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诗词整体水平不高,薛宝钗此词却境界开阔,乐观豁达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难以企及的一座高峰,同时也是我国最负盛誉的小说之一。
这部小说,作者曹雪芹耗费了半生心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红楼梦》充分展现了作者过人的才气和渊博的学识,书中除了人物刻画、剧情描写等,书中的诗词,也有不少佳作。
关于《红楼梦》中的诗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书中的诗词都为曹雪芹独立创作完成的。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书中的诗词除了曹雪芹自己创作的,还有部分是当时流传,但并未收录成册的作品。
但我相信,《红楼梦》中绝大部分的诗词应该是作者自己创作的。毕竟书中的诗词,都非常符合人物性格,以及情节故事的发展,借用旁人之作,无法那么契合。
所以尽管《红楼梦》中的诗词整体水平,相比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来说并不高,但叶嘉莹等专业人士认为,书中的诗词配合小说来说,十分巧妙。同时,书中还是有不少广为流传的诗词,比如林黛玉《葬花吟》。
笔者粗看过两遍《红楼梦》,不过看到各种红学家,毕生钻研此书,我这无名小卒实在不敢说对《红楼梦》有什么见解,但就个人而言,我非常喜欢薛宝钗的人物形象。
她知书达理、温柔贤惠、顾全大局,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伴侣。更主要的是薛宝钗身上总是透露着一种乐观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她的首词中也有体现。
《红楼梦》第70回,史湘云看到柳絮纷飞时,感慨万千,写了一首《如梦令》,海棠诗社几位成员见到之后,于是就柳絮为题,开展了一期社课,作诗填词。林黛玉才思敏捷,写了一首《唐多令》,但林黛玉的性格大家是知道的,见到暮春柳絮纷飞,不免感伤一番。
薛宝钗见到之后感觉太过凄恻,于是填了一首非常乐观的《临江仙》,当然,此词在小说中是薛宝钗的,实际还是曹雪芹填的: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团蝶阵乱纷纷。
几曾随逝水,何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词的上阕是从柳絮的“形”来着笔。
书中形容几个大家族富贵时,用了不同的诗句比喻,其中贾府就有“白玉为堂”的形容。首句的“白玉堂”虽然是说柳絮所处之高,不同寻常花草,但曹雪芹也有暗喻贾府的意思。
柳絮被风吹散,像是在暮春的空中起舞。因为轻柔,所以柳絮飘飞得均匀柔美,像是在对春光作一个优美体面的告别。忽然,蛱蝶蜜蜂成群而来,在风中纷纷追逐着柳絮,一时间,仿佛成了暮春的共舞。
柳絮不曾落入流水,随波而逝。“逝水”经常比喻流逝的光阴,就像杨慎的《临江仙》就用“东逝水”表示时光流逝。“芳尘”则是花瓣落入尘土之中,在词中代表卑贱的地位。
再深入分析,则能发现上阕还有更深的隐喻。春光将去,红雨飘飘,蜂蝶纷纷,这不正是大观园后期的乱象?而薛宝钗则以堂前柳絮,即便是随风而去,也不落入流水,委身芳尘,而是以高洁的姿态离去。
下阕,则着笔于柳絮的“神”。
即便是被东风吹得四散飘飞,聚分无常,依旧随缘随性,毕竟柳丝依旧飘拂不去,不要因为柳絮的离去,而改变自己的固有姿态。
这里可以结合林黛玉用柳絮的词来看。林黛玉把漂泊无依的柳絮,比作自己命薄漂泊,薛宝钗在此处又何尝不是让林黛玉随遇而安。
因为林黛玉把白色的柳絮说成是“韶华白头”,所以薛宝钗接着写没有什么韶华白头,这本就是无根之虚妄,心中积极乐观,那眼中看到的便是青春。
最后一句,则是千古名句。
在一般人眼中,吹落柳絮的风,是苦楚、是劫难,林黛玉笔下的风,也是无情的。但在薛宝钗眼中,这风,却是好风,因为借着风的力量,可以直上青云,见到之前不曾见到过的风景。
这句,尤能体现薛宝钗的乐观。人生中的苦楚,她等闲视之,甚至将其看成是磨练自己的关卡,甚至还其看作是一个好的机会。因为经受住了种种磨难,心境才似凌云而俯瞰,更加开阔。
可以说,这一句写出了苏轼那种豁达的味道,实不一般。