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用中成药,远离副作用!
“中成药无毒”是一种种误解。中成药如果运用不当,也与西药一样能引起毒副反应,轻则贻误病情,重则危及生命。下面就以一些家庭常用的中成药为例,谈谈它们的毒副作用。
1、用药指征不明确。
2、违反禁忌症。
3、使用的剂量过大或者过小。
4、疗程过长或者过短。
5、给药途径不合适。
6、合并用药过多。
7、盲目选用贵重药。
六神丸:为消肿解毒药,常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痈疽疮疖等症。此药除孕妇禁用外,体质虚弱者也应慎用。有的人因为咽喉肿痛服用了六神丸,结果出现皮肤瘙痒、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嗜睡昏迷,以及呼吸困难、心律不齐等症状,送医院治疗后才转危为安。
有的父母为了预防孩子生痱子和疮疖,给8-10天的新生儿灌服六神丸10~30粒,结果孩子吐奶、气急、嗜睡,心电图显示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频发性室性早搏,经抢救才化险为夷。原来,这是六神丸中蟾酥等有毒成分所引起,故此药不可滥用。
小活络丸:有人因患外伤性肩周炎或腰部扭伤而服用该药,结果竟出现了胸闷、呼吸困难、全身皮肤剧痒等症状,经过治疗,症状才消失。究其原因,可能与组方中的地龙所含的动物性蛋白质导致过敏有关。
金匮肾气丸:此药常用于治疗腰酸腿软、小腹急痛、烦渴不眠、小便不利或尿频等症。但有些病人服药后,会出现皮疹、恶心、腹痛、腹湑、浮肿、头痛及血压上升、心跳加快等不良反应。
三仙丹.安宫丸.朱砂安神丸.参茸卫生丸:它们都含有朱砂,即硫化汞,久服可导致汞中毒。
此外,应用消咳喘不当导致心律失常;使用附子理中丸不妥,会引起舌头卷缩,呼吸急促;滥用柴胡注射液、鹿茸精注射液等会引起过敏性休克。
小儿至宝丸被不少家长认为是孩子的防病之宝,有事没事的总要定期给孩子吃上一两丸。
至宝丸有健脾消食、清热解表、祛痰熄风之效,对婴幼儿的风寒感冒、消化不良引起的发热怕冷、鼻塞流涕、咳嗽多痰、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烦躁不安、大便酸臭等症有良好的效果。
以初生儿到一周岁以内的婴儿服用最为适宜,而且用药时间不要超过3天,如果不见好转,应请医生治疗。
不少人不管有病没病,时常喝板蓝根,说是为了预防感冒。医师说,预防流感关键在于自身调理,如果吃药,一定要对症。
板蓝根药性苦寒,是清热解毒的药品,对于体质较强、爱上火的人疗效较好,如果患者本身属于虚寒体质,面色发黄且经常拉肚子,则不适合吃板蓝根。另外,人在健康状态下服用板蓝根过多,会伤及脾胃,反而容易引发其他疾病。尤其是小孩,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多服板蓝根,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
乌鸡白凤丸被很多女性奉为美容调经的上品,但事实上,乱吃乌鸡白凤丸,不仅不能调理月经,反而会月经失调。
乌鸡白凤丸主要适合于气血亏虚的月经失调,并不能包治所有的月经病。对一些因肝郁、痰湿等因素引起的月经不调,服用乌鸡白凤丸效果可能还适得其反。一旦药不对症,滥用补益药,反而可能导致血热化风化燥而出现痤疮、失眠、便秘等症状。另外,乌鸡白凤丸火气较大,夏天最好少吃或不吃。
很多人一觉得有点腰酸背痛,就吃几瓶六味地黄丸补一补。中医指出,“六味地黄丸”并非人人适用。
六味地黄丸只适合阴虚患者,肾阴不足的人,特别是中年人适宜服用。年轻人或者肝脾湿热、肺热的人服用六味地黄丸,不但会加重湿热,还会导致口舌生疮、小便发黄等现象,还可能越补身体越不适,甚至使原有病情加重。
所以服用六味地黄丸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弄清是否对症,千万不能当成补品随便吃,也不能过量吃。
为了避免用药时出现上述种种不良反应,我们应用中成药时必须做到“知己知彼”、“对症下药”。在用药期间,尤应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一且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药,去医院检查治疗。
本元食医-传承古法、纯手工制作
健脾益胃八珍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