个人奋斗而出人头地的人中之杰。
这里的人们规规矩矩地延续着中国传统的美德,延续着多彩的乡风民俗,这里有儒家思想的烙印,也有最前卫的追逐时代新潮的火花,他们之中有最敢创造的人,敢于办企业,办大企业。在本土、在外地,而他们之中也有最守旧的人,几亩地耕了二、三遍,天天在田埂上巡视那一片片庄稼苗,期盼有个好收成,就是不肯再去干别的什么。在老湾,有人敢做大老板,也有人甘当打工族,七彩人生,和谐社会,演绎得恰到好处。
这一片土地不大,却也完整地记录着历史的脚步。先贤英烈们在这里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相传,三国时期,乌林之战是驰名中外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为历代历史学家所关注的地方之一,孙权收复州陵县后,令鲁肃镇守。鲁肃在黄蓬山大城东北筑石城(《湖北通志》)。石城筑成后,为了减轻州陵县农民负担,鲁肃又带领将士在练浦洲上开荒种地,当地居民称肃公洲,一直沿用至今,刘备借东吴的荆州不还,孙权十分后悔,拜吕蒙为前将军,进驻州陵,再取荆州,吕蒙到黄蓬山后,采取外松内紧策略,一面派尚不知名的陆逊接替他守州陵,并让他修书关羽,表示友好,一面假装告病回武昌的吕蒙便到肃公洲北面的李门口操练水军,作为夺取荆州的准备,建安14年(公元219年),正当关羽围攻攀城不下,又从荆州增兵前线时,吕蒙抓住战机,在李门口率师扮作商人,“二十多艘大商船,白衣摇橹”,悄悄地一举袭取了荆州,后人为了纪念吕蒙的功劳,将李门口改称吕蒙口(今老湾回族乡兴隆村)并修建白衣庵,以供祭三国名将吕蒙。
老湾回族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老苏区之一。早在辛亥革命时期,老湾是皇教会的中心组织地。蔡汉卿、杨时杰、王子英、杜帮政等人曾领导本地一批回汉人民参加了武昌首义革命。贺龙元帅的部队在老湾战斗过。杨秀山将军曾带领老湾回汉人民于珂里孤岛进行过游击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珂里曾是苏维埃政府和沔东县委指挥部所在地。据《湖北通志》载:“沔州二十镇,锅镇(现洪湖市老湾回族乡珂里村)在州城南百二十里。”这里曾是鱼贩云集,渔行林立,馆铺众多,作坊栉比的繁华商埠。有诗赞曰:“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昔日的辉煌历史,如过眼烟云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昔日的达官显贵、商贾行人,也都已随着时间的逝去而被人遗忘,唯有那条记录着千千万万脚印的古石板街还静静地躺在那里,见证着这里曾经的喧嚣和繁华。老湾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先烈洒下的热血,亦有回汉儿女留下的足迹。
新中国成立后,历次运动在这里开展得如火如荼。
老湾,具有悠久的民族历史。在元末明初,回族人民就开始在这里定居、屯垦,繁衍生息,伊斯兰教和回族传统在这里传承光大。阿訇是回民宗教的教长,清真寺是回民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作为回族聚居地,老湾,完整地保留了回族的传统文化,回族人几千年来形成的独特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婚丧嫁娶、文娱游戏、岁时节令等各个领域都保留了原始淳朴的民族风情。
重大灾异,这本是很偶然的事件,雷击伤人也曾在这里发生过。
读一读老湾的缓慢成长史,可以看见中国广大农村前进的脚步。
东方风来满眼春,当春天的故事刚刚在华夏大地唱响时,回乡的指挥家们似善战的骁将,调动了千军万马,打开了兴滩、治沙、治水的经济发展的战略通道。已形成了沿长发展芦苇种植速生林生产、沿汉洪公路发展优质粮棉油、沿内荆河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的新格局。你看,希望的田野稻浪翻滚、银棉吐絮;江滩上,杨柳拂岸、芦花瑟瑟,漫滩遍野,内荆河边,鱼池星罗棋布,水布阵、鱼挂帅、虾兵蟹将在水中嬉戏。再看广袤的农村,新房林立,通达的公路,串起一个个秀美的村庄。“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让老湾早日步入小康社会,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对此,乡党委书记李伟有独到的见解。“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针,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急迫感,把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民族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带领回汉干部群众励精图治,团结图强,让老湾这片凝聚着15000回汉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热土更将充满新的希望与生机。”
眼前的老湾恰如-位清新脱俗的乡村姑娘,在时代文明新风的吹拂下,出落得美丽大方。
只要到过老湾,她那清美冷艳的外表,厚重沉甸的历史,都将在你心中占据一席之地,挥之不去。我爱老湾鼓舞人心的现在,更憧憬老湾美好的未来。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为建设老湾作出了和正在作出贡献成千成万英雄的回汉人民!
【作家档案】
王明舫(逆耕),湖北洪湖人。洪湖市作家协会会员。原《长江开发报》《民族大家庭》《洪湖日报》特约记者。有近700余篇新闻作品、纪实文学、散文在《学习月刊》《民族大家庭》《洪湖文学》《湖北日报》《人民日报新闻网》《光明日报网》《作家驿站》等媒体刊发。
代表作长篇通讯《楚龙起舞》被选入《群星谱》用中、日、英、法、德等五国文字出版;《杏林雨露育新苗》被宁波大学图书馆收藏;有纪实文学《壮美史诗入新卷》在《人民新闻网》刊发。
1996年和1998年参加洪湖抗洪抢险,倾翰墨鼓抗洪斗志,注深情筑精神长堤,分别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编委名单
驻站作家
邛州冷客(四川作家,邛崃市作协副主席。)
牧青(四川作家,安岳县作协副主席。)
牛高山(安徽作家,淮北市诗词学会主席。)
一剑屠龙 李国七(马来西亚) 真真 薛玉林 乔力一 谭小芳(香港) 段载芳 刘禹清 项见闻 季音 铜墙
金牌主播
雪峰 芝兰于室 岁岁平安 素兰 一弓 秋子 海涛 金辉 往都 海畔 徐昭君 康艳玲 旧时光 紫曼陀玲
注:文内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提醒,我们马上删除。
扫码关注
鼠年大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