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弦乐重奏曲之夜”——穆特与朋友们室内乐音乐会 | FantasticClassics

图片:©王舒凡

文/王舒凡(国大观察员)

8日晚,在国家大剧院迎来安妮·索菲-穆特本次北京之行的最后一场音乐会,以弦乐重奏作为演奏内容,囊括了贝多芬两部的弦乐三重奏和一部四重奏,均为其早中期作品。

“如果说贝多芬在钢琴作品的风格特点上要归功于克莱门蒂和迪谢克,那么在发展动机和用对位活跃织体的技巧方面,他是以海顿为榜样的。且个性表现在他的主题的性格、多次意外的乐句转折、非常规的转调,以及形式结构上某些微妙之处。”

—【引自格劳特著,余志刚译《西方音乐史》(第六版)】

《c小调弦乐三重奏》(Op.9 No.3)作于1798年,当时的贝多芬已经开始失去听力,郁郁寡欢、不善言辞是他给人的印象,但依然不妨碍能够其中听出令人诚服的自信。

第一乐章激动热情,即使是适合表现沉思抑或是暗郁色彩的c小调,在贝多芬所设立的主题性格中亦变得伶俐起来。小提琴在其中占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弹性和韧性十分充足,在单位时间内的强弱变化繁复精巧,与之前音乐会的独奏相比,这场的“最小编制”的室内乐倒是给予了演奏家们与乐队不同的表现空间。

第二乐章中小提琴和大提琴错两拍的卡农互动,高声部和低声部互相照应,但显然大提琴的浑厚质感有所缺失。

《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Op.74)与贝多芬第五至八交响曲是同时期的,在此作品中则更多引进了乐队中的奏法,如第一乐章的震音效果,突出了小提琴的主角地位:

在乐章极弱的结尾,虽说可以看作演奏家们高超控制能力的结果,但若要在几乎座无虚席的大剧院演奏,这样的音量在音乐厅里听得清晰还是稍显费力。第四乐章为变奏曲,第三变奏中四个声部两两结合,在速度敏捷地流动下,即使是碎片化的乐汇,配合的效果依然可圈可点。

下半场为《降E大调弦乐三重奏》(Op.3),共六个乐章。小提琴在其中的具有浓郁的“华彩感”,以中提琴和大提琴相衬,三者之间并未满足平衡感的要求。如果说中提琴在某些段落中因为乐器音色兼容还能够得以凸显的话,大提琴本身醇厚的音色却并未在演奏中得以展现,听起来更多的是对“第一小提琴”伴奏的定位。

图片:©王舒凡

总的来说,这一场的曲目风格较为相近,单从听觉效果来说的话,区别不是那么明显。对于贝多芬各时期的风格特征的综观亦显模糊。但仍然能够领会到其中专属贝多芬的风致——一开口就是挺拔的姿态,所有的动机和材料都在自己的意志中得到特定地拿捏、融合。

尤其在弦乐三重、四重奏这样的体裁里面,并没有多余浪漫情怀的陶醉、梦幻和气息,有的就是因为雄厚而来的清醒和统帅,结构和乐思在其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逻辑统一。

作为2020年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的前奏以及2019国家大剧院秋季演出季的谢幕,早期弦乐重奏作品亦是一个能较为完满体现贝多芬风格的选择,在室内乐体裁的发展中,维也纳古典乐派对其的贡献已在音乐史上留下深刻地足迹。

2019年12月8日晚,用三部精巧的室内乐仅告一段落,在2020年将要迎来重要关注的贝多芬纪念年,先声示人,期望满满。

Fantastic

Classics

@酌乐古典

@酌乐古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