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经典朗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简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寓离情于写景之中,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注释】

⑴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春天薄雾霭霭、柳絮如烟、鲜花掩映的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⑸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白话译文】

旧友告别了黄鹤楼向东而去,在烟花如织的三月漂向扬州。

帆影渐消失于水天相连之处,只见滚滚长江水在天边奔流。

【创作背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

【整体赏析】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李白心里对这次离别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惟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0)

相关推荐

  • ​阿雷吟诵讲堂(高)第二十一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阿雷吟诵讲堂(高)第二十一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倾听与陪伴!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

  • 唐诗《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注解]: 1.黄鹤楼:建在湖北武昌西边的黄鹤矶上,下面就是长江. 2.烟花:指暮春浓艳 ...

  • 唐诗三百首经典朗读——《怨情》李白

    李白<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简介] <怨情>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小诗抒写一位美人的幽怨,不直截了当地写怨,而只作美人神 ...

  • 唐诗三百首经典朗读——《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山随着低 ...

  • 唐诗三百首经典朗读——《春思》李白

    春思 唐代·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燕地小草像碧丝般青绿,秦地的桑树已叶翠枝绿. 当你怀念家园盼归之日,早就思念你而愁肠百结. 春风啊你与 ...

  • 唐诗三百首经典朗读—— 《贫女》秦韬玉

    秦韬玉<贫女>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简介] <贫女>是唐代 ...

  • 唐诗三百首经典朗读—— 《八阵图》杜甫

    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简介] <八阵图>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 ...

  • 唐诗三百首经典朗读——《听筝》李端

    李端<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简介] <听筝>是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诗描写一位弹筝女子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故意将弦拨错, ...

  • 唐诗三百首经典朗读——《佳人》杜甫

    佳人 唐代·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

  • 唐诗三百首经典朗读——《游子吟》孟郊

    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 ...

  • 唐诗三百首经典朗读——《子夜秋歌》李白

    过故人庄 唐代·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 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 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 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