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礼赞(散文)

作者:杨传泳

甫闻新年钟声响,隐听壮牛跫音来。对牛,我有着解不开的情结。

小时候,到乡下游玩,村道上遇见对面牧童骑着牛牵着牛鼻,一头壮硕的水牛,正晃动着一对牛角,我心便怵了,尖尖的牛角准会把人的肚子挑穿。便远远地缩在路旁,不敢跨前一步。农村的亲戚安慰我:别怕,牛很善良,牛眼中的人很大,不会伤害你的。于是,我便大胆地往前跑了。

1958年暑假,参加“双抢”劳动,看到牛套上眼罩,拖着牛车盘,一圈一圈地转着,把河水戽到田里灌溉禾苗,毫不知累的样子。后来,老农手把手地教我犁田。我扶着犁,牛拉着犁,一步步地向前走。我握不准犁把,人歪歪扭扭的,耕的田时深时浅。幸亏在老农教导下,当转头的时候,“哗!”“嘘!”地一声,它便听从使唤,时停,时走。看那牛泥水溅满身。歇息时,看它不时地甩动牛尾,驱赶身旁的牛虻。我想,它“耕犁千亩实千箱”,多么勤劳,又有奉献精神!我们常把在平凡岗位上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人,誉为“老黄牛”。

吴江锡剧团在华东戏曲汇演中的优秀剧目《大年夜》,讲的就是大年夜牛郎中为牛接生的故事,牛在人们心目中有着多么高的地位!特别后来读到一些文章,赞扬奶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我对牛更是敬佩!有一次,在盛泽昇明桥的杀牛作坊里看到的情景,真令人心痛。有屠户在东白漾洗涤牛杂碎,听人说,牛在看到前一头牛被宰,会流眼泪的。看那屠户像庖丁解牛般地把整头牛分割成一块一块,旁边的牛该有多么痛苦啊。宋代李纲的《病牛》写道:老牛“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牛粉身碎骨后,给餐桌端上色泽红润、肉香味美的牛肉,为人类作出最后的贡献。当我们大快朵颐牛肉时,不能不想到它的功绩至伟!

可惜的是,有的人却对牛大不敬,自命不凡,说别人笨得像牛。可笑的是,不检讨自己不看对象就瞎说一番,却责怪别人听不懂,说自己在“对牛弹琴”。更令人气愤的是,在十年动乱期间,对牛的污名化,将牛喻为邪恶丑恶的“鬼”,列入横扫之中。眼见一些同事被打成“牛鬼蛇神”,关进“牛棚”,强迫劳动,实在荒唐。

粉碎“×××”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也为牛恢复了名誉。有一次,高中毕业聚会上,大家向一位在校被树为“学雷锋标兵”的班长祝贺,缘于他荣获了“孺子牛奖”,让人联想起鲁迅的诗句“俯首甘为孺子牛”,听说这奖项是民政部的最高褒奖,孺子牛体现了不图名利、踏实苦干、勇于奉献的精神,值得崇尚。

牛身上有太多的宝贵品质为世人颂扬,牛成为吉祥物,称之“福牛”。牛年降临时,人们便欢呼“牛报新春金牛吼”,企盼“众心牵牛万千头”,迎来又一个好年景。在盛泽舜新中路的证券公司前,曾安放一头石牛,为的是祈求股市牛气冲天,股票交易牛市发展高升。

牛,在改革开放的当今,亟须弘扬那种吃苦耐劳、努力奋进的精神,而牛正成为这种精神的象征。深圳有粗犷雄伟、充满活力的拓荒牛雕塑,华西村安放着昂首向前、金碧辉煌的大金牛。

在盛泽红梨湖畔,金牛园曾铸有一头金光闪闪的牛,它躬起身子,以强劲之力往前冲。一旁镌有的《园记》说明,这是当年吴江工艺织造厂凭着这种“牛”精神,在“滚一身泥巴,建一个乐园”活动中,发扬了“勤劳憨直、默然奉献、不断进取”精神,才创造了企业的辉煌,铸就了“仿真丝大王”美誉,成为国内乡镇企业的佼佼者。

牛,我赞美你!尽管在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中,在越来越多的农村你成了稀罕之宝,但艰苦奋斗的老黄牛、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创新发展的拓荒牛,永存我的心中!

2021-01-1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