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线车推过老街……
当独轮车推过老街……
曹锦军
这是一条唐代就有的街道,平平仄仄的石板路,有着独轮车日复一日碾出来的深槽,日久天长,铺就的石块早被磨去了所有棱角。独山老街,孤寂的守望着这一片天,或许在等待某人的蓦然回首。
老街的一端是码头,古时,这里的港水经源湖、龙湖出华阳,通长江,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县志载:有船31只。因独山水运便利,九江、安庆、黄梅一带的烟叶、苎麻都在这里转运。白天,车水马龙,夜晚,灯火通明,好一派商埠的繁荣景象。
独轮车,黄梅话叫线车,也许是因为推起来是条直线而得名吧。是从码头到老街商铺之间的重要交通工具,轮子是包着铁皮的木轮子,车把之间挂有一布带,行车时把带放在人的双肩之上,平路行走推车人双臂使劲往前赶,一步一步的脚脚实地。遇到上脚路时,独轮车的前边还有一根绳索,太重的货就要一人在前边拉着走。而走下脚路时除了双臂使力往后拖,往下压,人要跟着车走,一直行到平路上才能松得下来。在这样的路上,推一车沉重的货物前行,没一定的毅力和相当的技巧是根本不行的。弄不好,推不了几步,车子就倒了。小时候,我在上乡“上水山”的时候,曾推过独轮车,可没走两步,车子就倒在地上“罢工”了。
“吱呀、吱呀”一路慢行的独轮车有时候绑满了各种货物,也有时候车上坐人。通常是女子回娘家时,丈夫推着车子,妻子坐在上面,就这样夫妻双双一起回到妻子娘家。“手拿遮阳伞,瞒开众人眼,走出张家湾,车子推得欢”。黄梅戏“推车赶会”,张二女就是打着伞,坐着於老四的独轮车去赶会的。虽然他们当时不是夫妻,只是情侣。那“上一个坡来、过一个坑来、坑坑洼洼路不平、不怕那山高水又深……”
曾几何时,内陆各地公路的修建,水路的优势明显下落,老街褪去了昔日繁华的外衣,破旧的木门,斑驳的外墙,还有“鸡毛换灯草”的针头线脑小摊,都成为了老街最后的身影。街道是干净的,鲜有垃圾。如古朴的老人,虽然满面沧桑,身上的衣服补丁摞补丁,但清爽自然。
在老街拐弯处的一角落,虚开的大门,一辆破旧的独轮车歪在墙角,一张破旧但干净的八仙桌上,端放着一壶野茶叶泡的茶。饮之,微凉,略苦,恰似人世间炎凉心自知……
作者:曹锦军 湖北黄梅人 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黄梅电视台记者
执行主 编:魏鲜红
主 编:曹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