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园先生与《补农书》

杨园先生是明末清初理学家、农学家,《补农书》的作者,桐乡炉头(今龙翔街道杨园村)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卒于康熙十三年(1674)。姓张,名履祥,字考夫,世称杨园先生。其故居已毁,然尚知方位,其墓犹存,在今杨园村西溪桥西约150米处。

杨园先生一生未仕,以设馆授徒、躬耕农桑为业,尊崇程朱理学,著作颇多,他所著《补农书》是一部研究明末清初太湖地区农业经营的专著,内容丰富而具体,为后世所重。

传统时代的读书人一般都轻视农业生产劳动,尤其是士大夫阶层,但张杨园则不然,他在《与严颖生书》中说:“廊庙山林俱有事”,不论是在“廊庙”为官,还是在“山林”为农,都可以有所作为。他又在《补农书》中说:“农事不理,则不知稼穑之艰难;休其蚕织,则不知衣食之所自”。这是张杨园撰写《补农书》的思想基础,可以肯定,如果张杨园没有这种重农思想的话,是不可能写出像《补农书》这样具有重大影响的农业著作的。另外,张杨园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为其亲自参加农业劳动,也为他撰写《补农书》提供了便利。

明亡后,张杨园结束了在江浙一带的游馆生活,隐居炉头乡里,一面继续设塾授徒,一面躬耕农桑。他说:“予学稼数年,咨访得失,颇识其端。”

《补农书》是为补充湖州涟川《沈氏农书》而写,《沈氏农书》成书于明崇祯末年,张杨园深感此书之不足,遂加以补充校订,故称《补农书》。由于张杨园长期的调查研究、观察比较和实验证明,所以,他在艺谷、栽桑、育蚕、畜牧、种菜、莳药等诸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陈克鉴在《补农书引》中说他“凡田家纤悉之务,无不习其事,而能言其理”。

《补农书》分上下两卷,包括逐月事宜、运田地法、蚕务(六畜附)、家常日用、补农书后、总论等章节,附录有:一、策邬氏生业;二、策溇上生业、淡黄齑法;三、壅田地额、拔蛇法、削草;四、论水利书。除记述水稻、小麦、豆类等粮食作物外,还对麻、桑、菊等经济作物作了详尽的记载,特别是对菊花,张杨园是最早记载桐乡杭白菊的人,《补农书》也是最早记载杭白菊的桐乡地方文献。

他在书中这样写道:“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古人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英,冬食根。每地棱头种一二株,取其花,可以减茶叶之半。茶性苦寒,与甘菊同泡,有相济之用。若种之成亩,其利视种豆自倍。吾里不种棉花,亦有以此为业者。但费采摘工夫,及适市贸易,耳目混乱耳。种植甚易,只要向阳脱水而无草,肥粪甚省。有黄白两种,白者为胜。”比较详尽地介绍了菊花的性能、功效和食用方法,还介绍了种植方法,核算了种植利润,并明确指出“有黄白两种,白者为胜”。考证现在桐乡菊花种植最为集中的龙翔街道、凤鸣街道和石门镇等区域,菊花确有黄、白两种,其中绝大部分为白菊,黄菊只是零星散见于高冈岸壁,但始终未绝迹。由此可见,早在三百多年前,桐乡人即以种菊为业。所以说“三百年留香”一语,不仅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杭白菊在桐乡漫长的种植历史,而且涵盖了桐乡浓厚的文化底蕴,它涉及桐乡历史名人张杨园先生和他不朽的农学著作《补农书》。

后世对《补农书》的评价相当高,现代著名农学家陈恒力教授在《补农书研究》一文中称它“是总结明末清初农业经济与农业技术的伟大作品之一,是我国农业史上的一件最可宝贵的遗产”。1957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曾专门组织力量来嘉兴地区农村进行过深入调查,对此书作过专题研究,并来桐乡炉头拜谒了杨园墓。

张杨园卒后初葬于故宅东南半里处,四年后迁葬村北西溪桥西的高燥地中。有清一代,杨园先生墓曾数度重修。康熙六十年(1721),海盐张朝晋、余姚陈梓募资首修墓园。乾隆十六年(1751),浙江学政雷鋐题碑:理学真儒杨园张先生之墓。嘉庆六年(1801),桐乡县令李廷辉捐俸重修,二十三年(1818),县令黎恂又重修。咸丰四年(1854),平湖顾征君募捐建墓门,栽松柏,并在西溪桥南堍筑石埠头,以便谒墓者停泊船只。同治三年(1864),浙江巡抚左宗棠捐廉银大修,于墓周以条石筑罗城,并从河埠筑一石道直通墓门,题写墓碑:大儒杨园张子之墓,又立石碣于墓门前,以示乡人永远防护,禁止采樵。同治十一年(1872),桐乡县令李春和在墓左侧建祠二进,作祭祀之用,并于祠前开凿一池,内植荷花。

十年动乱中,杨园墓、祠被毁,荷塘改为水田。2005年,墓地周围进行土地整理,高地削为平田,但为了保护杨园墓,特意留下一块未作整理,所以现在墓地尚存,并遍植松柏以示纪念。

2011年,杨园先生诞辰400周年,龙翔街道办事处与文化部门出资重建墓园,筑道建亭,植松栽柏,修葺一新。常有人前往吊古追思。

(0)

相关推荐

  • 张恨水对联创作述略(1)

    张恨水的对联创作 对联,是中国汉文化所独有的奇葩.创作一副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并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对联,绝非易事.因为它既要讲空格律和艺术,更要融入时代,表现时代精神.   一    继承传统致力创新 它 ...

  • 三元地理函授讲义1

    三元地理函授讲义曾子南著述 第二编三元地理讲义秘诀详解 第一课开章明羲. 第二课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之生成, 第三课六十四卦之构成. 第四课杨公传授曾公之先天六十四卦阴阳佈位图意羲. 第五课先天八卦与后天 ...

  • 杨秀琴||追古乌镇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江南一直是优美的所在,诗画般的存在,去了南方就必得看一回江南的古镇去了. 如果一个人走在乌镇陈旧而狭长的青石板上,不是看 ...

  • 武昌滨江商务区杨园片打造工程设计之都,南山、绿城、保利抢滩

    从长江二桥去武昌,你会看到武昌桥头下一片绿树葱茏的地带,那便是杨园.杨园过去叫"洋园",督办京汉铁路的张之洞来过"洋园"几次,但直接主持修建粤汉铁路的詹天佑却在 ...

  • 三僚杨赖纳卦妙断书

    三僚杨赖纳卦妙断书

  • 花落杨园

    苏州日报>2021年03月22日 A11版 薛金坤 写过<花开花桥>一文,得了奖,大概是因为沾了花桥的光.而我的家乡常熟杨园与昆山花桥在经济实力上还是有些差距的,就是与隔河相望的辛庄 ...

  • 杨公逸民加补五章歌

    杨公逸民加补五章歌

  • 当代著名书法家杨敬科,精品行书书作欣赏,笔法苍劲,结体流畅

    前言: 声明:本文由清雅阁书画原创首发头条,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 谢! 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朵涟漪,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好不谦虚的说书法艺术是世界艺术的变锋,我列 ...

  • 杨园

    <姑苏晚报>2021年03月10日 B07版 薛金坤 杨园,我的故乡. 庚子除夕,我回老家过年.午饭后,阴沉的天下起雨来."干净冬至邋遢年",现实又一次验证了老祖宗的话 ...

  • 武汉市武昌区2021年四大任务,杨园、武珞路、华中金融城持续升级

    武汉市武昌区积极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促进生态自然修复,打造宜居宜业品质城区.到2025年,"一岸T轴一谷"的城区功能骨架纵深拉开.支撑有力,长江右岸滨江商务核心区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