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发生矛盾时,父母该如何解决?李玫瑾说出了标准的答案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自2016年二胎政策开放以来,彼时,作为生育主力军的80后群体的确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加入了“二孩”行列。
二胎政策的开放让二孩家庭的占比逐年升高,2017年时,中国的出生人口有1723万人,其中二孩占比51%,第一次超过了一孩占比,截止2019年,二孩的数量已经连续三年占比50%以上。
其实,在更早的时候,中国式家庭中也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二胎家庭,只不过彼时的独生子政策影响了当时人们的生育选择,因此一孩家庭慢慢超过二孩。
政策的宏观调控的确会影响大众的生育意愿与选择,二胎家庭的增加也带来新的关注点。对于二孩父母来说,两个孩子都是心头肉,发生争执时,究竟孩如何处理,才能两全其美?

中国式家庭教育漏洞:用隐忍解决表面冲突,治标不治本

李玫瑾教授回答过这个问题,她认为发生矛盾时,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年龄更大的孩子身上,而不是年龄更小的孩子,切忌“因小失大”。
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其实原因并不复杂。
1.矛盾的根源是需求未被满足
大多数父母又是怎么处理二孩矛盾的?一直以来大部分家长的处理方式都是有失偏颇的。
传统文化环境中,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一直以来被央求要“讲礼节,懂谦让”,这自然无可厚非,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谦让是好孩子的标签,也是中国式家庭教育中的主流价值取向。
相信大部分成长于中国式家庭中的孩子,假如身边有弟弟妹妹,那么他们从小到大听到的最多的话一定是父母苦口婆心的劝导:“你是大的,就应该让着小的。”
不可置否,同一个家庭的两个孩子,因为一些事情发生争执是屡见不鲜的,争执的背后实则是双方需求没有获得平衡与满足的导致的。
问题的解决方式仅仅是平息表面矛盾,本质上的根源问题父母却视而不见,因此,下一次冲突依旧不会消失,这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极大弊端,解决子女矛盾时,一直选择让大孩牺牲。
2.大孩需求被忽视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青少年的认知方式又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以及其道德认知的发展也并不完善,在进行是非对错评判时,他们会用更加极端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
层出不穷的大孩虐待二孩的事件就是父母教育不当的体现之一,当一个人的需求总是被父母忽视,被父母强制性扼杀时,年龄更大的孩子的内心冲突则会愈演愈烈。
如何发泄自己的冲突,如何解决总是被父母忽视的问题?部分年龄较大的孩子将矛盾点聚焦到了年龄更小的孩子身上,“是你夺走了父母给我的爱,你的存在让父母更加讨厌我”。
于是,大孩虐待二孩的悲剧频发,认知不全的孩子下手起来比成年人更加可怖,悲剧的背后,不得不牵扯到父母对待两个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过于不平等。

如何做到合理处理二孩矛盾,不会因小失大?

当两个孩子发生争吵时,就代表着双方的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对于父母来说,最好的方式并不是让某个孩子主动退出争执,用退让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并不是最好的方式。
1.沟通与尊重并重
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出现这么一个状态“我是他的父母,我要有威严,要体现出等级”,于是就会出现一定的强权心理,强制性地让某个孩子放弃争执,或者是在还没有弄清事情经过的时候,过度的偏袒某一方,这都是时有发生的。
这种解决方式并不会解决本质上的问题,能够触及到的也仅仅只是问题的表面,看似孩子没有了争执,实则已经暗自将不悦种在了心中。
在两个孩子发生争执时,父母首先应该了解争执的起因,经过,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时的孩子的心中,父母的话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父母的抉择影响到他们日后的行为方式。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而对孩子的尊重和耐心是解决本质问题的必要途径,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以及道德观。
2.以大孩为着力点进行合理引导
年龄越大的孩子在分辨问题的时候,会更容易用理智的态度或者是更容易理解父母的合理劝导,当两个孩子发生争执时,父母要以更大的孩子为着力点不是只让孩子放弃自己的需求,而是让年龄更大的孩子用更加理智的态度去审视问题。
并且还应该同时教育年龄更小的孩子,年龄并不是庇护伞,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做的事承担相应的后果。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育特点而行,必要的时候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自己的选择会给别人带来的什么后果。
对于充满嫉妒心的大孩来说,本质上的原因还是来自于对于父母的爱丢失的恐慌,因此,父母在需要孩子礼让他人的时候,也要明确地表示这并不是因为父母不爱孩子,也并不是因为偏袒某一方,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循的道德是非观念,不管是年龄大还是年龄小都得遵循。
一视同仁的父母能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同时也会让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融洽。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鹿羽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