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的诗是过去的影子,你还有吗?
顾城说:“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点击上方“老杨品谈”关注
打造最具人文精神的自媒体公众号
老杨品谈 平民观点 仅供参考 草根之言
时事解读、文化寻源、常识科普、历史趣谈
老杨品谈>>>>>
生活里的诗是过去的影子,你还有吗?
■文 | 老杨
世界很乱,乱到了每个人的心里;世界很大,但我们的心里空间很小,只需留意一下手机。
2016就快过去了,这些天去远方看一个儿时的好友,在火车上整理了一下思绪。好友是三十年前的好友,可在思绪中这三十年就是一转眼;在几天的交谈中也只有两字——原来。
2016年,在历史上也许会是特殊的一年,因为这一年世界上发生了太多不确定性的东西,世界的不确定性有可能从2016年开始。
稍稍回一点头看一眼刚刚过去的2015,好像和2016完全不一样。2015年高晓松同学使劲地推他认为写得很好的那首新歌《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在2016年人们看到的多是眼前的苟且,完全没有诗和远方。
妈妈坐在门前
哼着花儿与少年
虽事隔多年
记得她泪水涟涟
那些幽暗的时光
那些坚持与慌张
在临别的门前
妈妈望着我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她坐在我对面
低头说珍重再见
虽时隔多年
记得她泪水涟涟
那些欢笑的时光
那些誓言与梦想
在分手的街边
她紧抱住我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我独自渐行渐远
膝下多了个少年
少年一天天长大
有一天要离开家
看他背影的成长
看他坚持与回望
我知道有一天
我会笑着对他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不做眼前的苟且很难。我算是个商人,想做到这一点更难,但我在努力,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到阳台上,当我走出家门步入高楼林立的街巷中,我告诫自己——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
这是我刚刚做老杨品谈时写过的一段话,可现在我自己都不信了。
诗和远方对于生在1970年代前后的人来说永远散发着迷人的光彩。我的这位好友儿时就是一个不羁的少年,29号儿子娶了媳妇,自己是一个小饭店的厨师兼老板。1970年代的人有诗一样的理想,有梦一样的远方,他也一样。
他从黑龙江走到了山东,我从黑龙江走到了广东,为的都是儿时心中的理想、有诗意的远方。
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是在诗意中度过的。
汪国真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北岛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舒婷说:“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等天亮,等阳光,等待黎明升曙光。”
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太喜欢这些文字,喜欢到我不敢写出来。因为我写出来后,我写的每一个字就都变成了垃圾。就像樊忠慰的那首《我爱你》。
“我爱你,但我不敢说,怕说了,就会死去;我不怕死,怕我死了,就没有人这样爱你。”
原以为远方很远,当我从北走到南,再无法前行的时候,我才知道远方在心里。无论走到哪,无论看过多少风景,心里的窗没有打开,就永远没有远方,永远没有风景。
1970年代前后出生的人现已步入中年,但诗植根在了他们的心灵之中,诗的土壤是他们的青春时光。
前几天我的另一个儿时好友给我发了一张,我们三个人小时候的合影,让我回看了一下我们的青春时代。
虽然那时的衣着远没有现在艳丽,但神情里散发的光泽依然五彩缤纷。
青春虽已逝去,但我们的心里还留着诗,我们还向往着远方。想到我们步入暮年时,把诗拌进稀粥里去品味,戴上老花镜看儿孙的相片,他们是我们的远方。
“美好的人生,不外乎顺从本心去生活,跟随自己的感觉,做想做的事,爱想爱的人。美好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而是有所取舍并坚持过有美感的人生的过程。”
这是去年宁远在出版的一本书《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里说的话。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能坚持。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用呼吸乐队的《太阳升》的歌词结尾。
伸出双手,给我力量,为我驱散这悲伤。
在远方,在山岗,总有纯净的土壤,
敞开窗口,走向太阳,对着天空放声唱。
人生不过三万天,
行走江湖几十年。
看淡成败荣辱,
追求快乐一天。
关注身边小事,
感受世界万千。
快乐时光尽在《老杨品谈》。
草根谈世事,凡人品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