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宅里蹦迪?太刺激了!

关 注 电 影 派,和 片 荒 说 拜 拜
电影派
Vol.2379
前段时间《安家》热播。
把一类人,带到咱跟前,住凶宅的人
品品这两句话,“只买凶宅”、“新鲜的”
云淡风轻得仿佛咱妈买菜。
“沙发带血”,也成了一大卖点。
另一个出名的凶宅扛把子,是《维多利亚一号》。
为了住进梦想的家,杀了十一人,手动变成凶宅
终于以低价买下。
惨的,是另一群人。
住凶宅,纯属是意外
遇上的,却是连环杀人、肢解、灭门这样极端凶残的命案。
这日子,还能好么——
《凶宅改造》(2020)
“改造凶宅,给房子第二次重新开始的机会”。
是这档美综的节目宗旨。
选的,也是百年一遇的超级凶宅
作案手法凶残,冤魂远不止一两个。
多萝西娅,以收留为借口,笼络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在他们交社会保障金之后,喂下有毒的薄荷酒。
谋杀完成,尸体先放在卧室溶解
然后拖到院子掩埋。
用同样的方法,杀了七人
有以凶残闻名的。
因为利益冲突,约瑟夫枪杀了熟睡中的女儿
闻声赶来的妻子,被他击毙在狭窄的走廊。
死者的“好莱坞童星”身份,又让这处凶宅带了点传奇性,像是一个诅咒。
最可怕的,是那些字眼都带着血腥味的。
精神失常、肢解、烹煮人肉、杀妻
随便一个组合,都让派爷手心冒汗。
而这位,全选。
如果按案件恐怖程度来分级。
这些,都是“凶宅”中的极品
住凶宅的人,却是一群毫无准备的倒霉鬼
法律规定,住宅如果发生命案,新户主必须有知情权
但,三年之后,可以被保密
于是,新婚夫妻,住进了“杀妻案”凶案现场。
父女,住进了好莱坞童星的灭门凶宅。
惊人的巧合让人后背发凉。
诡异现象,也让房主们怀疑这里“还有点什么东西”
比如,车库的门时开时关
走在案发第一现场的走廊,总觉得后面有什么人跟着
灯光时亮时灭。
一个人在房间里时,总觉得格外寒冷。
如果以上,还可以用电线老化、天气变化解释。
加比的故事,就有点瘆人了。
搬进凶宅时,一家人都不知道发生过什么。
当时10岁的她,却已经说自己认识一个叫“约瑟夫”的朋友。
在房子里行走、和她聊天、捉弄家人。
后来得知,凶手,就叫约瑟夫。
加深凶宅阴影的,还有屋主的错误空间设计
了解到具体的案件细节后,让加比手脚蜷缩。
童星被杀时,卧室布局和现在一样
枪口在后脑,说明被杀时,她正面相窗户睡觉。
因此八年来,她不敢看窗户
为了摆脱噩梦,她在房间挂满捕梦网
反而,让空间气氛更加诡异了。
现场复述这些,还依然觉得手心冒汗
南加州海边有座小屋,是著名的“蓝色凶宅”
为了能住在海边小屋,夫妻两牙一咬,买了。
但,空气里都是命案的味道
在浴室肢解,在厨房烹蒸,排风机把尸臭散到户外,才被邻居发现报警。
警察到现场时,凶手正在用炉子煮她的妻子。
形同恐怖片的场景了。
可夫妻两保留了原格局不说,还在肢解现场的浴室洗澡
设计师坐不住了,“你们不害怕么”。
“我们习惯了”。
同样“与凶案同眠”的,还有这对老夫妇。
溶尸现场,就在他们卧室
甚至连地板都没换,完全原装。
吓得设计师想罢工。
“我肯定还能看到上面的血和DNA”
艺术家夫妻两,还特心大。
在挖出六具全尸,一具半尸的后院,摆了多个“人体部位”。
凶宅气质保留得相当完整。
让预备赐予第二春的设计师屡次失去表情管理。
看这疲惫的双眼。
看这乖巧认怂的弟弟姿态。
当时吧,就挺突然的
品品两位设计师拼命冷静的表情。
——这很正常对吧
——是的,都过去了
除了心疼没别的了。
阴影来源于骇人的黑历史。
还来自凶案的历史遗留问题
七人连环凶杀案。
最后一具尸体只有躯干,其他部位一直没找到
极大可能,脚下还有一颗头,或一条腿
翻开肢解案的浴室瓷砖。
和化学试剂反应,发现了残留人血的痕迹。
壁炉,还有可能是凶器藏匿点
让整个客厅变成了一块“禁地”。
基本上断绝了社交生活。
屋主们被凶宅阴影进一步的,困在了凶宅里。
怎么开始改造呢。
套路再多,一句话就能解释。
让房主忘记凶宅命案的存在,有家的沉浸感
可以看到,很多时候房主们被凶宅困扰,是因为家里留给生活的空间,太少了
尸体位置,正对门口。
一开门就会提醒自己,“就是这,这里有人被杀了”
回家感受到的不是温暖,而是直接的恐怖。
甚至采访时,夫妻两就坐在尸体位置正上方。
住连环杀人凶宅的老夫妻,对埋尸的草坪讳莫如深。
挂上了“不要到草地”的警告标识。
对埋尸位置也熟悉到可怕
与凶案现场相关的空间,又光线暗淡,更显阴森。
想跳出阴影,就得先放进阳光。
因此,改造第一步,是
拆旧的,把与凶宅相关的联想一一去除。
坚定到模糊
比如埋尸草坪旁的陈旧木栅栏。
拆墙,破坏房间原有布局,忘记“命案现场”
把窗户,变成开阔的露台。
再有,就是“补新”
窗外风景同步更新。
种上花草,摆上舒适沙发。
消除了房间的牢狱感,用与大自然的互动,增加了治愈感。
杂乱的院子,改成家庭游乐的地方。
加上彩灯、暖炉等修饰,消除深夜可能的诡异感。
尸体位置正对门口,太显眼,就给新的关注点
换掉墙面沉重的灰蓝色。
使用艳丽色花卉充盈门口风景。
完全不给想起凶宅阴影的机会
当然,所有这些,还要建立在一件事上。
告知装修细节,打消房主对凶案遗留问题的顾虑
让他们相信,现在的空间,没有那个可怕的“第三人”
落实到具体生活场景,得带点细节。
密集的捕梦网,换成床头的治愈水晶
侧卧睡觉,就能看到。
挖出分尸的地方,用草铺平,放上秋千
用创造新回忆的方式,替换掉坏印象。
最后一步,添加个性设计
把“凶宅”,变成完全意义上的“我们的家”。
芭芭拉是手工艺品大师
就用艺术一点的形式,为他们留下独特痕迹。
所有个性化设计中,合照,是最好用的东西。
在狭窄的走廊,被死亡阴影笼罩的前院。
都能提醒你,有可爱的家人在,就没什么好害怕的
别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了。
用物理空间,改造心理状态。
让房主从警惕,到放松
成功忘掉空间里的死亡阴影,展开新生活。
更何况,无论是10岁的小加比,还是去世许久的好莱坞童星。
都是小女孩,不需要害怕彼此
在宅子里死去的人,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
也不用对他们,太视若猛兽。
知乎上有过问题,住凶宅是种怎样的体验
有个回答,派爷印象深刻。
答主曾意外租到过传说中的“凶宅”。
前房东父亲是寿终,正寝。
但他走后,“院子和冰窖一样越来越冷”
关于凶宅的言论,也越来越多。
后来发现,阴冷,是因为桑树阴影恰巧覆盖。
答主妹妹生病,是因为水土不服。
打破凶宅论调的,还是院里几株死而复生的花草
伤心故事而已,根本没有鬼神。
和“凶宅”之所以可怕的原因一样。
不知情但凑热闹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神秘的,可怕的,鬼神的了。
针对凶宅常见的下水道咳嗽、风声大、地板响声等诡异现象。
《安家》也早给过普遍解释。
从物理条件来说,凶宅,和普通的住宅,没有什么区别。
作怪的,是人的心理
请记住,死亡的阴影,只是阴影。
正在进行时的生活,只要愿意改变,就有发现新的快乐的可能。
丧可以,但永远要记得,向生活干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