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12个位置示意图 12大养生要穴必须掌握
神阙穴:生命之根蒂
位置:在脐中部,脐中央。
功效: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主治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等。
肾俞穴:益肾助阳要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取定穴位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功效: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
大椎穴:统领一身阳气
位置: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功效:益气壮阳。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合谷穴:镇惊安神、调气镇痛
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功效: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等。
涌泉穴:引火下行好养生
位置: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功效:散热生气。主治肺系病证,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
足三里:滋补身体胜吃老母鸡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功效:燥化脾湿,生发胃气。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
三阴交:赶走妇科疾病
位置: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效: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内关穴:心脏的保护伞
位置: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效: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癔病等。
百会穴:提神醒脑要穴
位置: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功效:开窍醒脑、回阳固脱。主治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失语、脱肛、阴挺、久泻久痢等。
中脘穴
位置: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功效: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
关元穴
位置:其位于脐下三寸处。
功效: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
阳陵泉
位置: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功效: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膑肿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