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判定是赝品的文物,被人从垃圾堆捡回,六年后才认定是国宝
在中国历史上,王羲之的地位是崇高而神圣的,他被视为书圣,成为了千年以来让人顶礼膜拜的对象。在王羲之的作品中,最出名的当然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其实,在王羲之流传到现在的作品中,还有一副国宝《上虞帖》,现存于上海博物馆。
这副《上虞帖》,其实还有一个比较滑稽的名字,叫做《夜来腹痛帖》。之所以叫这两个名字,您看看书贴的原文就知道了:
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原来,这是王羲之给自己的友人的回信。因为王羲之突然出现腹痛,所以错过了与朋友的见面,另外因为信中透露自己在上虞,所以《夜来腹痛帖》与《上虞帖》的名字由此得来。
那么,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的《上虞帖》真的是王羲之所写吗?严格意义上来说,王羲之的真迹一件都没有能够留下来。这与年代过于久远,战乱频繁不无关系。但是,在古代特别是在唐朝,智慧的古人创造出独特的“复制”书法珍品的办法。
简单来说,就是在一暗室之中,放置真迹,并在上面铺垫一层比较透明的宣纸。然后开窗让光线照射在纸上,技师们则根据真本而勾勒出几乎可以以伪乱真的笔画。这种方法叫做“双钩”摹法,所得到的摹本叫做“钩摹本”。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当然不是真迹。但是,必须看到,钩摹本几乎就是在“复制”真迹,能够最大程度保持原来的笔意和风貌。因此,在书法界和文物界,都认为,唐朝时的摹本,就可以当作是真迹来保存。
然而,这不是上海博物馆的《上虞帖》全部故事。在《上虞帖》中,它的笔法洒脱俊秀,毫无迟滞凝谢,现得轻松自然。而且,明显从运笔可以看出,它的线条变化,并不是僵化地用提笔轻重完成,而是利用运笔的节奏变化和速度快慢产生的。这种通过运笔的流畅性达到线条变化的方法,让人大开眼界,拍案叫绝。
这副《上虞帖》在历史上也很有名,曾经被《宣和书谱》所收录,后来又被南唐李煜、北宋宋徽宗两个著名的书法家皇帝所收藏。在明朝之后,《上虞帖》反复在民间收藏家中出现,很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味道。
直到1969年,这副字被移送到上海博物馆时,初审判定为赝品,都已经丢入垃圾堆之中了。然而,鉴赏家、传拓名家万育仁总觉得不对劲,他并不认为是赝品,便将其收回放置。又过了六年,书法大家、鉴赏家谢稚柳听说此事,兴冲冲地为它专门鉴赏。
这件坐了六年冷板凳的书法作品,才算是洗刷了无穷的委屈。再加上软X光透拍,显示出南唐内府的收藏印“内合同印”朱印和“集贤院御书印”墨印。这两方印,是历代书法鉴赏书籍在《上虞帖》中都提到的,因为时间太过长久,再加上保管不当,让这两个印章弥漫不清,以至于让人误解。只有借助最新的仪器,还算完成了对其真伪的判定。
被确定为唐朝摹本之后,《上虞帖》立即引起了高度重视。专业清理和复原专家对其进行了长时间的修复,终于让它焕发出青春的风采。《上虞帖》也以种种生动的传说,为它的价值打上了更神秘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