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都市圈!‖ 付晓东:南京都市圈对观察中国都市圈的制度改革意义重大
编者按:
区域新变局,价值新高地。
目前,都市圈不仅是观察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的最重要视角和窗口之一,还是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的最重要的空间和平台依托。
12月10日,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营销研究所和方塘智库联合发起主办的“你好,都市圈!”云沙龙第五期,邀请了“孟祥远、付晓东、袁牧和叶一剑”四位嘉宾,就“创新南京,跨界绽放”这一主题展开对话,从南京都市圈的时代价值、战略定位、政策框架、理论研究、地方实践、企业参与等层面展开交流,对南京都市圈进行国家战略化、生活方式化、社会变革化的公共传播。
云沙龙已在腾讯网直播,接下来我们将摘编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本期推出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付晓东的主要观点。
文丨付晓东(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的城市都处在一个万帆竞发、欣欣向荣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核心城市,每一个都在积极往前奋勇的发展,谁都不想落后于人,说到南京及其都市圈这些年各个方面均有非常好的表现,长三角龙头上海最近也公布了“十四五”的规划建议,在冲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都市。但在创造竞争力的过程中,力从何来?这是每个城市发展时都会遇到的问题。
1
城市发展中的冷思考
现在南京的发展相当令人可喜,落地了很多的产业、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空间的规划,但它是不是能够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点。比如,我曾经遇到一个城市,它的招商引资瞄准的都是选择世界上顶级的百强企业和资产上百亿的上市公司,列出了近百个这样的目标项目和企业,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些项目和企业在未来十年或二十年之后还有多大竞争力?还能存在多少?有多少符合我们未来的需要?发展的历史和事实已经证明,快速变化的世界一再淘汰所谓的“老大”,反而推出鲜活的“幼小”。我们可以再回想一下当时做的一些规划或者设想,有多少真正提升了竞争力,有多少是无用功?因此,需要我们从现在就要对未来做出准确的预判,把握城市的发展需要什么?这样,才能确保城市竞争力常胜不衰。
在新时代“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下,每个都市圈都在提高质量的发展,而且它们竞争的焦点就是核心城市。科技和信息的发展,使我们进入重新洗牌的一个阶段,可以看到,数字经济霍然而起,推动实体的经济转型升级,不论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如物流业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从生产力构成的角度来看,数据已经潜移默化改变了过去传统生产力要素的结构和秩序,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包括经济增长方式。数据要素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威力。数字经济将会消灭传统的冰箱、厨房或者房地产,也许移动式房屋,那些新式房车会蜂拥而至。有商家已经在用无人机在深山采集松茸直接运到市场贩卖,既开发了沉睡的资源,又开辟了新的产业业态,缩短了产业链链条,直接对接需求并提升了服务。这些新的经济方式将促使重大变局的出现。
南京的城市规划非常宏伟,发展前景也很好,但若干年后能不能保持跟上时代的要求?需要我们慎重确定,十年或二十年以后,我们所选择的这些目标企业和产业还有没有活力与竞争力?是否顺应了未来城市发展需要?这方面一旦选择失误对城市实力会是沉重的打击,比如,已经破产的柯达公司和已经消失在我们视野中的BB机就是很好的证明,所以我们需要仔细梳理和评估这些企业竞争力和活力。
南京有三座大学城,教育资源非常好,但真能跟上南京都市圈的发展吗?能为南京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吗?十年或二十年以后,南京或者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现在的教育能对应上吗?这时城市的竞争之间就会出现明显的差距,实际上现在的社会确实也出现了这样一个差距。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城市的竞争是一个国际性的竞争,国内很多城市需要补上国际竞争的短板,一些有实力且站在前端的城市和企业需要站在更前卫的角度来思考如何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南京也可以站在更长远和超前的角度来思考如何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南京都市圈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区域经济理论中有一个发展梯度学说,说的是高梯度地区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一定要在输出人才、技术、资本等方面起到支撑作用。南京作为长三角一个特大城市,尤其是在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撑下,应该发挥龙头作用,有一定的输出能力,提高长三角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但竞争力从哪来?这是一个城市发展需要思考的关键点。
2
什么是核心城市竞争力?
核心城市的竞争力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核心城市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南京拥有米字型的交通,是长江从上海溯源往上第一个重要的节点城市,但是未来能不能起到节点城市的重大作用?这就要求南京从核心城市的竞争上强化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第二,核心城市要有自己的极致性,具有顶级的竞争优势。如果南京要想在长三角和都市圈的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当好老大,必须要有强大的实力,扩散的优势和经济外溢。简单来说就是能不能为老百姓带来财富,能不能为商家带来项目或利润,我们共产党是为人民谋福利,那么南京能不能为周边城市谋福利?如果不能为别人谋福利,别人如何认可你做老大?南京可以从整个国家层面或者国际竞争层面考虑如何发展,瞄准看齐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老大哥。
第三,核心城市要有同一性,与周边城市形成共生、协作和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是一个引领性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核心所在。
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涉及到很多方面,对于竞争力的来源,除了在学术界常见的IMD模型、波特国家竞争力模型、Douglsa Webster的城市竞争力模型、Linnamaa的城市竞争力模型、城市竞争力弓弦箭模型和城市价值链模型等多种理论层面的解读外,从我个人视角来看,只需要做好基力、势力和活力三个方面的内容就可以激发核心城市的竞争力。
基力是指基础力,分为自然力和人为力。自然力是大自然赋予于一个地区的条件和资源,这些条件和资源构成了城市经济活动的成本,可以理解为是大自然内嵌当地的成本,这个成本一般很难改变,但并不是不能改变,却需要付出成本,这也是胡焕庸线的内在逻辑。除了自然力,还有人为力,这就是人的作用,包括历史的积淀和当今人们的付出。
从城市发展总体上来看,有些城市是兴盛了,有些城市衰落了。比如,东北地区的一些城市也曾经辉煌过,但一段时间也遇到了问题,现在我们要振兴老工业基地,就是期望东北的城市能够把自然力和人为力叠加好。新加坡能够坐地生财的原因之一就是港口的位置是大自然内嵌的便利成本和后来人的活动叠加而形成的基力十分优越。其实,南京城市的基力也相当不错,前面已经提及的区位和历史积淀,以及当今的奋进局面,为未来奠定了难得的发展基础。
势力是指一个城市未来能掌控的力,也可以叫控制力、作用力或者影响力。比如,美国建国初期最大的城市并不是纽约,而是费城,但纽约为什么能逆袭?是因为它自己实施了一个“造势”工程,修建了一条伊利运河,这条运河连接了美国东部和五大湖地区,形成一个新通道,把美国的经济流和物流导引并集中到纽约,当时修建这条运河时并没有钱,所以就创造了一种集资的方式,诞生了纽交所,纽约才有如今的金融地位。
城市发展有先有后,有最基本的因素,也有最重要的因素。城市到底能够发展多大,是由其时空能量级决定的,每一个城市要想能级跃迁,必须破解束缚自身的因素。比如,纽约修建伊利运河为自身打开百年千年发展的生存空间,提升了城市能级,所以南京也可以找到一些机遇或契机,打开自身百年或千年的发展空间,就可以像新加坡一样坐地生财,再也不用绞尽脑汁的去引进一个百亿项目而且还要小心维护还未必可持续。但这样一个面向百年甚至是千年的发展空间的打开,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大的能量。
南京应该如何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有许多意见了,这里我只强调以下两点:第一,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研究限制我们成长的重大因素,比如,职能上的突破、制度上的突破和思想上的突破等;第二,要开发城市创新资源,南京拥有基础非常好的大数据中心,有很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虚拟资源,所以在创新方面可以多做文章。
3
制度改革对南京都市圈发展具有很大影响
南京都市圈是一个跨省行政边界的都市圈,同时省内的周边城市又有差不多的经济体量,中国其他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其实有可能更大程度上从省级的层面去协调和统筹圈内的其他城市,但是南京却面临跨省域的资源协调和配置,有时候却真是力不从心,所以我觉得不仅从核心城市角度,还可从国家治理角度,都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这可能是南京都市圈比其他都市圈更迫切或更复杂的一个问题。
制度改革对一个地区发展的拓展能力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可以冲破很多限制性的因素。其实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们都享受了这样一个红利,南京也是这样,在新时代处理这样一个跨行政区域关系的时候,必须要国家赋予相应的改革方面的支持或者认可,如果南京能够抓住跨省资源配置改革的重要机遇,获得国家在跨省一些制度改革上的授权或措施,这样南京就有了更大的运作空间和平台。
比如,在城市规划领域,区域交通设施布局、土地空间的规划和人力资源以及产业之间的分配等问题都是规划权力与制衡需要改革的领域。
南京都市圈的发展非常早,自身又有独特的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也比较好,所以在国家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圈的背景下,确实应该主动的试图为整个中国都市圈下一步的发展提供制度改革的贡献。
资源配置涉及到很多的权力部门和机构,也需要长期探索。从发展经济角度看,南京拥有相当好的基础,并且国家对它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此时必须勇于承担时代和发展赋予的责任,围绕都市圈的愿景目标,在这个地区做出一系列重大改革试验,我觉得南京要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发展一定会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编审:徐威威丨编辑:徐丰超丨设计:孙月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