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寸和尺度——《我看高考》浅评
那天,有一个高二的学生问,老师,高考作文中能写批判性文章吗?
我说,具体要看批判什么?宽泛的社会批判、文明批判一般问题不大,具体的制度批判、政权批判、意识形态批判最好不要写!不过,你放心,一般不会出这一类考题的,你想批也没地方批去!
但是,不管写什么样的文章,对什么样的问题发表看法,分寸和尺度都很重要。
偏激不等于深刻,眼里只有负面与黑暗也不等于直面现实、关怀人生。
下面以2017年的全国卷三的《我看高考》一文为例,简单谈一谈。
黑体为原文,粗体为本人所加,蓝体为本人所评。
我看高考
我至今无法理解那些试图通过一场考试改变命运的人。
开篇慑人。定调。
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华发早生,眼镜是“瓶底子”,皱纹比陈景润还要深邃,以夜间最晚回到宿舍和凌晨最早离开宿舍为荣,熄灯后也要打着手电筒夜读。那是高考大省的一所乡镇中学,老师们挂在嘴边的一个学习榜样是,上几届一个学生,毕业时被发现床下满满都是电池。
遗憾的是,我那同学是考试的信徒,但成绩单并不垂青于他。
我们从没交流过“高考改变命运”的话题。过去40年里这场考试一再被“神化”,“改变命运”是关于它最神奇的说法。要知道高考是为高等学校选拔生源,而不是魔法学校。
高考的确如魔法般改变过很多人的命运,但40年来,魔法效应一直在递减。40年前恢复高考之所以影响中国,是因“文化大革命”破坏了科教秩序,高考标志着一个庞大系统的重启和复位。高考不是破天荒的改革,只不过是向正常轨道的回归。
清醒、理性、精准。没有拔高、没有那种欢呼式的礼赞。
清晰、准确、有高度。对过去没有深恶痛疾式的咒骂,对现在也没有欢天喜地式的感恩。
此后多年,“高考改变命运”只是一种修辞,一种寄托,一种对知识的信心,一种万千家庭对子女进行励志教育的口号。
如果你来写这一段,你将怎么写?
关于高考我一直好奇,阅卷老师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或眼光去鉴别作文,一篇作文59分与60分的区别到底在哪儿,以及字写得好看会不会得分——我的每一位高中老师都在强调要把字写得好看一些,包括数学老师。
通过高考我倒是认识了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城市的重点中学和我那所乡镇中学经历的,实际是两种高考。差别就像床底堆满的电池和华丽的学科论文之间那么大。我的同学中只有少数能够达到本科线。而在我就读的初中,甚至只有个位数的学生考上了高中。命运有时在高考前就已决定了。
还是冷静的论述。没有过于愤激和不平的语气,但力度一点不差。
我知道这才是我们要去改变的事情——发展中国,改变它的不平衡,让每个孩子有相对平等的人生机会。这也是整个国家恢复高考的初心。
因此,我对高考有很多期待。期待它不再“一考定终身”,期待它结束文理分科,还期待它恢复“出厂设置”:唯才是举、公平竞争。
至于我自己,我相信读书一定是有用的,但永远都不相信“高考改变命运”。它有时只是一种托辞。常有不如意者说,自己当初高考发挥失利,否则就将如何如何。一位女明星对媒体大谈自己当初“差一分去清华”,根据其进一步的描述来推算,她差的那一分约等于别人的200分。“差一分去清华”的传说总有市场:人们倾向于把不如意归咎于高考失利,为自己不够努力或不够好运找个台阶。
高考不足以改变命运。自己的努力和机遇却真实地影响着自己的人生。
高考在短时间内也许直接影响了你的人生走向,但长远看,你是什么样的人,最终还是会走向什么样的路!
在考上的情况下,差距不是太大,但考上的与考不上的,影响还是会比较明显。
将命运寄托在一场考试上,有点自轻自贱了。如果薄薄的几张试卷就承载着“人生大考”,那人生未免欠缺一些厚度。人生只有一次,考试可以一再重来。
何况,恢复高考后最早那批命运多舛、上过山下过乡的考生,已用他们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在人生所有的考验中,高考也许是最轻松的了。
如果你来写“我看高考”,你能做到公允平正、清晰深刻吗?
本文作者,应该对高考是很有看法的,我们相信,他也不会缺乏相应的材料支撑,但他表达的尺度和分寸是十分恰当的。
那些“作文长作偏激语”的孩子,可以好好琢磨一下。
不激不厉,风规自远,是为人,也是作文的一种高境界。
学习,只为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