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水色与人亲  醉了美人醉诗魂

文/王国庆(南宁)      图/孙淑芬

近日,四野子女、美女诗人孙淑芬前往阳春市河㙟镇石拱古桥拍摄写真照片,面对历史悠久的青石板拱桥,面对蜿蜒奔流、飞珠溅玉的潺湲溪水,面对沿溪蓊郁葱茏、婀娜多姿的连绵翠竹,以及缠绕在峡谷间白如炼乳般的云雾、飞架在峰顶间的彩虹等绮丽的自然风光,作为美人兼诗人的孙淑芬,一方面被它们多姿多彩的形态和神韵深深吸引,深深陶醉,另一方面,听任着自己天生的诗人秉性信马由缰,不可遏止地一口气写下了一组共八首既相对独立、又浑然一体的组诗。

这组诗作既有自由诗、律诗和词几种创作形式的多样性,又有或偏重写景、或偏重抒情的创作内容的丰富性。给它们一个丰富多彩、活泼动人的评价,我以为不算过分。

限于篇幅,八首作品不能一一展开评析,本文只拟对其中的二、三首本人认为的最为出彩的诗作进行相对详细的观照和赏鉴。第一首《七绝·风韵依旧》。“寻踪古道立仙桥,耳畔依稀响洞箫。”诗人身临历史底蕴深厚的山川万物,不免“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耳畔依稀响起了百年、千年乃至更久远前古人曾在这里吹奏过音韵悠悠、余音绕梁的洞箫声。“一别千年终邂逅,竹摇风韵更妖娆。”往事越千年。诗人来到当年洞箫声声的故地,与其邂逅,与其亲近,在被幻觉中的洞箫音韵深深陶醉之后,惊鸿一瞥,不意间看见风摇翠竹,婀娜起舞,百态千姿,不由得不为之而发出一声“更妖娆”的深情赞叹。

第六首、《七律·试练剑术》。“长河映日水粼粼,汉女溪滩练早晨。衣袂飘飘如燕子,剑光闪闪若星辰。真经在手舒风袖,秘笈于胸转鹤身。”这首七律诗作,反映的是诗人拍摄舞剑写真照片的自况。“长河映日水粼粼”。照说,诗人所处位置是在溪边,不应有“河”。但律诗的规则非常严格,不但不能破平仄,而且还不能出现同一个字。在这个规则约束下,为了避免与后面的“溪”字碰头,诗人只好找了个替代名词“河”。这么做在格律诗词创作中是被允许的,比如说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著名的诗句就是为了与“大漠孤烟直”对称而虚拟的。“真经在手舒风袖,秘笈于胸转鹤身。”这两句是对诗人自己舞剑技艺信心满满的自许。“真经在手”和“秘笈于胸”是一个事物在律诗写作中最常见的同意反复的一种表达方式,都是说明有成竹在胸这个意思的。“舒风袖”、“转鹤身”这两个动宾词组,搭配得十分契合,天衣无缝,因而产生出了准确、鲜明、生动的艺术效果。“中国功夫天下醉,传承瑰宝靠人人。”最后两句首先由衷自豪地赞扬扬名天下的中国功夫,接着马上笔锋一转,满是期盼地将传承中华功夫瑰宝的良好愿望寄希望于每一个身躯里流淌着炎黄血液的中国人。

第八首、《清溪戏水》。“嬉戏清溪溅碎银,明眸盈笑尽阳春。怡然空谷弦歌舞,碧水青山秀写真。”这一首七绝,也是诗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怡然于山水间的自况。山间小溪,清流婉转,飞珠溅玉,鱼虾游弋,引得我们的美女诗人满心欢喜,不由得童心迸发,或用手撩起串串水珠,或倚坐石块,将脚丫伸进水里,用力拍打,溅起一朵朵水花。与山水接触,与自然亲昵,作为每一个胸无块垒的正常人,没有谁不会挣脱平日各种羁绊,一头扎进大自然的怀抱,释放天性,尽情享受人生至乐。于是乎,身心惬意之余,从心底喷涌出、从明眸里放射出阳春三月一般灿烂的倩笑,并将这种人类最本真的情态深深地定格在河㙟镇石拱古桥这块背景板上。

孙淑芬是一位创作态度十分严谨的诗人。她的这组诗作在被编入美编、并且已经公开发表之后,当她发现有好几处的关键字词不够准确,便迅速进行了改正。比如《五律·梦回古桥》中的首句“虹顶舞峥嵘”中“虹顶”两个字,原来在美编中是“耍剑”。后来再三推敲之后将它们改成了现在的“虹顶”。她这一改,境界一下子便发生了天地翻覆的变化,顿时化实为虚,浪漫主义的元素不可阻挡地云蒸霞蔚了。你看,她原来只在地上舞剑,现在站到了彩虹的顶端(夸张的写作手法),是不是乍离凡尘、骤入仙界了啊?

孙淑芬的诗创作正方兴未艾,我们祝愿并期待她有更多的佳作问世!

作于2020年12月19日

河㙟镇石拱古桥组诗

作者:孙淑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