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指标怎么看?6大指标帮您了解,肾功能不好如何改善?
根据统计资料,目前我国患肾病的人数超过了1.3亿人,基本上每十个人中有一个是肾病患者,所以现在建议40岁以上的成年人、高血压、高血糖、代谢综合征患者,以及有肾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每年都要进行肾脏的相关检查。比如肾功能指标,不过很多人并不了解肾功能指标都代表着什么?而且一旦发现有肾不好的问题,该如何改善,饮食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肾功能指标怎么看?6大指标帮您了解肾功能
一般来说,我们体检时检测肾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项:血清尿素、血肌酐、血β2-微球蛋白、尿酸等,这些指标可以说是肾脏异常的判断指标,每一项都与肾脏的健康息息相关。
1、血清尿素,也称为尿素氮
血清尿素(BUN)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成年人正常值为3.2-7.1μmol/L,如果肾脏受到伤害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会让血中尿素氮水平升高,因此血清尿素是能够推测了解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一项指标。比如,患有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的时候是可能出现血清尿素的升高的,不过由于这个指标只有在肾脏损伤超过50%的时候,才会有明显的变化(这也跟肾脏本身代偿能力强有关),所以血清尿素无法用于早期肾病的诊断。
此外,这个指标超标也不一定就代表有肾脏病,比如蛋白质摄取过多、使用类固醇药物也可能导致数值发生变化;另外尿路结石、前列腺疾病导致尿量减少时也会引发血清尿素的升高,因此该指标通常需和其他肾功能指标来综合判断疾病。
2、血肌酐
这是指的血清中的肌酐浓度,肌酐是什么?它是肌肉组织因代谢出现的废物,在体检报告中英文简写为Cr,肌酐男女有较大的差异,正常值男性一般在62-115μmol/L之间,而女性则在53-97μmol/L之间,但不同的医疗机构数值也有差异,一般来说血清肌酐水平越低说明肾功能越好。
不过,血清肌酐也会跟肌肉量有关,老年人的肌酐代谢量与年轻的健身者相比之下,老年人会明显偏低。而且,在肾病早期,肌酐的上升幅度不明显,因此单以肌酐为指标判定肾脏病的情况并不多见。
3、血β2-微球蛋白
这是一种小分子蛋白,它的意义在于它会在肾脏的近端肾小管中吸收,所以如果其水平升高,则表明有可能是肾脏功能出现了异常。比如,急慢性肾炎,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等,而且相比肌酐和尿素来说,它敏感性更强一些。
不过,出现肝部肿瘤、肺癌、多发性骨髓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问题的时候,也会有提升,所以也需要进行鉴别判断。
4、尿酸
尿酸是人体内的嘌呤代谢后的废物,其主要是通过肾脏排出,所以尿酸升高也就说明肾脏功能有异常的可能性。成年人尿酸正常值,男性是150-440μmol/L之间,女性则在95-360μmol/L之间。
另外,尿酸升高,也表明人体患痛风的几率升高,而痛风出现也会进一步伤害肾脏,形成恶性循环。
以上是体检时,肾功能主要的四项指标,但实际上检查肾脏疾病,除了以上的4个指标外,我们还常常会选择尿蛋白、肾小球滤过率等。
5、蛋白尿
这个检查不是通过抽血,而是检查尿液。
正常人的血液中的蛋白质会通过肾脏过滤后再吸收,仅有少量残余蛋白会通过尿液排出。如果尿液中含有过多蛋白,也就是俗称的“蛋白尿”,这时候患者排尿时多呈现泡泡状,也被俗称为“泡泡尿”,这种情况下极可能表示肾脏发生问题,导致大部分蛋白质无法被吸收而直接排出。
由于个人体质的缘故,有些人可能天生会在尿液中排出一些蛋白,但这个量比较少,正常值一般每天在150mg左右,超过了这个量则表示超标,肾脏出现了问题。
当然,单次检查尿液有一定局限性,比如检查前进食了大量瘦肉、蛋白食物,也可能导致检查异常,所以尿蛋白检查,一般采用24小时尿液检测的方法,也就是留取24小时的尿液来测定一天的总蛋白量,在排出饮食、剧烈运动等因素外,24小时尿蛋白多次超过150mg,则表明有可能是肾脏损伤。
一般来说,尿蛋白量越高肾脏损伤越严重,但对于某些肾病来说并不存在正相关。
此外,比尿蛋白更灵敏的检查是微量白蛋白,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反映人体肾脏出现了渗漏的蛋白质,这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征兆,有助于尽早发现问题,早预防,在这个阶段糖尿病肾病还有逆转可能,一般来说人体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20mg,一旦超过了20mg则表示出现异常。
6、肾小球滤过率
血液通过肾小球初步过滤后,再进入肾小管执行重吸收与分泌作用,最后形成尿液。而用于判别肾脏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血浆代谢物质能力的肾小球过滤率,英文简称为GFR,肾小球滤过率主要是通过肌酐来估算(因此肌酐在肾功能中相对于其他指标更重要),也有通过专门的测定来检查,较为复杂。
一般健康年轻人的肾小球过滤率正常值约在 110-120 之间,人体一旦超过40岁,肾功能开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也会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肾小球滤过率是最能够反映肾功能的一项指标,因为肌酐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要保证肾功能,就要确保肾小球滤过率的稳定,一般要做到以下三点:
保证肾脏血氧功能的稳定;降低尿蛋白;预防控制感染。
很多人体检时看到肾功能指标有异常,出现红字时,会感觉非常紧张和担心,生怕这就是患了肾病,甚至进入肾衰竭,需要进行透析治疗,但实际上单个指标的异常并不能代表一定是肾脏出现了问题,往往需要几项指标综合判断,才能找到指标异常的原因。但也不能因此大意,肾功能每个指标都息息相关,一旦出现问题也要及时就医,避免出现持续性的伤害。
根据肾小球滤过率,慢性肾脏病可分五期
慢性肾脏病按照肾小球滤过率数值进行分期,如下:
第一期:肾小球滤过率大于等于90,一般跟常人无异。
第二期:肾小球滤过率在60-89之间,轻度肾衰竭,会出现一些症状,比如排尿的改变,尿量增多或减少,夜尿增加等。
第三期:分3a和3b两种,其中3a在45-59之间;3b则在30-44之间,肾脏功能逐步下降,中度肾衰竭。
第四期:肾小球滤过率在15-29之间,重度肾衰竭,这个阶段,肾脏代偿能力还能维持人体功能。有水肿、高血压、贫血等症状
第五期: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终末肾病期,肾脏已经无法维持人体正常功能了。
其实,有不少慢性肾脏病患者初期无明显症状,直到进入第五期,肾脏功能已严重受损才发现,而此时本应通过肾脏过滤随尿液排出的代谢物,依然滞留在体内。此时,如果能配合好治疗,执行严格的饮食与水份控制,依然有可能延缓进入透析阶段,但一旦产生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心衰竭、肺水肿等症状,也就是所谓的尿毒症阶段了,此时就必须进行透析,或者进行肾移植了。
肾功能不好该怎么改善?
想改善肾功能不好的情况,得先了解病情、通过肾功能检查才能安排进一步的治疗。根据以下要点,让不同阶段的慢性肾病患者,建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并确定执行。如果工作或生活上不方便进行肾病饮食、或是胃肠有问题时,也能适时选择合适的专用营养补充品来调整。
1、定期进行肾功能及相关检查
早发现、早治疗,这是针对任何疾病最好的处理方法,建议从来没有检查过肾功能和尿液的人们,马上安排一次相关的检查,如果没有问题,那么40岁以下的成年人可以考虑最少2-3年检查一次;而超过40岁的成年人最少每年检查一次;如果肾脏问题的人群则应该最少3-6个月进行检查。
除了定期体检外,如果怀疑自己有肾脏病,并出现疑似蛋白尿、多尿、食欲不振、水肿、高血压等征兆,应尽早就诊,进行更为系统的检查,排出疾病风险。
2、肾功能不好如何改善饮食
肾功能不好的人在饮食上得特别注意,尤其是蛋白质及磷、钠、钾的摄取量更须小心。
当肾脏功能受损后,对磷和钾的代谢力会变差,若血磷过高,容易刺激副甲状腺增生,影响全身性血管钙化,肾性骨病变等;血钾过高则易造成心律不齐,而血钠则常与高血压和水肿有关。
肾脏病患饮食摄取的有以下原则:
面筋、坚果、豆类(非黄豆)属高磷、低生物价值蛋白的食物,应尽量避免。而乳制品虽然是高生物价值蛋白,但仍属高磷食物,摄取也应注意。
肾脏病患应避免食用杨桃、菜汤,因这两者钾含量极高,其中杨桃还具有肾脏病患无法代谢之神经毒素,更要特别小心。
豆瓣酱、辣椒酱、沙茶酱等含钠量高的调味料也应避免,烹调时也不应选择低钠盐,以免导致血钾过高而诱发其他疾病因子的风险。
蛋白质摄入,在第1、2期可以正常摄入,第3期开始减少,在0.6-0.8克/公斤/天。
由于患者病情不同,应该多咨询医生或者营养师来判断自己的摄取量,采用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更安心。
3、肾脏病营养品的选取原则
对肾脏病中后期的患者而言,需长期保持低蛋白饮食、又不能摄取过多调味料,反而容易影响食欲,导致热量摄取不足,而总热量摄取不足容易造成肾功能加速恶化。或者因为生活或者工作原因,在外饮食的患者,面临高油盐风险比较大。这时候,选择适量补充针对肾脏病量身打造的营养品对于病情也是有帮助。
挑选营养品的基本原则只要记住两大重点:
购买安全有保障营养保健品。
提供浓缩高热量、适量蛋白、低钠磷钾。
对于肾功能指标以及如何控制病情今天就说到这里,我们最后做个小总结:
1、正常人2-3年检查一次,超过40岁每年检查,如果患肾病,按病情或医嘱定期复查。
2、肾功能指标可以通过多项内容反映,但肾小球过滤率是肾功能的重要指标,根据其指标慢性肾病分为5期。
3、肾功能不好并不代表未来一定会透析,良好的生活以及积极治疗对于病情控制很重要,日常要考虑低蛋白饮食、营养均衡、热量充足,能够帮助改善病情。
4、肾脏病患者如果在饮食上无法控制,也可以适时适量补充肾病专用营养品,但在选择之初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肾脏病# #健康明星计划# @头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