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明明是中唐诗人所作,却写出了盛唐气象,最后一句悬念丛生
唐诗被人为地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一般来说,盛唐诗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情怀,更像是才华横溢的少年所作,笔力雄壮,气象浑厚;中唐诗则有深厚的现实主义风格,如同饱经风霜的中年人,追求的是境界浑融。然而,这只是大体上的区分,实际上,中唐诗人也有说出盛唐气象的,比如卢纶就是其中之一。
卢纶的命运并不顺遂,贵为大历十才子之一的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多次落第。后来因为名气太大,在宰相元载的举荐之下,才陆续作了县令之类的小官,并死于检校户部郎中的任上。
由于当过咸宁王浑瑊的元帅府判官,经历过驻守河中的军旅生活,这让卢纶的诗风相对雄健。他的军旅边塞诗,写得虎虎有风气,不仅是当时的其他的大历十才子难以企及,甚至中唐诗人都罕有敌手。唯有当年的四大边塞诗人,才有资格压他一头。其实,他的边塞诗,我们都很熟悉,比如《塞下曲》中的第三首:
中唐的边塞诗,大多给人的是悲凉沧桑之感,要么反映战争残酷性,要么是诉说离人的伤痛。但是,这首诗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想到了李白所写同为《塞下曲》中的那一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诗人没有写边塞的艰苦,也没有写战争的宏大,更没有诉说儿女情长。他开篇就描绘了一个极具画面感的场景: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大雁也被惊飞,单于却准备带着他的残兵败将,趁着夜色仓皇出逃。
作者信手拈来,用寥寥十个字,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背景,展现出了高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同时,他也在漫不经心之中,写出了唐军的英勇威猛,写出了沙场之中扣人心弦的紧张气氛。相信所有人读到这两句时,眼前浮现的场景,会让人生出一股豪迈之气。
在如此精彩的开篇之后,作者很自然地引出了接下来的故事:欲将轻骑逐。为什么要用轻骑?不仅仅是因为轻骑兵速度快,更是因为唐军的胜利已经不可阻挡,敌人已经称为了瓮中之鳖,这也体现出诗人的高度自信。一个“欲”字,表明是刚刚做出的决策,还没有实施,但唐军上上下下,已经摩拳擦掌,毫不掩饰自己的兴奋之情。
最后一句,更是让全诗悬念丛生。“大雪满弓刀”是指部队在出发之后,就遇到了大雪,雪花落在了弓箭和大刀之上,掩盖了它们昔日的寒光。这就让有些朋友觉得不过瘾:到底打赢了没有,到底抓到了敌人的首领没有?
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明明可以写出结局,却依然没有直接描述战场,将悬念留给了后人,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其实,小珏认为,写到这里,已经将唐军的锐不可当描绘得淋漓尽致,不存在还有什么悬念。卢纶这句诗,并不是刻意写某一战的胜负,而是对大唐几百年边疆将士的集体礼赞。他诉说着唐朝对外无往而不胜的威名,更是对唐朝今后的边将给予极大的鼓励。
这首诗中所流露的雄浑豪迈,并非中唐诗歌的风格。正如明朝文坛宗师李攀龙在《唐诗训解》中所说:
中唐音律柔弱,此独高健,得意之作。此见边威之壮,守备之整,而惜士卒寒苦也。允言语素卑弱,独此绝雄健,堪入盛唐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