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内容
审阅专家 周淑媛
小半夏加茯苓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卷中。具有和胃止呕,引水下行之功效。主治1.《金匮要略》: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2.《张氏医通》:痰饮多汗,小便不利。
名称
小半夏加茯苓汤
别名
半夏加茯苓汤(《外台秘要》卷二)、大半夏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八)、半夏茯苓汤(《鸡峰普济方》卷十八)茯苓半夏汤(《皇帝素问宣明论方》卷六)、小半夏汤(《伤寒心要》、小半夏茯苓汤《仁斋直指方论》卷七)、小茯苓半夏汤(《普齐方》卷一八)茯苓散(《普济方》卷一六六)
出处
《金匮要略》卷中
组成
半夏、生姜、茯苓
功用
和胃止呕,引水下行
快速
导航
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义重要文献摘要
歌诀
小半夏加茯苓汤,行水消痞有生姜,加桂除夏治悸厥,茯苓甘草汤名彰。
组成
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一法四两)。
用法用量
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二次温服。
功用
和胃止呕,引水下行。
主治
1.《金匮要略》: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
2.《张氏医通》:痰饮多汗,小便不利。
方义
生半夏降逆止呕,生姜和胃散痞,加茯苓导水下行,以定眩悸。
重要文献摘要
《温病条辨》:“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六钱,茯苓六钱,生姜四钱。水五杯,煮取两杯,分二次服。”
【金匮名医验案:小半夏加茯苓汤】
昊晟堂
2019-09-20分享收藏
小半夏加茯苓汤
【方药】半夏一升(15克)生姜半斤(24克)茯苓三两(9克)
【用法】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三十)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四十一)
【解说】
本证为支饮之一证。以呕为主症,伴有心下痞满,头目昏眩,心悸。由水停心下,支结膈间所致。本证较小半夏汤证饮停为重,故加茯苓以健脾利水,并可宁心止眩,一举数得。
【运用】
一、痰饮呕吐
张聿青医案:朱左,停饮凝痰,聚于胃府,胃府之气,升多降少,五十日辄呕粘痰涎水,二便不利,脉象沉弦。夫痰之与津,本属同类,清气化,则津随气布而上供;清气不化,则液滞为痰而中阻。气之化与不化,悉视脾阳之转运如何,所以《金匮》有饮家当以温药和之之例也。然刚燥之药,多服劫阴;攻逐之剂,正虚难任,惟有分其清浊,使清津上升,浊液下降,虽难霍愈,或可减轻耳。制半夏6克,云茯苓24克,老生姜3克。来复丹3克,药汁送下。(《张聿青医案》)
按语:痰饮聚于胃府,胃气上逆,辄呕痰水,宜小半夏加茯苓汤治之。加用来复丹,以促阳气来复也。
二、水气呕吐
谢映庐医案:傅金生,时当暑月,天气亢燥,饮水过多,得胸痛病,大汗呕吐不止。视之口不渴,脉不躁,投以温胃之剂,胸痛遂愈,而呕吐未除,自汗头眩加甚。再以温胃方加黄芪与服,服后亦不见效,惟汗出抹拭不逮,稍动则眩晕难支,心下悸动,举家咸以为脱,吾许以1剂立愈。以半夏15克、茯苓9克、生姜1片,令即煎服。少顷汗收呕止,头眩心悸顿除。(《谢映庐医案》)
按语:饮水过多,消化不及,停于心下,蕴郁胸膈,而致胸痛、汗出、呕吐不止。虽无阳热见证,但继用温胃,饮邪不能尽去,唯宜小半夏加茯苓汤降逆止呕,导水下行,竟1剂呕止,其效如神欤!
三、顽固性呕吐(神经性呕吐)
李华医案:姜某,女,33岁,1986年5月3日来诊。呕吐1年余,或在饭前,或在饭后,或进食即吐,或夜阑而呕,发作无时。吐物或为未尽消化之食物,或为清水痰涎。曾于哈市医院作多项检查,除轻度胃下垂外,未见其它异常,诊为神经性呕吐,但中西药物屡用乏效。刻诊:体质瘦弱,面色苍白,纳减,体倦,头晕心悸,脘腹部痞闷不舒,中下腹时肠鸣,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细。
证属胃失和降,痰饮内停。治宜降逆和胃化痰,拟小半夏加茯苓汤与之。半夏30g,生姜25g(切片),茯苓20g,(半夏温水浸30分钟后,去水、合诸药共煎)徐服。药下呕吐即大为减轻,仅进5剂,呕吐肠鸣诸证悉止。(河南中医1996;<1>:21)
按语:本案脉证所现为水饮浸渍胃肠所致,终以小半夏加茯苓汤治愈。由此可见,治病“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也。
四、痰饮咳嗽
范中林医案:李某某,男,5岁。北京某所干部之子。病史:初生不久,即患支气管炎。1~4岁时,曾先后在北京某某中医院住院治疗。因缠绵不愈,身体益弱,经常感冒发烧,咳嗽反复加重。1978年7月来诊,按太阴证痰饮咳嗽论治,两诊痊愈。
初诊:患儿咳嗽已1年多,频频发作。痰清稀,睡时可闻痰鸣声。食纳不佳,面萎黄,体瘦,舌质偏淡,苔白滑腻。触双手肌肤微冷,此为手足太阴两脏同病,水饮久留不去,上干于肺,致常年痰咳不止。法宜温化水饮,降逆止咳,以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处方:法夏10克,生姜10克,茯苓12克,紫菀6克,冬花3克,甘草3克。
二诊:服上方2剂,咳嗽减,痰鸣消;但仍吐清稀痰,上方损益再服。处方:法夏10克,干姜6克,茯苓12克,甘草6克。1979年5月24日追访,患儿家长说:经范老治愈,去冬今春再未复发。(《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按语:脉证所现,为手足太阴两脏同病,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以小半夏加茯苓汤健脾化痰,降逆止咳,加紫菀、冬花以增化痰止咳平喘之力。二诊仍见吐痰清稀,乃肺中有寒也,故以干姜易生姜,合甘草干姜汤意以温肺化饮矣。
五、胃脘痛
王子德医案:格桑某某,女,30岁,牧民。患者饮食生冷诱发胃脘痛。1973年9月12日来诊。证见:胃脘痛,打呃,吐清水痰涎,畏寒,痛时喜温熨按,腹胀,食欲减退,吞酸吸气,口不渴喜热饮,舌苔白,脉微沉紧。此为过食生冷,寒积于中,阳气不振,寒邪犯胃所致。治宜温胃散寒,祛痰止痛,引水下行。处方:半夏40克(先煎半小时),茯苓30克,生姜30克。
二诊:9月16日,服药4剂后,诸症全部消失而愈。为巩固疗效,继服2剂,病情稳定,追访五年未复发。(四川中医1983;(2):26)
按语:本案虽以胃脘痛为主症,然其病机仍为水饮渍胃,故以小半夏加茯苓汤治之获愈,以饮邪较重,是重用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