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王近山的搭档,被包袱救了一命,儿子是潘冬子的原型之一

潘冬子是谁?估计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知道了,在老一辈中那是尽人皆知的。潘冬子是当年风靡一时的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主人公。“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谣相信很多人都会唱。

这个英雄而又可爱的少年潘冬子是有人物原型的,有人说是许世友的儿子许光,也有人说是另外一个人,他就是鲍先志的儿子鲍声苏。到底是谁?应该是二者兼而有之的。

许世友的大名已经是耳熟能详了,那么,鲍先志是谁?鲍先志是湖北麻城人,1岁丧母,5岁丧父。这个可怜的孩子是由叔祖父养大的。因为身世凄苦,鲍先志在很小的时候,什么活都干,15岁当了儿童团团长。

1930年,鲍先志正式参加红军。招兵的工作人员问他,你为什么参军?鲍先志回答说,为了穷人翻身,求解放。这是鲍先志的理想,是他追求了一生矢志不渝的信念。

参军不久,鲍先志就当上了班长,然后升任副排长。红四方面军成立,鲍先志在连队当文书。文书需要妥善保管很多文字材料。有一次,战斗打响,鲍先志把所有的材料装进一个包袱里,裹得紧紧的,背在后背上。

(鲍先志)

战斗结束后,鲍先志第一件事就是把包袱打开,看看材料有没有损坏。让他吃惊的是,材料一件不少,有一本书却被刺穿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鲍先志回想了一下,那是他在和敌人拼刺刀的时候,敌人从背后刺了他一刀。

幸好是被包袱中的这本书挡住了,否则这一刀刺下去,鲍先志估计就提前去见马克思了。鲍先志被包袱救了一命,从此传为红军中的佳话。不过,在后来的一次战斗之中,鲍先志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子弹打中了他的脚腕,白骨都露出来了,鲜血直流,鲍先志支撑不住,倒了下去。

不过,鲍先志还是幸运的。连长过来看了一下,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小子命大,幸好子弹没有穿透骨头,否则这只脚恐怕保不住了。经过简单的治疗,鲍先志一瘸一拐的重新奔赴战场。

鲍先志和王近山有深厚的缘分,他们是一对好搭档。抗日战争时期,王近山当过385旅769团的团长,鲍先志是团政委。他们一起杀鬼子,艰苦地反扫荡。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王近山担任刘邓大军第六纵队司令员,鲍先志呢?在第六纵队当政治部主任。

(鲍先志、王近山和曾绍山)

鲍先志积极协助王近山,抓后部队建设,做好群众工作,建立根据地,让他没有后顾之忧。解放战争后期,王近山是第十二军军长兼第三兵团副司令员,鲍先志是第十一军政委。后来,他们都是开国中将。

鲍先志跟着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后,万恶的国民党反动派“胡汉三们”抓住了他的妻子和儿子,把他的妻子卖到外地,把他的儿子鲍声苏卖给恶霸地主。鲍声苏受尽了欺压凌辱,就像电影中的潘冬子。

直到建国后,鲍声苏才和父亲团聚。后来,他亲身经历的故事被改编成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