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维文旅:旅游规划创新发展
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旅游规划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根据规划案例和实践分析,绿维文旅认为,旅游规划的创新发展应该从体验、产业融合、文化创意、科技、艺术五个方面来推进。
(一)体验导向
体验导向型规划是以游客的体验为出发点的规划模式,是体验经济的产物。随着大众旅游向自主旅游时代的转变,旅游产品供给方更加关注游客体验和感知,关注游客在身体、心理上都获得了什么体验,满意度如何等问题。这种模式更加注重游客在旅游各个环节中的体验。一方面,旅游产品的策划中,经常会设计辅以声、光、电、VR/AR等技术的旅游项目,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个感官层面给游客带来刺激体验,增加游客的情感互动与心理触动。从游客最重要的需求出发,最大程度的让游客获得满足感,深刻的旅游体验有利于增加目的地在游客心中的识别度。另一方面,在旅游规划的空间布局和游线设计方面,规划人员应该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想象将自身置身于目的地作为游客,来到目的地之后的具体形成,先到什么景点再到什么地方,之后再有什么活动或者景点可以选择等,就是说规划人员以导游的方式来进行规划,站在游客的角度去考虑去感知。当然,这种模式需要更多的前期调研,尤其是细分市场和游客行为特征的调研,在把握游客心理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规划,由此来寻求旅游规划模式的突破。
(二)产业融合导向
产业融合导向的旅游规划模式是基于旅游的结构要素与相关产业的构成要素有机结合,互相带动,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思维方式来进行的规划方式。当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横向上必然要调整产业内部的各个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如旅游结构要素从传统六要素到目前十二要素的调整;纵向上会不断向产业外部上、下游产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延伸。产业融合导向的规划模式要求目的地旅游及其相关产业相对较为发达,从而能够有效的规划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综合体及其他相关的专业融合产品,如农业旅游、林业旅游、养生旅游、体育旅游等。这种规划模式能够有效的带动旅游产业内部各个要素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成为目的地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破解门票经济的有效手段。但是,产业融合规划模式如果在操作中不能很好的实施,很有走偏的可能,如成为地产开发商圈地的嚼头。另外,这种模式对于规划人员的水平要求比较高,需要能够准确的找到产业之间的融合点和融合路径。以产业融合为导向的规划模式中较为成功的有四川的乡村旅游,如“乡村旅游成都模式”的出现。
(三)文化创意导向
文化创意导向规划模式就是将文化、旅游和创意相融合的模式,文化和旅游是相辅相成的,在旅游发展中相互渗透,互为补充,文化离开旅游就失去活力,旅游离开文化就失去创意。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物质资源日趋丰富的当下,人们对于文化的渴求越发热切,在这种市场需求的召唤之下,文化创意导向的旅游规划与开发应运而生。这种模式是以文化资源为本底,在异于惯常思维的创意下,将文化的进行衍生、再生产、融合,通过演艺、多媒体、IP等多种方式进行显性再现,给人触手可及的文化陶冶和全新的文化体验。文化创意导向型规划模式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思想,遵循“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的基本规律,是创造性思维的集中体现。该模式在人文资源、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较为适用。但是,这种模式对规划人员的创造性思维有极高的要求,创造成果既不能使文化流俗,也不能天马行空。作为文化创意导向规划开发的如北京的798艺术区,从老旧工厂转变为艺术集中区,成为文创旅游发展的典范。另外,迪士尼主题公园的发展,也是文化创意导向开发的成功案例,其文化IP和衍生品的打造是整个规划、开发运营的关键。
(四)科技化导向
科技化导向规划模式是以科技为核心、为支撑、为手段的规划方式,在旅游规划本身和旅游规划内容以及旅游规划的落地上都以科技为导向。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发布的《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18)》指出全球旅游领域,旅游发展趋势正受到科技进步的极大推动和改变。重点提到了人工智能、VR技术、区块链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新能源革命、GIS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八大科技在旅游中的应用和对旅游行业的推动。这些先进技术使旅游业将面临目的地建设、产业开发模式、旅游体验方式、经营渠道、营销方式、产品体系及业态打造等多方面的战略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化导向的旅游规划势在必行。该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不受制于目的地的本底资源条件,适用范围较广,科技贯穿于整个旅游规划过程,科技是旅游产业的第一生产力。在现有技术的支持下,AR旅游、VR旅游、全息演艺等多种旅游产品逐渐引领旅游市场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游客对旅游消费自主化需求的转变,将会有更多的科技被应用到旅游规划和开发之中,为旅游产业带来更大的革新。
(五)艺术化导向
艺术化导向规划模式主要是指旅游规划以艺术的视角去策划项目、布局空间、设计游线等,更加注重审美需求,将旅游目的地氛围向艺术化营造,通过艺术化的设计与创新,实现目的地旅游规划的突破。这种规划模式的核心在于旅游产品的艺术化创造,适用于大多数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资源本底条件的要求不是很高。一切艺术皆源于生活,因此旅游和艺术具有天然的渊源,旅游规划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灵动质朴,美好富有底蕴,需要强有力的感性注入。该模式对规划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极高,除了思维逻辑上的创造性之外,还要有很好的审美眼光和造就美的技术。在农业旅游方面,古代的农具、生活用具、祭祀舞蹈、生产谣谚等,都是人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创造、改造形成的。在更加注重旅游审美性的当下,农业成为艺术造景的重要来源之一,如七彩花田、稻田画、麦田怪圈、茶海梯田、稻田迷宫等充满艺术气息的农业景观大量涌现。有的更是做到了极致,如日本的越后妻有,将现代装置艺术和农田景观进行融合,定期举办大地艺术节,激活了衰落的乡村,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