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黄梅戏与黄龙戏/史丽娟
责任编辑:亚静
文/史丽娟
吉林省农安县古称黄龙府,始建于公元346年,是东北“扶余古都,三朝重镇”,全国辽金遗存最丰富的发祥地。
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也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最具有代表的就是《黄龙戏》。
说吉林《黄龙戏》之前,咱们看看安徽《黄梅戏》。
黄梅戏,原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从起源到大发展经历了独角戏、三小戏、三打七唱管弦乐伴奏4个历史阶段,前三个阶段在湖北黄梅县完成,因此叫黄梅戏。
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
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龙戏是吉林省汉族地方戏曲剧种,是农安县创作的地方戏曲剧种,因农安曾是辽代有名的黄龙府而得名。
黄龙戏产生之初,只有小生、小丑、小旦三行。后在实践中,充实了刀马旦、老生和老旦。音乐主要分生、旦、丑行当唱腔、表演及化妆、服装等基本上依照京剧的路子。
黄龙戏正式诞生于1959年,以东北皮影戏音乐为基调,并吸收民间音乐而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新剧种。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有时用方言),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明武宗正德戊辰三年(1508)皮影戏参加了北京百戏大会。
清代北京皮影已很普及。除深受农民、市民欢迎外,还进入到宫廷。康熙时,礼亲王府设有八位食五品俸禄的官员专管。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10厘米左右。
黄龙戏就是当地艺人根据皮影戏表演的影响下,1959年,农安县对全县民间小戏、太平鼓、萨满舞、民歌、说唱艺术、民间文学等进行了挖掘和整理,进一步充实、丰富、改革和完善了民间小戏,并命名为黄龙戏。同时,经吉林省文化局和农安县县委批准,通过选拔当时著名民间艺人和部分青年优秀人才,共同组建了黄龙戏实验剧团,作为由政府主管部门直管下的专业文艺事业单位,专门负责黄龙戏的研究、挖掘、创作、编排、演出工作。在1959年1月编演了大型剧目《樊梨花》,次年9月公演时获好评,1960年9月命名黄龙戏。它的唱腔音乐以当地流行的“本地皮影”为基调,吸收了东北大鼓、太平鼓和民间小调的精华,融为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和唱腔。
黄龙戏四大剧目《魂系黄龙府》、《大漠钟声》、《圣明楼》、《摩托格夫人》曾多次在全国获大奖,也是代表作。
《黄梅戏》和《黄龙戏》都是具有地方文化色彩的剧种,都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相信会发展的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