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疾病演变——179血糖调节
血糖必须保持平衡。人体通过如下机理对血糖进行调节:一是感觉调节。大脑作为血糖监测器官,监测到血液中的血糖不正常,即过高或过低时,首先以饱腹或饥饿的感觉进行血糖调节:血糖高了,便产生饱腹感,让人不想进食,或停止进食。
血糖低了,便产生饥饿感,胃咕咕叫,腿发软,促使人进食、减少或停止活动以减少能量消耗。
二是吞噬调节。人有饥饿感时,如果没有及时进食,一般几分钟后饥饿感会消失,这是因为身体中有一种吞噬细胞,会吃掉身体中存在的垃圾如多余脂肪、血脂、脂肪瘤、肌瘤、囊肿、息肉等,转化成能量。成年人吞噬细胞每天可以吃掉约鸡蛋大小的上述垃圾。这是人类几千万年进化过程中因长期食物短缺而形成的在短期内未进食不被饿死的机制,也是饥饿时代或善于控制饮食的人少患肥胖、肌瘤、囊肿、癌症等疾病的原因。
三是肝脏调节。在本课题025节中说过“甜味成瘾”,人类在食物短缺饥饿时突然遇到果子,吃到肚子胀还不会停,这个遗传机制至今还在:有好吃的,不饿也吃。于是进化出肝脏调节血糖的机制,当血糖不正常时,大脑就通知胰岛分泌两种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送信给肝细胞,肝细胞胰岛素受体感受到信息后,开始对血糖进行调节。
如果血糖低了,肝脏受胰高血糖素刺激,做如下工作:一是释放所存储的肝糖原进入血液,调高血糖;二是在肝糖原不够时将机体存储的脂肪、氨基酸等转化成葡萄糖。胰高血糖素又称抗胰岛素或胰岛素B,是伴随胰岛素由脊椎动物胰脏的胰岛α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与胰岛素相对抗,起着增加血糖的作用。
相反,如果血糖高了,肝脏受胰岛素刺激会做如下工作:回收血糖,转化成甘油三酯(脂肪)存储。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
肝脏如此调节血糖是有条件的:一是肝细胞正常,人的肝脏约有25亿个肝细胞,长期喝酒、吸烟、熬夜的人会损伤肝细胞;二是有充足的酶即B族维生素将血糖转化成甘油三酯;三是肝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即维生素B6要充足。营养医学认为肝脏调节血糖还有下列事实佐证。一是动物实验证明。法国科学家克劳得在18世纪做了实验,以完全不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喂食动物,发现进食1~2小时,肝脏中葡萄糖会进入肝静脉血液,流向心脏。二是所有治疗糖尿病药物的说明书上都写着“肝功能不全者慎用、禁用”。三是医院诊断糖尿病要检查血糖并做胰岛素释放实验。结果往往是:即使血糖过高,超过诊断为糖尿病的指标,但患者早期的胰岛功能是正常的,胰岛素的浓度是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