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的狗多

城市里的狗多

文/张会民

鸡犬声相闻,这是过去的话。现在就是在农村,鸡都被关进了养殖场的笼子里,村巷院落不多见了。狗仍然有,还是过去的笨狗、狼狗,但少,偶尔才能听到叫唤。
城市里的狗多。狗是各式各样的小狗,品种各异的宠物狗。能称得上宠物,价格大多是昂贵的,是需要时常用心、用钱、用爱、用闲时间来呵护、来喂养、来经管的。
城市里的狗多。狗市就有几处,专门是卖狗的市场,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在嘈嘈杂杂的狗叫声、嘶咬声和讨价还价声中,一单单生意就成交。买狗的人多了,就培育起养狗的一条龙产业链,狗粮、狗窝、狗衣、狗绳、狗玩具、狗医院和狗的美容院、狗的按摩院等等……给狗配套的这些东西和服务,价格是与狗的身份,或者说是与狗主人的身份相匹配的。狗的一袋狗粮,营养成分暂且不论,若是物物等价交换,够普通人家美美地饱餐一顿的。据说曾经被查处的一位有钱人家别墅区的一个狗窝,七十多平方,装修豪华,配套齐全,冬暖夏凉,老百姓是想象不来的。
城市里的狗多。牵狗溜狗的人也多。人的打扮和气质与狗的装备和品相是关联一致的,狗不能给人丢脸,人不能使狗寒伧。牵狗者,妇人居多,狗喜扎堆,人爱交流。几个牵狗的妇人遇到一起,话多,东家长西家短,一台精彩纷呈的戏便开锣。狗也汪汪着撒欢,追逐嘻闹,甚或嘶咬,这一咬,立即引发连锁反应,周围的一伙狗便闻声而动,跟着咬叫起来,离的不远的狗,就赶紧聚拢,时间久了,便自然而然地形成狗的活动中心。人也随着狗之间的活动,以狗为媒,交流养狗经验,谈论狗习性,品评狗档次……成为了无话不说的“狗友”。
城市里的狗多。人行走在街上要格外小心。小吃摊、蔬菜摊、食堂饭馆,稍不留神,可能就会碰到狗。有的狗,有人牵着管着;有的狗,自由自在地来回窜。被狗碰了、咬了、吓了,不敢轻易发火骂狗。“打狗要看主人哩。”由着性子踢一脚狗骂一声狗,你试试,轻则招来狗主人愤怒的瞪眼,重则会挨骂挨斥挨打。你平白无故生了一肚子气,狗主人却嗲声嗲气地哄叫着爱狗无比亲昵的名字,像抚摸小孩似地抱着爱狗嘟嘟囔囔着离去。
城市里的狗多。爱狗的“爱心人士”也多。“爱心人士”见了流浪狗,要体现爱心,自费收养。租地方,建狗窝,买狗粮,雇民工,勤饲养,定期看望,拍照摄影,晒在网上,获取点赞,喜气洋洋。若要是被强迫着回农村看望亲戚父母或者公公婆婆,一部分人会把脸拉多长,身子半晌都挪不到地方。
城市里的狗多。人和狗的交流用的是温文尔雅的甜蜜语言,而且极有耐心,而人和人的交流就少了,特别是人和自己最亲近的亲人交流,措辞生硬,态度冷谈,已经习以为常了。
城市里的狗多,奇怪的狗是越来越多了。

(作者简介:张会民,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书法协会会员、陕西金融作家协会理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