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血池| Placental lakes
胎盘是胎儿的一个重要器官,胎盘异常往往是胎儿问题的“早期预警系统”。胎盘异常不仅影响产科孕期管理,对胎儿、围生儿、母体结局,以及母体未来生育能力皆有直接影响。
低回声或无回声病变是常见的胎盘声像异常表现。自上世纪70年代末,产前超声文献首先描述这类异常。最为常用的术语为“Placental lakes”。胎盘血池(Placental lakes)被定义为胎盘内最大径大于1cm的无回声区,周围环绕正常的胎盘间质(Jauniaux et al.1989)。病因多认为是绒毛栓塞和蛻膜多房囊肿。通常认为数目小于3个,最大径小于2cm,出现于孕25周后的胎盘血池,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性不大,无实际临床意义;若数目三个或以上,最大径2cm以上,出现于孕25周之前的胎盘血池,则可能是不良妊娠结局的“预警信号”(Harris et al.1990)。
随着医学超声成像技术的进步,超声评价胎盘研究的深入,近十年来对胎盘血池的认知较过去已有所不同。本文复习当前相关文献,对胎盘血池的超声评价做一扼要简介。
定义及超声诊断标准
胎盘血池为胎盘内无绒毛血管分布充满母体血液的空间。声像诊断标准:二维切面上胎盘内无回声区> 2 x 2 cm。
声像表现
诊断线索:常为多发的边缘为胎盘间质回声的局灶性无回声区。
●一般性表现
位置:胎盘血池可位于绒毛膜下、胎盘间质层中央、胎盘间质与底蛻膜之间以及胎盘的边缘。见图1~4。
大小:无回声区> 2 x 2 cm即可诊断为胎盘血池;最大径> 5 cm称大型胎盘血池;胎盘血池的大小形态在超声扫查过程中可变化。
形态:多为类圆形。
●细节表现
二维灰阶成像,适度调高增益,胎盘血池无回声内可见云雾样回声漩涡状缓慢流动。这种流体运动CDFI显像阴性;调节color scale (≤ 0.6 kHz),关闭壁滤波情况下,能量多普勒可显像;偶尔因血红细胞沉积,无回声内可见液-液分层征象。
胎盘血池的大小形态在超声扫查过程中,可随孕妇体位的改变、探头增大按压力度,以及子宫假性宫缩的出现而变化。
胎盘血池常与胎盘绒毛栓塞性病变同时出现,绒毛栓塞声像表现为低回声病变,内部无云雾样回声缓慢流动征象,大小形态检查过程中无变化,内部CDFI显像亦阴性。
图1 胎盘血池位于绒毛膜下。
图2 胎盘血池位于间质层中央。
图3 胎盘血池位于胎盘间质与底蛻膜之间。
图4胎盘血池位于胎盘的边缘,血池覆盖宫颈内口。
鉴别诊断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是种最为常见的胎盘良性肿瘤,多发生在胎盘胎儿面近脐带插入口处,为类圆形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实性包块,多为单发。
图5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声像。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完全性葡萄胎:胎盘弥漫分布大小不一的囊样结构,宫内无胚胎或胎儿,核型为46,XX和46,XY。
部分性葡萄胎:胎盘仅部分绒毛水泡样变性,声像上胎盘可囊状改变,胎儿常发育迟缓或多发性畸形。见图6。
完全性葡萄胎与正常胎儿并存双胎妊娠:存在两个胎盘,正常胎儿联系正常声像表现的胎盘,弥漫性囊样结构的胎盘无与之关联的胎儿。
●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与胎盘血池声像表现极为相似。多为胎盘边缘及胎盘后方剥离出血,血肿声像表现多样化,与出血时间相关。常有突发腹痛,阴道流血,子宫压痛等临床表现。见图7。
●胎盘植入时胎盘内无回声腔隙
胎盘植入时,胎盘内可出现多发的无回声腔隙,胎盘呈“瑞士奶酪”样改变。这些腔隙内可探及高速湍流频谱信号(>15cm/s)。见图8、9。
图6 孕14+周部分性葡萄胎,胎盘多囊样改变,箭头指示胎儿。
图7 胎盘早剥,箭头指示胎盘后血肿。
图8 胎盘植入病例,胎盘内分布多个形态怪异的无回声腔隙,呈“瑞士奶酪”样改变。
图9 胎盘植入胎盘内无回声腔隙内探及高速湍流信号(>15cm/s)。
孕期管理
胎盘血池绝大多数情况下,预后良好。目前认为在孕25周前,胎盘血池个数3个或以上,最大径> 3 cm;孕25周后,胎盘血池个数3个或以上,最大径 > 5 cm,需注意胎盘功能不全,胎儿生长受限。密切监测羊水量,实施孕妇子宫动脉、胎儿脐动脉多普勒监测以及谨慎评估胎儿生长发育。非以上情况的胎盘血池,临床意义不大,无需针对性随访。
多个大的胎盘血池,多伴胎盘功能不全,胎儿生长受限,主张提前终止妊娠。大型胎盘血池妊娠,建议择期剖宫产以避免产时产后大出血。
参考文献
[1].常才.妇产科超声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33-635.
[2]. Reis NS et al: Placental lakes on sonographic examination: correlation with obstetric outcome and pathologic findings. J Clin Ultrasound. 33(2):67-71,2005.
[3]. Hwang HS et al: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large placental lakes.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Biol. 162(2):139-43, 2012.
[4].Paula J. Woodward etal:Diagnostic Imaging Obstetrics.Third edition. Salt Lake City,UT : Elsevier, Inc. [2016].
[5].Rachael M. Colpaert et al: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lacental
mesenchymal diseas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Obstetrical and Gynecological Survey 2019; 74 (10): 611-622.
[6].Minekawa-Mehandjiev R, et al.Placentalmesenchymal dysplasia differentially diagnosed from molar pregnancy by 3-D inversionmode rendering: a case report. J Obstet Gynaecol Res. 2014;40(1):284-287.
[7].G. Cal, et al:Morbidly adherentplacenta: evaluation of ultrasound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differentiation of placenta accreta frompercreta.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13; 41: 406–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