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寻趣:宝黛共读《西厢记》还是《会真记》(作者 徐景洲)

宝玉与黛玉共读《西厢记》,是《红楼梦》中最美的情节之一,也是二人情感发展的一个高潮,可以说,《西厢记》是宝黛爱情的强力催化剂,是一出典型的“书为媒”爱情剧。

但问题来了,读者甚至红学家,提到这一段,都说宝黛是共读《西厢记》,可小说里却偏偏写成是《会真记》!何以然?

众所周知,《会真记》与《西厢记》是两种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前者是元稹创作的唐传奇小说,后者是元代伟大戏剧家王实甫所作的杂剧,两者剧情人物大致相同,但主题各异。前者是始乱终弃故事,后者故事却是爱情至上,婚姻美满,歌颂的是追求爱情战胜封建礼教。显然,《西厢记》与宝黛二人的爱情理想与追求是一致的,从这个角度看,《西厢记》是宝黛二人的思想启蒙与爱情追求的教科书,他们一起欣赏的只能是《西厢记》,绝不可能是《会真记》,而且,他们脱口说出的书上的句子就是《西厢记》中的唱词:“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若共你多情小姐共鸳帐,怎舍得叫你叠被铺床”....

但小说里却这样写:

“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

但为什么曹雪芹要把《西厢记》说成《会真记》呢?

第一种可能是当时人们习惯把改编自《会真记》的《西厢记》叫《会真记》。

第二种可能是宝玉拿的这本书,就是以《会真记》为书名,而以《西厢记》为内容的出版的书,或者为掩人耳目,书皮伪装成《会真记》,而内书则是《西厢记》。

第三种可能是曹雪芹用的还是''假作真时真亦假’’的障眼法:《会真记》是假,《西厢记》是真,明说《会真记》,暗《西厢记》。

第四种可能便是曹雪芹写错了。

总而言之,还有一些可能性存在,既然很难确定是哪一种,那也就没有必要确定是哪一种,正像贾府究竟在北京还是南京一样,《红楼梦》的魅力就在于类似的似是而非的谜多!

更为耐人寻味的是,还是在第23回,黛玉与宝玉分手后,回房路上,听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于是便听起来,沉浸其中,“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这里又点明与宝玉在一起时,“方才所见《西厢记》”,不是《会真记》。在庚辰本里脂砚斋这样点评:“前以《会真记》文,后以《牡丹亭》曲,加以有情有景消魂落魄诗词,总是争于令颦儿种病根也。看其一路不迹不离,曲曲折折写来,令观者亦技难持,况瘦怯怯之弱女乎!”这里,又点明之前看的是《西厢记》,简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云遮雾罩,益发让“黛玉与宝玉读的究竟是《会真记》还是《西厢记》“这个问题扑朔迷离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