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62个字的书帖,放大10倍让人意乱情迷,可惜流失海外

在中国历史上,王羲之的书法地位是不可撼动的。自从梁武帝开始对其特别推崇后,又经过了唐太宗的疯狂追逐,最终让王羲之从众多书法家之中脱颖而出,走到了“书圣”的地位。然而,王羲之的年代太过遥远,他的真迹几乎已经绝迹了。

然而,在晚清的时候,一个叫做杨守敬的书法家作为驻日随员在当地搜访古籍图书中,却突然发现了王羲之的《丧乱帖》,全贴分为八行62个字: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在当时的年代,国家社稷宗室不保,王羲之的先祖陵墓两次遭到损毁,即文中的“荼毒”。第一次还是在五胡乱华的时候,此时王羲之还年幼。而“再离荼毒”时,则应该是燕国与东晋作战过程中,由燕军干的。

即便因为先祖的陵墓一毁再毁,然而王羲之却因人在远方任职而不能亲自去整修祖墓。因此,他只能忍住巨大的悲痛,提笔写下了自己的悲愤和无奈,这就是《丧乱帖》的由来。

这份书贴,完整体现了王羲之雄浑笔墨的特点,也让王羲之的风骨在字里行间反映了出来。这个书贴最为关键的地方,是完成了从行书到草书的完整转变过程。从开始的行书风格,逐渐因为作者心绪的变化,而变成了草书,但可以看得出作者并非漫无目的,无所章法,在运笔时仍然有很独到的讲究。

大概也就是因为作者当时悲愤交加的心态,剧烈的感情变化,以及炉火纯青的用笔技巧,才让这张丧乱帖成为了最为经典的书法作品之一。即使将它的单字高清放大10倍,也足够让人意乱情迷。

这幅作品,在清朝末年被发现并广为传播后,现在静静躺在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有人会问,这到底是不是王羲之亲笔所写的真迹呢?其实,由于年代遥远,王羲之的任何亲笔手书的真迹都已经消失殆尽了,当然也包括了《丧乱帖》。

不过,在中国古代,有一种高超的书画复制技术叫做响拓。所谓响拓就是对着阳光用硬黄纸覆盖在真迹之上进行双钩塡墨。这项技术需要非常高的精准度而且费时费力,因此传世成品极其稀少,但是它确实能够最大限度保持书画作品原来的状态。

在古代很注重文化的传承,因为早就担心这些传世作品会抵挡不了岁月的侵蚀,所以宫廷之中将很多著名的作品做了精摹响拓本。严格意义上来说,那只是唐朝时的复制品,但是,在现代文物观点中,高古摹本都被作为真迹对待。所以,日本的《丧乱帖》确实还是属于真迹,而且字字千金,价值连城。

至于说这张珍贵的书法作品是如何流入日本的,已经无法考证了。有的说是日本的遣唐使和留学生,获得了唐朝朝廷的赏赐而带回了日本,有的说是鉴真和尚东渡扶桑的时候,就带来了它。不管怎么说,它毕竟还是躲过了战火的洗礼,岁月在它的身上也看不到多少痕迹,依然清清爽爽,干干净净,除了因为年代太久而略有变色以外,还是当年的模样。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