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十二经络与脏腑功能(上)
中医三元论的理念:它把整个人体分成三大系统,第一部分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它是由心脏和肾为中心的脏腑,经络所组成的。
先天之本的中心脏器是心脏和肾,它还包括了小肠、膀胱、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以及肾的排泄系统,在经络上包括了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
第二个部分是人体的生命之本,它是由肝脏和大脑两个脏器为中心的脏腑、经络组成的。包括肝脏和大脑两个脏器,还包括胆、三焦,生命之本在经络上包括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
上中下三焦代表整个人体。脑所对应联系的部位是整个身体。人体后天之本是以肺和脾为两个脏器为中心的人体部分。它在经络上包括了大肠和胃两个腑器,还包括了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以及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人体三元论的思想是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慢慢总结归纳出来的,这是一个大的理念,也是中医所必须尊从的理念。为什么要在把人体的先天之本划为第一?
因为在人体的有生之初也就是卵子和精子结合之后在母体发育过程当中,最早发育的是人体的肾脏,然后是人体的心脏,随着进一步的发育,有了人体的雏形,有了人体的供给系统和排泄系统之后,人体的其它脏器才慢慢得形成,包括人体的骨骼、肌肉、皮肤、其它各个组织、各个系统才慢慢地形成,所以心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理当是第一位。人体的十二正经,分成四个组,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
手三阴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
足三阳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足三阴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
常说的三阳经是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三阴经是少阴经,太阴经,厥阴经。三阴经和三阳经有一种表里关系,需要牢记。
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相表里,手阳明大肠和手太阴肺经相表里,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相表里。以上是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的表里关系,以及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的表里关系。十二经的分布:认识十二条正经,记住十二条正经的表里关系,了解经络的大致分布。比如胆经:不管是足少阳胆经还是手少阳三焦经,分布的位置就是人体的两侧。比如头部的两侧,耳朵的周围,身体的两侧,腋下,双跨,两条腿的外侧,这里分布的主要是人体的少阳经。
人体的背面,比如后脑、后背、臀部、腿的后侧,主要分布的是太阳经。人体的前侧,人体的脸部,人体的胸腹以及腿的前侧,主要分布的是阳明经。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方向),是指它从手指末端走向身体里面,走向人体的胸腹,走向人体的头部。
手太阳小肠经,起自小手指外侧端少泽穴,它沿手指背外侧过腕部,沿前臂外侧缘穿过肘部尺骨肱骨的连接上行到上臂外侧缘,出于肩关节,绕行肩胛后过大椎穴,然后向前下进入缺盆部(在颈部下面锁骨以内凹陷的位置是缺盆)。它向下联络心脏,穿过胃部,属于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属于小肠主管)。
缺盆部的支脉沿着颈部到达面部进入听宫(耳内),耳内有通向脑的听神经,小肠经跟听神经连接在一起。面部支脉上行目眶下,到达睛明穴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连。
这里重点记住:手太阳小肠经首先交汇于大椎穴,然后在面部的睛明穴跟足太阳膀胱经连接在一起,手太阳小肠经要进入听宫,这是手太阳小肠经的分布。手阳明大肠经,起自食指末端的商阳穴,沿食指外侧缘,穿过合谷穴,行于上臂外侧前缘上肩,向后横走交于大椎穴,(又一条经络到达了大椎穴,)再向前向下进入缺盆,进入肺,穿过横隔,下行至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于大肠所管辖)。
缺盆部的支脉经颈部上行进入下齿槽(一般下齿痛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问题),后绕口唇左右交叉于人中穴过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连接在一起,这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分布。手少阳三焦经,起自于无名指侧端的关冲穴,沿无名指侧至手腕背面,沿前臂外侧尺骨与桡骨之间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到达肩部,前下行入缺盆,分布于胸中联络心包向下通过上中下三焦。
分支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后横行左右交会通过大椎穴,(又一条经脉来到了大椎穴,)分开上行颈部,继续上行进入耳中,出耳到达目眶下,进入目外眦交于足少阳胆经。
手太阳小肠经起自小手指的尖端的少泽穴,在面部的睛明穴跟足太阳膀胱经交汇在一起。手阳明大肠经起自食指侧端商阳穴,交汇在面部的迎香穴和足阳明胃经连接在一起。
手少阳三焦经起自无名指尖端的关冲穴,它在面部目外眦跟足少阳胆经交汇在一起。这些是需要大家掌握的重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